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2日 16: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上海消息:4月22日,2011华侨银行(中国)春天论坛在上海浦东举行。本次论坛旨在共同探索后金融时代的商业机遇。
以下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演讲文字实录:
今天我还是来谈一下现在中国经济的一个实体经济面在这样一个谈到宏观大环境之下,一个经济层面和微观的结构环境之下,怎么样选择各自的战略,我们三位可能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是我听了巴曙松老师的演讲,我非常的赞同,很多东西不重复了,我今天带给大家的就是三个方面,我们该把时间控制在4点10分,第一个就是金融大海啸之后,为何全球的中心还在泛滥?这个是巴曙松老师讲的非常多了,第二个就是我感觉到货币政策无论是现在这个数量型的货币政策还是价值型的货币政策,可能对于目前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可能起到的是一个止痛剂,是事后的量的缓解,可能不能质的,这个学者定性的角度讲的多一点,如果不能治本的话,我担心货币政策适得其反。
金融创新就是双刃剑,金融创新的时候可以规避所带来的风险的货币政策,但是如果看不到这个实体经济这样一个引领空间的时候,那么有很多金融创新的舞台,可以通过资金运作,而不是所谓的资本运作,这个当中照样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但问题就是这样的最后的结局,常常我们看到东亚危机,日本泡沫的崩溃,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省,第三个就是讲我感觉到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把面包做大,财富做大,吸收过剩的流动性,而且很多的流动性在左右摇摆,今天我当中特别提到的就是产业资本虚拟化的问题,因为我和我们的企业在上海接触比较多,所以今天民营企业的一些企业家们,当然他们改行,平时改行也是快,今天改大行了,从实业的舞台跑到虚拟的舞台,或者对于楼市运作越来越感兴趣,那么这个当中,可能就是今天我们政策上面所带来的影响。
所以我想简单的按照这样一个想法来提出一点建议,第一个就是我谈一下当前这样一个格局,我们后遗症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刚才提出的为什么金融大危机之后为什么流动性过剩?刚才巴曙松老师已经很好的讲了美国的资产负债表修复的货币政策,那么稍微强调一点就是实际上在08年为止,全球金融大泡沫,我们对这场大灾难,实际上我们没有进行修复,刚才讲的修复就是资产,对于资产泡沫创造的负债,今天通过救市的政策来平衡子虚乌有的负债,这一点我们看到08年创造的金融泡沫,非但没有吸收,反而复活了。
金融市场这些赢家,或者政府替输家还给赢家的钱,今天他们拿在手里非常惶恐,这个不是实际得来的资金,讲的白一点就是印钞票,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清楚的,今天金融资本大量的走向硬财富,去投资农产品,投资大宗商品,投资储蓄高,经济增长高的这些国家,这种走向硬财富的投资战略,带来的结果就是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带来的结果就与投资拉动的经济主导的国家,带来本币升值,投资成本上升,如果这个投资主导由政府拉动的话,很容易带来这样一个成本上升,又因为投资效率的低下,最后看到全面的通胀结果,这个就是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救市后遗症,这个就是救市带来的后遗症,按照道理泡沫可能在某些场合没有办法通过它来硬着陆,今天想讲的就是如果真的吸收泡沫的话,关键不是在于把自己放出去的钱收出来,如果越收就是对于实体经济打压更严重,关键就是这些资金引导到通过财富的做大,吸收负债所创造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