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资讯 >

根对枝叶的呼唤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2日 04:0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日报 | 手机看视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源远流长的中华诗词,在今天依然受到当代人的热烈追捧。从懵懂学童到中老年文化学者,从打工哥到学府才俊,从网络文学青年到离退休老干部,填词抒情、赋诗言志正成为风尚。作为一种追溯传统的文化现象,引人关注。

  听浙江余姚县女民警谢长虹的《鹧鸪天·春运》:

  洗尽风尘好事随,团圆杯满一年诗。潇湘游子歌韶气,塞北冰灯挂雪枝。山市醉,水乡嬉。几人客久不曾归。长车识得天伦乐,换取浮生岁岁痴。

  看马凯同志的《七绝》:

  贺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返回地面暨蛟龙号潜海探测突破七千米级大关,口占一绝与航天城指挥中心——

  神九追宫吻太空,蛟龙探海试身功。《西游》梦幻成真事,揽月捉鳖一掌中。

  品李文朝的《沁园春·四季画屏之夏》:

  炎炎烈日当空,似火烤、一笼万物蒸。笑犬舌伸吐,牛鼻懒动;马鬃流汗,蝉嗓失鸣。绿叶低垂,太阳照射,营养光合稻黍充。莫嫌热,赖气温助长,林茂粮丰。

  ……

  据中国作家协会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各级注册的古诗词会员已有200万之众,而没有注册的“隐身”作者及普通爱好者,远超过这个数字。这一点我相信,因为与我熟悉的十多位诗来词往的老少中,只有两人是会员。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座高峰。回首中华文明长河,很多文化形态随时间留在了过去,如骈文,如赋。但是,由于朗朗上口、易于诵记的特点,诗词流传了下来,而且从未断流,不同的只是时而有峰时而有谷。于是,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在平平仄仄的音韵中、在比兴对仗的讲究里传承着、发扬着。

  自古以来,诗词名句的影响力在人们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发挥着启蒙的作用。哪个中国儿童不能随口背诵一两首诗词名句?如“粒粒皆辛苦”、“留取丹心照汗青”、“生当作人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等。可以说,诗词培养着中国文人的审美价值,培养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最深处。

  根深必枝繁叶茂,诗词越千年而不衰,即使有些承载她们的文字与词汇渐行渐远、记录她们的笔墨纸砚老朽告退,诗词本身仍能怡然而活而长,活出新意、长出新枝。尽管因形式严谨而束缚人,因难学而曲高,尽管知道高峰难以超越,但向往此道者仍与日俱增。即使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也支持着现代人学习创作、交流传播古诗词的热情。在一些网络论坛上,青年学子们即兴创作的一些韵体,虽然格律不甚工整,依然不难看出古典诗词的影响渗透其间。

  近几年,随着中华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拾,追忆过去的文明以自醒,挖掘史上灿烂文化使之产业化,已成当下社会文化的普遍现象,甚至成为风尚。这种集体文化记忆的追踪与挖掘,背景是集体对根文化的自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人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中华文化复兴已成不可挡之势,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皇冠之珠,重显光彩实属必然。或许,古诗词复兴,是文化生态的调整,是文化水平提高后的大众对正急速流于粗俗的通俗文化的拯救之举,是根对枝叶的呼唤。

热词:

  • 韵体
  • 赋诗言志
  • 口占一绝
  • 枝叶
  • 交会对接
  • 粒粒皆辛苦
  • 西游
  • 七绝
  • 古诗词
  • 诗词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