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今日观察 >

[今日观察]坎昆峰会要过什么“坎”?(2010.12.01)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2日 09:4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坎昆峰会要过什么“坎”?

    解说:欧洲极端天气频发,坎昆会议遇冷,重重矛盾之下,全球气候大会,能否取得实质进展,《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欢迎各位的收看。最近一段时间欧洲的大雪降温,和前一段时间“千年极寒”的传闻,让人们对这个冬天的气候也就格外的关注。而与此同时,在墨西哥的一个叫做坎昆的城市,来自于全球19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官员、学者和企业家,都在这开会,就这个全球关心的气候问题进行一场大讨论。那么这也是在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新一轮的议程。这个坎昆会议会谈什么?这一场关于气候变化的会议,又能不能谈出一些新意来呢?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一位是刘戈,另外一位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曾少军先生,欢迎您。同时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参与的方式来和我们一起讨论。

    首先我们还是要来关注一下,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举行的这场关于气候变化的坎昆会议。

    解说:说起气候,冷,是时下很多国家的民众最直接的感受。近日,欧洲多个国家出现大范围强降雪和降温天气。

    在德国,大雪天气使多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路拥堵,道路交通事故数以千计。另外,大雪还造成数百个航班被取消。

    在英国,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气温达到了历史同期最低的零下20度,近千所学校被迫停课,在苏格兰大约有3000户居民的供电中断,几百辆汽车被困在途中,当地航空和铁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

    波兰和捷克的大部分地区也普降大雪,气温骤降,很多人感到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进入了寒冬。

    极度寒冷的天气让气候话题受到关注。而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当下的气候话题才刚刚开始,29号,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拉开帷幕,会议为期12天,墨西哥化学诺贝尔奖获得者马里奥•莫利纳用简短但充满期待的发言为本次气候大会揭幕,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参加大会。

    卡尔德龙(墨西哥总统):全世界都在期盼,能够从这里得到答案,此次坎昆会议,我们至少要明确各国分歧的内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我们才能落实行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解说:相比去年,高调的哥本哈根会议,今年的坎昆会议明显低调了许多,由于各方对坎昆会议前景期望不高,一些媒体报道坎昆会议时,弥漫着不乐观情绪。欧洲电视台称,虽然开幕式激动人心,但会谈的前景却不容乐观。

    美国基督教《真言报》援引业内人士话说,我们需要在坎昆会议中有所进展,但没有人认为大会能达成最终协议。

    也有英国《卫报》撰文称,所谓坎昆会议期望不高的说法是一些工业化国家意图模糊自己的减排义务而炮制的把戏。

    《华盛顿邮报》称,许多专家现在将注意力转移到更可行的目标上,即减少煤烟、沼气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新华社文章说,经历了去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跌宕起伏,人们对坎昆气候大会寄予期望,各方拿出诚意,在一些分歧较小的问题上,达成平衡的一揽子协议,对争议较大问题,努力相向而行,尽可能缩小差距,为明年南非会议达成最终协议打下基础。

    吴汉婴(本台记者):分析人士预计,在经历了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此次坎昆大会将在低调舆论气氛中举行,同时人们也希望各方能够通过此次会议,在资金与技术转让等方面达成协议,此外为明年的南非气候大会打下基础,本台记者墨西哥坎昆报道。

    主持人:其实在这个季节对于北半球的很多地方来说,确实感觉到,能够感知到的这个温度是有点冷的,那么大家就这个坎昆会议,他们感觉到和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相比之后,觉得好像也是有点冷,无论是从这个参会的规模和级别上,好像不像哥本哈根那么热,但是我们刚才也注意到了,刚才我们的记者也说到了,是一个低调务实这样的一次会议,那究竟这一次坎昆会议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曾少军:之所以大家感到冷了,我个人的观察,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一个时间点问题。

