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资讯股票315公司观点人物科技理财专题直播

许志峰:新常态是不是意味着滑坡和退步?

滚动 人民日报 2014年08月20日 09:48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有风险,能应对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

  进入新常态,恰逢“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中国经济能否有效控制种种风险,顺利爬坡过坎?

  旧有增长模式形成的风险因素,在新常态下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可能进一步显性化。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地方融资平台潜伏财政金融风险,资源承载压力日益沉重,收入差距扩大,楼市走向扑朔迷离……这些风险隐患彼此交织,相互传导,处置不当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新课题又接踵而来:经济增速放缓,“机器换人”热潮兴起,会不会对就业产生压力?工业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又扑面而来,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会不会对传统产业造成冲击?

  更引人关注的是,尽管经济整体运行于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如果滑出合理区间,再要拉回来,就要付出巨大代价。

  风险看似重重,却不必谈之色变。综合各种因素研判,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掌控这些不确定性。

  ——应对风险,首先需客观评估风险。

  “总体来看,目前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隐忧处于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认为,以地方政府债务为例,从数据看明显低于国际公认的风险警戒线。我国是典型的高储蓄国家,抗债务风险能力强。政府也有足够威信,能够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因此,这个风险并不可怕,发生全局性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小。

  有些风险并不会因增速下降而放大。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过去认为经济高速增长带来高就业,反之则会导致失业,这存在一定误区。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就业都需要靠经济增长来实现。稳步增加就业手段有很多,如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加强职业技术培训等。

  ——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

  从客观因素看,体量大,外汇储备多,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回旋余地很大,市场空间广阔,是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

  从主观努力看,党中央、国务院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断积累新的调控经验,向体制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向民生改善要潜力。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有招数、有底气。

  ——有些看似“头疼”的问题,应对得当,反而能成为发展的有利条件。

  “比如,机器换人会带来就业压力,但这目前主要发生在制造业。恰好我国产业结构在变化,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大,制造业挤出的富余劳动力是服务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再如,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免有冲突,但如果用信息技术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就能够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协同推进。”潘建成认为。

  当然,风险虽不足惧,也不能掉以轻心。面对风险,战术上要未雨绸缪,周密安排。

  “新常态下,要主动认识风险,揭示风险,防范风险,而不应掩盖风险。”潘建成认为,针对不同风险要各有具体应对之策,但核心思路是深化改革,彻底转变过去的发展方式。

  • 央视新闻
  • 央视财经
  • 央视军事
  • 社会与法
  • 央视农业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