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7日 14: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东盟学员在仔细观察杂交稻
日前,“东盟国家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与高产制种技术培训班”正式在江西南昌拉开帷幕。来自东盟七国(菲律宾、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老挝、越南)的16名学员在江西省培训两周的水稻栽培技术。记者来到国家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高产试验田南昌县广福基地(以下简称“广福基地”),探访了他们。
纷纷要求增加培训指标
据承办此次培训活动的江西省山江湖可持续发展促进会的副研究员陈葵介绍,按商务部规定,每国只允许派出1人来赣学习,但当商务部把该培训项目发至“东盟七国”的驻中国使馆后,他们纷纷向商务部再次提出申请,要求增加指标。
马来西亚的撒尼先生说:“早知道,我们也多派几人来学习,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越南技术员细数稻穗
在“广福基地”,当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的沈显华博士说,我们的“两优培九”杂交水稻亩产达600公斤时,学员都发出“啊”的一声。
菲律宾的李惕懈说,在她们国家亩产最多是400公斤(双季稻)。在菲律宾,水稻栽种还处于简单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根本没有像江西那样成片地种水稻,品种都是当地品种,很少有杂交水稻,所以产量就自然低。越南的唐女士随手摘了一根稻穗,细数一下,她惊讶地尖叫起来:“500粒!”
中方技术员成最忙的人
江西省山江湖可持续发展促进会从省内聘请了多位从事水稻研究和生产专家给学员讲课。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习点现场授课、参观、考察、讨论与报告、问题解答等,使“东盟”学员掌握水稻栽培、育种及稻米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具备独立完成水稻全过程生产或指导他人进行水稻生产的能力。
在“广福基地”,学员们不时地问这问那,这让沈显华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从15时直到17时30分,沈显华足足讲了两个半小时,一讲完,他一口气喝了一瓶矿泉水。
“不认识袁隆平说不过去”
当记者向16名“东盟”的学员问道:“知道袁隆平这个人吗?”学员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印度尼西亚的于妮女士说:“能到"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乡来学习杂交培育与栽种技术,那真是太荣幸了,这个机会肯定不能错过。”
李惕懈说,如果搞农业的人不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她指着自己衣服上的字告诉记者,那几个字就是:“水稻是生命之父”的意思,在菲律宾,他们把水稻看成比生命还珍贵。
(据《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