    主持人:时间点。

    曾少军:比较而言,我们跟哥本哈根来比较,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所以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京都议定书》,我们这个气候变化的国际的法律,《京都议定书》,到2012年第一承诺期要截止了,法律规定要提前两年讨论是否第二承诺期继续续约,那么提前两年是什么时候呢,就是2010年,那就是哥本哈根会议,所以整个哥本哈根会议大家带着很多希望去,结果没有谈成。

    主持人:也就是说期待值比较浓烈,所以让这个会议的气氛也比较热烈。

    曾少军:对,这是一个原因,那么今年就是很明显的就是这个时点已经过去了,第二个原因还有一个,就是主要的这个气候大国,排放大国美国,中期选举实际上这个结果大家都知道,所以呢,美国人如果不能够带着很好的诚意到坎昆的话,他作为一个排放大国都没有,不能够做出一点努力,那大家就不可能抱太大的希望了,我的观察就是,可能是这样两个原因,所以大家就把眼光要放大,下一次的南非的德班会议或者是甚至韩国会议了。

    主持人:就是对下一次寄托上期待了。

    刘戈:对,曾先生的意思实际上主要是说预期,就是大家对这次会议的预期不够高,那么上次会议确实是,因为有那么强烈的预期,而且当时哥本哈根会议被渲染成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的话,大家都把那个会议当成,对它达成结果寄予非常高的期望,所以全世界86个国家的国家首脑都聚集在哥本哈根,由于这些首脑来了以后,那么就是它就成了一场大戏,因为有主角,所以的话,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也都涌入到哥本哈根,你包括我们中国很多企业家坐着飞机去那块,然后骑自行车。所以有大量的媒体的关注,普通民众的关注,各方面的关注的话,所以就让在去年那样寒冷的冬天,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开了一个很热闹的一个会。

    那么现在翻过来一比,坎昆这个会,虽然是在一个接近于赤道的地方,很热的地方开的,但是由于没有这样的强烈的预期,所以它看起来有点冷清,但是实际上气候变化这件事情它没有停止,不会因为你的人类的,你的对它的更重视一些,或者更不重视一些有什么变化。刚才我们在片子里头看到了,欧洲的这样的一个变冷的情况,另外据乐施会统计,今年的前9个月,整个地球上发生的气候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2.1万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倍,还有,比如说巴布亚新几内亚有一个小岛现在就是成为头一批,因为气候变化而变成气候难民的人。所以气候变化这件事,还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现在可能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既是一个冷清,也是一个冷静吧,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经历过去年这样一个热闹,但是又没有达成什么协议的,这样一个会议之后,我们可能迎来了相对冷清,但是又冷静的会议。

    主持人:那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更愿意把它理解成为一种低调务实这样的一个会议。

    刘戈:对。

    主持人:其实在这十几年当中,我们看到关于气候变化这样的讨论是非常非常多的,那么人们的这种讨论又会给这个气候变化,给整个全球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讨论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和进展呢?现在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一起来梳理和了解一下。

    解说:气候谈判在超出想像的艰难中前行。

    从京都到哥本哈根,再到坎昆,全人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拯救地球的漫漫征程,始终坎坷与希望交织。

    1995年,气候谈判围绕《京都议定书》展开,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37个发达国家不得不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承担框架性减排义务,但是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

    2007年,一份“巴黎路线图草案”摆上了气候谈判的桌面,除了美国之外,所有国家都已同意签署,这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大会主持人德波尔突然泪流滂沱,泣不成声。一个小时后,不知道是眼泪的力量,还是众意难违,美国代表改变立场,同意在文字上签字。

    去年底,经过激烈的谈判,形成了哥本哈根协议,它虽不是法律性公约,但为今后的谈判打下了基础,不过会议中的五大关键问题尚未解决,一是谈判的基础文件,二是减排目标,三是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等问题,四是长期目标,五是资金问题。

    中国政府代表团希望坎昆会议就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四个关键问题取得平衡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