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论坛 >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8日 14:2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出席论坛并致辞
2010年中国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中国经济怎样迈开转变的步伐?一系列的问题在寻找答案。1月18日,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出席论坛并致辞,以下为致辞实录。
杨志明: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民工成长为一支新兴的劳动大军,进城务工经商和就地就近务工的农民工已经达到2.3亿人,尤其是他们在应对挑战、应对困难面前,表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他们面对岗位收入相对减少,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如今跨越金融危机中,他们积极进去,努力拼搏,为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是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用勤劳和智慧盖起了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修建了纵横交错的道路桥梁,生产了畅销世界的名优产品,支撑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改革发展增添了活力。
在世界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发展道路。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经济起飞,快速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快速转移的过程。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大幅增加,带动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另一方面,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工业化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促进了人口的聚集向城镇化发展。
中国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入了乡镇企业,开创了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的就地进工厂的就业局面。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对劳动力需求旺盛,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开创了农村劳动力离乡进工厂的新局面。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尤其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中,农民工无论是数量还是素质,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开创了农村劳动力进厂又进城新的发展时期。
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农民工总数的70%以上,新生代农民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丰富了新一代产业工人奉献、坚韧、勇于承担的优秀品德。新生代农民工拉着拉杆箱进城,与老一代农民工背着蛇皮袋进城,在诉求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与城里人享有同等待遇方面,有更强烈的要求。可以说,他们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发展,转变为进城融入城市发展,由以往要求仅仅支付工资,向要求参加社会保险转变,向以往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向要求分享企业和分享城市发展成果转变。他们的追求也开始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的谋生向追求归宿感延伸,由忍耐坚持向追求权益平等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延伸,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中国10年、20年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有利于加快生产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工在二三产业和东中西部合理的布局与转移,促进他们从体力型向技术型转变,有条件的成长为技师,优秀的还可以成长为高级技师,来支撑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支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发展和权益保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发展和保障权益的政策措施,在扩大就业,加强技能培训,保障劳动报酬,参加社会保险,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们也看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在世界变局中,在我们“十二五”的发展中,还面临着就业难、融入城市难和维护权益难等突出问题的挑战。“十二五”时期,中国政府将注重从制度建设上解决农民工遇到的这些突出问题,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融入城市,有尊严的生活,朝着“十一五”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进城有工作,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报酬有保障,生产有安全,参保有办法,住宿有改善,维权有渠道,生活有文化,发展有目标,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由普工向技工转变,由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变,营造全社会尊重、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
农民工已经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一道亮丽的独特景观,我们也应该为农民工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充分发展之日,将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取得实效之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