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专访:各国应建立应急机制保障粮食安全
——访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学家方成
新华网罗马8月13日电(记者刘宇)近一段时间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世界主要产粮国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侵袭,联合国粮农组织市场和贸易司经济学家方成1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主要产粮国和出口国的气候和产量变化都会引起市场波动,各国应建立粮食应急安全网保障粮食安全。
方成说,目前,很多国家仍处于作物生长季节。短期内市场的变化还要取决于主要产粮国未来几个月的气候状况,特别是大米的供应情况。
就目前形势来看,俄罗斯已宣布旱灾仍在可控范围内,暂时不会减少粮食出口。而粮农组织也预计,中国、印尼以及泰国的水稻产量将增加,非洲水稻产量可能比去年增长3%,澳大利亚产量将比去年增长32%。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南美国家产量预计良好。
然而中长期的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方成说,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已处于高位运行,根据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此前发布的展望报告,在10年之内,国际粮价仍将处于高位运行,这主要源于高速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较慢增长的农产品生产率之间的矛盾。
方成告诉记者,近二十年来,全球农业生产增长不断放缓,这种趋势也将在未来十年内继续持续。同时,成本的上升和不断增长的资源约束以及环境压力,正制约着全球所有地区农业生产的增长。此外,收入增加和城市化加深也将进一步导致消费饮食的变化,肉、奶及其加工制品的需求在新兴经济体内显著上升。
方成认为,未来粮价仍可能处于高位运行,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大的波动,甚至会引发粮食危机。
方成说,从2007至2008年的经验来看,无论粮食出口国还是进口国,任何国家单边采取的进出口政策,如恐慌性大量购买或出口限制等,都是造成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各国应积极建立应急机制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市场信息体系(AMIS)能否发挥信息传递和政策协调作用将对消除粮价波动的潜在风险产生影响。另外,20国集团建立地区库存系统也将是应对粮价上涨的有效举措。
方成认为,从国家层次看来,建立粮食应急安全网对粮食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以中国为例,大豆和玉米是中国主要进口的两种农作物。由于此次这两种作物受旱灾影响严重,中国应立即行动,防止玉米价格对小麦、大米及畜产品的传导作用。
此外,加强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保证市场正常运行,防止粮食投机也十分重要。方成说,从中长期来看,加强粮食安全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扶持农业生产,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不断上升的食品、饲料、燃料和纤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