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0日 18: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于2011年3月19日-21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上图为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下面第三位发言的是麦肯锡董事长、全球总裁鲍达民先生。有请!
鲍达民:非常感谢苗部长,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接下来十分钟向大家介绍什么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其他的一些国家、其他一些角色,他们在创新过程当中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可循?
首先让我们进行一个历史性的回顾。来看一看背景是什么?实际上可以看到,中国第一件发明也就是一个创新,就是中国的司南,当时的指南针,这是几千年前创新的代表了。今天要做的具体是什么呢?谈三个领域,包括战略产业、未来战略产业,为什么认为这些战略产业在未来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有什么样的必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进行创新?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工作实现这一目标?
开始的时候谈谈所谓战略产业。我们必须要看看全世界现在主要的力量是什么,当然我不会一一来说它们。我们认为未来10-15年发生的事情对全世界来说就是具有150年以上的历史意义的,主要的力量当中我就谈三个:
第一个是再平衡的力量。这不是今天我们谈的这样一个经济的再平衡,我们谈的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成长或者是发展的再平衡,是这样一个过程。大家可以记住一个数字,在未来,在发展中国家会有9亿个新兴的中产阶级家庭出现,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这种再平衡的过程。在未来3、40年,我们也需要一些根本性的生产力方面的变化。现在美国前30年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更多劳动力增加进入就业大军,更多妇女参加了就业,尤其是移民的妇女。未来的话,生产力必须得由技术的进步来提供。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像之前沃达丰主席说到的那样,现在全球50亿人拥有手机,这造成了一种跨国界的信息流动的前景。比如说,因为一个奇怪的原因,你想把美国国家图书馆东西给存下来的话,如果在1980年想做这个事,用电话下载的话,需要80年的时间,现在思科还有其他公司最新的技术一秒钟就可以把美国图书馆的所有内容存下来。所以现在全球信息是海量的传播,这也给带来我们未来一系列的机会和挑战。同时我们还要想到新的9亿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他们要买什么?电动车、电视机或者是手机这些中产阶级所必须的产品,这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他们也会间接带来对原材料或者是大宗商品的需求,包括能源的需求,可能到2050年的时候,全球能源需求会比现在增加三倍,这也一个巨大的变化。
再看看城市化,城市化也是再平衡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在未来30年会有7亿人从农村走到城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向心力式的发展,它很难让人们再从城市回到农村了,虽然现在在北京和上海出现少部分人回流出去的情况,但是人一旦进入城市就很难出去。这边显示的是人口养老依赖的数量,人均数量不断递减的趋势,社会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就业人口越来越少,需要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中国来说具有战略意义的是,中国现在已经跃出了七个战略新兴产业,这七个产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最后还有一种简化的对于产业的看法了。中国有七个战略产业,再加上我们列出来的三个,都是和相关的知识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相关的。我们认为,在未来五年,相关的产业可能会有十倍,甚至高于十倍的增长。当然了,如果有以上这么好的增长前景,有七个战略产业的支撑,那么我们还需要做点什么? 我们有三个建议:
一是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建立网络,这不是一个单人的游戏,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硅谷这样一个秀,我觉得这是建立一个公开框架、公开构架的问题,让大家都能够参与进来,进行尽可能多的创新活动。
二是所谓资源的谢幕问题,美国可以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理解,尤其是谈到科技变化重要性的时候,政府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基础性研究或者是一般研发过程当中都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也会扮演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德国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在创新方面有很好的辅助机制。同时我们需要把资源变得更加有针对性,让它投入到那些需要做最有前景的产业当中。
三是价格的问题,美国的太空项目成本巨大,却继续的原因是什么?之前也谈到了创新的基本方式,实际上现在在全球层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合作,这边我们举出的例子仅仅是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在世界各地进行通信的数量,不管你在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还是其他的地方都是以跨国界的方式进行的,我们认为这样一种方式还需要继续下去。有些人听我演讲的时候,可能正在看你们的iPad,打开iPad上面的新闻就可以看到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正在谈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对于这种所谓跨行业、跨国界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当然了,还有其他的一些比如说交通运输方面的新思路出现都会改变我们目前的环境。还有在航空领域,我们认为航空航天也是中国关注的重点,当然在这个方面可能跟日本可以学一点,比如说看最近波音的情况,日本当时说,我们要建自己的飞机呢?还是我们在当中扮演一个角色呢?实际上现在波音787 35-40%关键的组件都是在日本生产的,我们可以抛开国家界限方面考虑来看看真正扮演的角色有多大这一重要的问题。当然了,在这样一个精英的环境当中,我们并不是说中国缺少人才,中国每年工程毕业生数量是最多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还是质量的问题,谈到质量的时候,高质量的工程师和一般的工程师之间人均产出有巨大的差距,尤其是在美国是非常明显的。包括基因还有大学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合作,包括MIT、哈佛他们之间进行网络化的合作,进行这方面的突破。比如清华和北大,如果他们之间要进行合作的话,那应该有多大的潜力可以发掘呢?
我刚刚谈到了MIT、哈佛,比如说你在哈佛校园上,你说我是哈佛MIT,在MIT可以说我是MIT哈佛,名字不重要,关键是要合作,通过合作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出来,这是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在未来七个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应该看的一些范例或者是模式。当然,在扩展的过程当中,可能需要关注四个关键的领域,因为时间原因,尽量不多说了。
这边谈到了一个研发中心,每年花40亿美元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我们知道,他们产生出来什么东西?比如说英特网,GPS,实际上它是在一个州的实验室,培育出来很多这样的公司,最后他们有140个天才或者由140个天才公司组成的集群,所以基础性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管是在军方或者是其他非民方面的发明,也是因为当时不注重基础研究而造成的。
再看看清洁技术这个方面,在这个方面,基础研究也可以更多的工作。所以我们谈到几十亿美元的投入,还有一些风险投资已经进入到这样一个领域,虽然大量的技术最后是没有用的。以色列当然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值得学习。
因为时间原因,大家可以看到,他们在人均产出专利申请方面也是最高的比例。谈到了他们的研究中心有大量的鼓励创新、鼓励做专利的一些体系,包括德国有一个地方,有大量学术机构、大学的支持,还有很多公司是专门做创新型技术的。可以看到,宝洁这样的大公司跟当地的中小公司结成了非常开放性的创新框架,这也是他们设计出来的一个新型的太空飞船,一开始他们可能连1千万的启动资金都没有,但是六个月之后,摩根大通给他们提供了几千万美元的援助,最后可以让他们看到出现了很好的进展。现在这家公司的老板也希望用它做出更好的进展,当然我不是说太空飞行是七个领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只是举一个例子。
最后,当我们思考创新或者是不同参与者他们之间合作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也是我们谈到可能在2020年的时候,我们会说在全球进行领导人峰会的时候,谁会坐在中国领导人的边上呢?我想不光是国别的领导人,还有我们这些跨国别的领导人也应该坐在边上。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