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中国财经报道 >

秋收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3日 11: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首播时间:2010年11月13日

    眼下各地的秋收已经基本结束,今年国内遭遇了不少自然灾害,让人们对今年粮食能否增产充满了疑虑,不过综合多个政府部门的信息,由于,秋粮预计增产较多,全年粮食再获丰收已成定局,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感谢的,是那些一年到头在土地上的默默耕耘农民,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劳作,我们的粮食安全才有了最坚实的保障。秋天是农民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眼下,他们都在干些什么,今年的日子又过得怎么样呢?我们的记者赶赴黑龙江和江苏两个粮食主产区进行了调查。

    一、抢收

    早上五点钟,天刚蒙蒙亮,在黑龙江绥化市的红星村这个普通的村庄里,陈啸文一家早早就起来了,秋收是农民最忙的时候,东北的天气说冷就冷,耽误一天就要耽误收成。

    陈啸文一家是这个村里的种粮大户,他带着他三个儿子种了100垧地。

    用一望无垠来形容老陈家承包的地一点也不夸张,因为黑龙江地广人稀,当地的村民习惯用垧来丈量土地,一垧相当于15亩,这100垧就相当于1500亩。40垧种的玉米,20垧种的水稻,40垧种的大豆。水稻已经收回家了,这几天正抓紧收大豆。老陈的大儿子陈海滨好专研,村子里就他一个人会开收割机,所以今天收大豆他是主力。

    陈海滨说:“现在特别忙,秋天时候,你要不收它就炸,黄豆都开始炸了,炸了落地了,都扔到地里了”。

    特别时期全家总动员,除了大儿子之外还有老陈的二儿子,三儿子,三个儿媳妇全副武装也是个顶个的壮劳力。

    另一个儿子陈海清说:“谁干啥谁都知道,自己就找着干了,自己始终把自己位置摆正,要不然乱套,一个是活干不出来,再一个乱套就完了,没有人管理了。”

    正赶上学校放假,老陈16岁的孙子也来地里帮忙。虽然挺累,可他只要学校放假时就来地里帮忙。

    孩子们在车里装豆子,老陈也一直在地里转悠也不闲着。他说:“之所以一直跟在收割机后头是颗粒归仓,有的收不干净的,大豆这不有的,今年这不茎高嘛,塌秧就不方便收,都被收割机给压下去了,就得落下了,有的落得啥的,就得捡捡。而且一天能捡百八十斤的。”

    到了秋收的季节,全指着收割机,陈海滨和这台收割机一刻都不能休息,他连中午饭都不能下车。可是连续作战,机器累坏了,为了修机器陈海滨也受伤了。

    他红红的眼睛,是昨天焊电焊的时候让电焊给打了,豆杆给扎一下。他说:“挺辛苦,老百姓一年就指着秋天这段时间收的粮食,一年我们家全体人都是为了种这点地,为了这点钱,就得辛苦一点。我们生活费什么的,全在这地里出,我们唯一出路就是在这土地上。”

    天黑了,老陈一家还在地里借着收割机的灯收粮食。“眼睛瞎了就完了,回家吧!”大家都希望他们早点回。

    因为陈海滨的眼睛受伤了,总流泪,他们收工回家,从五点到现在整整忙活了14个小时。国家这要不给老百姓粮食涨点价,对不起我们,这起早贪黑的,这家伙。大家愤愤的说。

    一天下来,收了8垧地,将近6万斤大豆,回到家,他们几个人还要把豆子一袋一袋从车里扛下来,码到仓库里。对农民们来说,辛苦点到不怕,他们最关心的是,辛苦之后,这些粮食能不能卖个好价钱。

    二

    像老陈这样的种粮大户在全国并不多,位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这里的凌桥大米全国闻名,但人均耕地只有1亩多,如果光靠地里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多少会有些困难,这两天,凌桥乡泗河村的李长祥打算趁自己家的水稻成熟前,去40里外的泗阳县,给别人收稻子,对于他家来说,创收主要就靠这台收割机。

    看到李长祥时,他告诉我们,今天走不了了,因为他94岁的奶奶病了。李长祥是家里的长子,因为父母跟着小儿子在城里住,照顾奶奶的事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

    第二天,老人的身体明显在好转,今天,已经能够坐起来了,一早,李长祥的妻子煮了老人最爱吃的饺子,老人一连吃了四个,这下大家放心多了,今天李长祥该出发了吧?

