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8月11日,“奥运万里行有我中国棒”车队到达南京,此次南京站的主题为“环保中国有我中国棒”。在现场中国首善陈光标不但举起锤子砸电动车,而且透露,自己于9月17日将在北上广设立流动专卖店售卖新鲜空气,每瓶售价4元至5元。
我对陈光标先生真的不够了解,当然对他这种为了宣传环保而怪招迭出的做法,也真的感到不可思议。
“售卖新鲜空气”,如果作为一种概念推出,引导一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理念倒无可厚非。但真要将10万罐乃至更多的“新鲜空气”推向市场,前期和后续的问题就大了。
首先,这种前所未有的“气体饮料”或者“嗅料”有质量技术标准吗?有生产销售许可吗?在我们目前的商品管理制度框架下,应该由哪个部门负责对这种商品的审批许可、技术质量鉴定、产品质量和不良反应投诉?
其次,10万罐乃至更多的“新鲜空气”推向市场后,用过的易拉罐该如何处理?这种易拉罐是一次性使用还是反复使用的?如果是一次性包装材料,那么用过之后应该如何回收、如何销毁、如何进入再生环节?如果是反复使用的,又如何保证在反复使用过程中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出现正负面效应的相互抵消,导致“良好创意”的功败垂成呢?
第三,当前社会,我们因为极端思维、因为矫枉过正、因为网民“群殴”、因为过度包装等等非常规举措而造成的问题已经很多了。整个社会的心态在悄悄发生着不良变化,我们的生活成本在逐步提高,环保违法者的顾忌在减少,弱势群体的生活在掉队,新型垃圾在迅猛膨胀。
关于后者,我们可以发现,因为要讲究卫生,我们生活中的一次性餐具、纸杯等在增多,更多的真空包装材料在被滥用。按照有关部门要求,许多小餐馆的餐具用过之后,都是由统一指定的厂家进行清洗,用塑料膜密封之后重新回到餐桌上。这层塑料膜其实就是因为片面讲究卫生而造成的白色污染。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喝矿泉水、纯净水,许多地区对自来水的生产标准要求已经出现滑坡和松动。而一些天然饮用水源如农村的水库、沟渠里的水源,则受到了更加肆无忌惮的人为污染和破坏。那么,随着“罐装新鲜空气”之类技术产品的出现和推广,一些企业、个人对空气的保护是不是会缩小尺度,我们的大气环保会不会因此而彻底“失守”?
普遍性的问题,还是要用常规的思路和方式加以解决。在馒头5角钱一个,矿泉水2元钱一瓶的时代,让国人花四五元钱买一罐“新鲜空气”现实吗?有前景吗?能实现各个阶层对这一新成果的共用共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