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 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开通 1950年12月12日,我国第一条有线国际电话电路——北京至莫斯科的电话电路开通。经由苏联转接通往东欧各国的国际电话电路也陆续开通。 1951年 1950年6月开始建设的北京国际电台的中央收信台和中央发信台,于1951年相继竣工。这是新中国第一个重点通信建设工程。 1952年 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1952年9月10日,北京至上海的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9月24日,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相片传真业务开放。 我国首次开通明线十二路载波电话电路 1952年9月30日,第一套明线12路载波机(J2)装机,开通了北京至厂家庄的载波电路。 1954年 研制成功60千瓦短波无线电发射机 1956年 上海试制成功55型电传打字电报机 我国第一次开放会议电话业务 1956年2月28日,北京长途电话局开放会议电话业务。首次会议电话会议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十省市电话会议。 1958年 上海试制成功第一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 第一套国产明线12路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1959年 第一套60路长途电缆载波电话机研制成功 北京与莫斯科之间开通国际用户电报业务,1月20日正式开放 北京市内电话开始由五位号码向六位号码过渡 1963年 120路高频对称电缆研制成功 1964年,北京至石家庄7×4高频电缆60路载波试验段建成,开始试通电报、电话业务。 开始研制晶体管载波电话机 1966年 我国第一套长途自动电话编码纵横制交换机研制成功,在北京安装使用。 1967年 电子式中文译码机样机试制成功,在上海安装试用。 1970年 960路微波通信系统Ⅰ型机研制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972年 —北京、上海使用卫星通信地球站。 北京开始建设地球站一号站,1973年建成投产。 1974年 —北京卫星地球站二号站建成投产。通信容量为132条话路和一条双向彩色电视。通过印度洋上空的国际通信卫星与亚非各国和地区开通直达电路。 —研制成功石英光纤。1976年,每公里损耗达6分贝以下。 —60路报纸传真机正式开通使用。 —960路微波进行电路试验。 1975年 —北京市内电话中继传输开始装用脉码调制设备,首批装用30部端机。 1976年 —京沪杭4管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工程竣工。北京至东南五个省省会及天津、上海两市陆续开放长途电话全自动和半自动拨号业务。 —北京长话大楼7月1日竣工投产。全部通信设备采用国产设备并自行安装。 —我国与日本之间建成了海底同轴电缆。 1978年 —120路数字微波通信系统试制成功。 —120路脉码调制系统通过鉴定。 —研制成功多模光纤光缆。 1980年 —64路自动转报系统(DJ5-131型)研制成功。 1982年 —福州从日本富士通引进程控电话交换机。 —首次在市内电话局间使用短波长局间中继光纤通信系统。 —256线程控用户电报自动交换系统研制成功并投户使用。 —我国自行设计的8频道公用移动电话系统在上海投入运营。 1983年 —我国开始发展寻呼业务。9月16日,上海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模拟寻呼系统。 —4380路中同轴电缆载波系统研制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 1984年 —4月8日,我国的DFH-2(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高度为35786公里,4月16日定点于东经125°E赤道上空。通过该星进行了电视传输、声音广播、电话传送等试验。 —我国开始在长途通信线路上使用单模光纤,进入了第三代光纤通信系统。 —5月1日,广州用150MHz频段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寻呼系统。 —程控中文电报译码机通过鉴定并推广使用。 —首次具备国际直拨功能的编码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HJ09型)研制成功。 1985年 —广州与香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 —深圳发行了我国第一套电话卡,共3枚,面值87元。 —我国正式经国际卫星组织的C频段全球波束转发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 —1月8日,北京至南极无线电话通话成功。这是我国电信史上最远距离的短波通信。 1986年 —我国首次利用卫星开通国内长途电话业务。7月1日,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内卫星通信网建成投产。 —2月,我国第二颗实用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第一台局用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DS-2000)研制成功。 1987年 —重庆通信设备厂引进意大利PCM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 —第一个长距离架空光缆通信系统(34Mb/s)在武汉至荆州、沙市间试通。 —1987年11月,广州开通了我国第一个移动电话局,首批用户有700个。 —我国第一个160人工信息台在上海投入使用。 —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此为中国人使用因特网之始。 1988年 —第一部程控数字长途电话交换设备(JD1024线)通过鉴定。 —第一个实用单模光纤通信系统(34Kb/s)在扬州、高邮之间开通,全长为75公里。 —北京高能物理所成为我国最早使用因特网的单位。它利用因特网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3月27日、12月22日我国分别发射了实用通信卫星。 —5月9日,北京、波恩国际卫星数字式电视会议系统试通。 1989年 —第一条1920路(140Mb/s)单模长途干线在合肥、芜湖间建成开通。 —5月,我国的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通过鉴定,并于11月正式投产使用。 —1989年6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首先实现了移动电话自动漫游。 1990年 —7月,上海引进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800MC集群调度移动通信系统。 —140Mb/s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研制成功。 1991年 —万门程控数字市内电话交换机通过鉴定。 —1920路(6GHz)大容量数字微波通信系统和一点对多点微波通信设备通过鉴定。 —第一个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模型网在北京完成联网试验,并于3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622Mb/s光纤通信数字复用设备(五次群复用设备)研制成功,3月通过了技术鉴定。 —11月15日,上海首先在150MHz频段上开通汉字寻呼系统。 1992年 —杭州通信设备厂引进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 —我国第一个168自动声讯台1992年7月在广东省南海开通。 1993年 —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电话通信网于9月19日在浙江省嘉兴市首先开通。 —中国高能物理所租用美国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建立了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64Kb?s专线,这是我国部分连入因特网的第一条专线。 1994年 —中国通过Sprint公司于4月20日开通了接入因特网的第一条64kb/s国际专线。实现了与因特网的全功能连接。 —9月,中国电信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了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议定中国电信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两条64Kb/s专线。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0月,我国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 1995年 —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在北京、上海接入美国的64Kb/s专线开通,CHINANET通过电话网、DDN专线以及分组交换网开始提供因特网接入业务。5月,开始建设CHINANET全国骨干网。 —9月,世界上第一个商用CDMA移动通信网在香港开通。 1996年 —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全国骨干网建成,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提供服务。 —12月,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全面启动。广东视玲通、四川天府热线、上海热线是首批正式开通的站点。 1998年 —5月17日,广东省开放了电子投票业务。所用设备是广东省邮电科学研究院开发的。 —5月15日,北京电信长城CDMA网商用试验网——133网,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投入试验。 1999年 —1月14日,我国第一条开通在国家一级干线上的,传输速率为8×2.5Gb/s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鉴定,使原来光纤的通信容量扩大了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