    可长祥因天气不好,没人收。又走不了了(虽然没下雨)没太阳,稻子收下来要晒的。而且潮湿,也不好收。稻子就捂了。

    稻子割下来,必须经过太阳暴晒,否则就捂坏了,所以太阳不出来,是不会有人割稻子的。看来李长祥又要继续等待了。

    到了第四天,天气放晴了,李长祥决定立即就往泗阳去,这天早上,李长祥的父亲也从城里赶回来了,再过几天,家里的稻子就熟了,老人希望能给儿子帮帮忙。他说:“年年收稻子都回来 照应照应,看看帮着晒,帮帮忙。”

    终于能出发了,匆匆吃了几口饭,李长祥带上一床被子,拿上两件厚衣服,赶紧上路了,儿子要出远门,做父亲的似乎并不太担心,一直在屋里打麻将,倒是老奶奶,把李长祥送到了大门口,一直目送他离去。

    这一趟出发了四台收割机,每次去外乡割稻子,李长祥都是找村里有收割机的亲戚,搭伴一起走,相互也能有个照应。去泗阳的这条路,李长祥已经很熟悉了。

    一路上,我们发现有不少收割机在跟我们往同一个方向去。李长祥的哥哥说:“他看见刚才路上有很多收割机都在往泗阳去,没什么压力,这很正常。晚上要是在哪一个镇子停下来,满镇子全是收割机。太多了。活少肯定是少,就是无所谓的,你在跑,人家也在跑嘛,人家也是为了辛苦钱。”

    面对这样的情景,李长祥显得很平静,倒是我们替他有点担心,这么多收割机都往泗阳去,李长祥他们能揽找活儿吗?

    今年国内出现了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夏粮略有减产,秋粮面积和产量均占到了全年粮食的70%以上,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主要取决于秋粮。根据多个政府部门的测算,秋粮丰收已成定局,这意味着,自2004年以来,我国有望连续7年实现粮食增产。

    三

    从李长祥所在的泗河村到泗阳县的距离不过40里,但收割机最快每小时也只能开30公里,走了两个小时后,李长祥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他的亲舅舅家。

    李长祥的舅舅住在泗河县马洼村,每年他和同伴都会先在这里落脚,从舅舅的家地开始割,村里的人看到有机器在地了,就主动找来了,这也是他们找活儿的诀窍。

    此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本以为今天干不了活了,没想到,刚到这儿没多久,就有活儿找上了门。

    这天的田还是有些泥泞,李长祥用脚踩了踩,觉得没问题,才示意车开进去。这样一台收割机通常有四五吨重,一旦陷进地里,只能靠别的收割机把它拖上来,所以这也是他们要结伴出行的原因。很快,四辆车分开,开始各自干活。

    这次李长祥的舅舅给他们联系了3、4户人家,总共能割的地有30亩,今天晚上,他们割了4亩多地。洗完该睡觉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没有去李长祥舅舅家睡觉,而是回到了各自的车上,这不仅是因为舅舅家睡不下这么多人,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要照看车子。

    每次出来,他们几个人都是在车上睡,驾驶室简单一改就是睡觉的床。“自己后做的,白天不用的时候给他放下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就给它用挂钩,挂起来,就成一个简单的小卧铺。”“它可以活动的,可拆卸的,拆下来以后放到这边就可以了,就成一个简单的小卧铺了。”

    虽然驾驶室的空间已经被最大限度的利用了,但想放下两个人,这两人只能侧着睡。腿不能搭平了,只能这么悬着,你这边等于是空的或者搭在这个方向盘上,那也挺受罪的,你一直得保持这一个姿势。

    三对夫妻都将这样渡过他们在泗阳的第一夜晚,而此时,李长祥也睡下了,不知他有没有挂念远在40里之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