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大型电视纪录片《金砖之国》 >
巴西利亚(葡萄牙语:b?a?zili?,英语:Brasília),又译巴西里亚,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处。1956年,由巴西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主张,耗费巨资历时41个月建成。该城市以新市镇、城市规画方式规划兴建,也以飞机状的大胆设计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而著名。巴西利亚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绿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自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至巴西利亚后,其发展一直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并把繁荣带到了巴西中西部,贯通了巴西南部与北部,带动了整个国家一起发展进步。
地理和人口概况
巴西首都,现代化新兴城市 ,位于巴西高原上,南纬15°41′。 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1990年)。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 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巴西过去曾在萨尔瓦多城和里约热内卢建都,两地都是海滨城市。1822年独立之后,巴西政府出于政治、经济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曾决定在内地创建新都。134年后的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确认巴西利亚为国家中心并作为首都,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从26个设计方案中选定了卢西奥·科斯塔教授的飞机型平面布局为蓝图。1956年11月动工兴建,由建筑师奥斯卡·尼米叶尔的设计建造。终于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里就建设起一个崭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起初人口不足20万,随后大量外州移民涌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全国最大城市之一。在开城仪式上,库比契克总统激动地落泪。为了纪念这位巴西利亚的开拓者,1981年在巴西利亚市中心的高坡上建造了这位库比契克总统的纪念馆,馆内收藏着这位总统生前用过的物品,陈列着许多巨幅照片,向人们展现了当时建设巴西利亚时的动人情景,令人无限神往。市区的中轴大道也被命名为“库比契克总统大道”。为纪念成千上万为巴西利亚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巴西利亚市政府在三权广场上竖立了一对手执钢钎的铜人塑像,他们默默无语地守卫在那里,注视着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城市历史
历史上,巴西曾先后在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海滨城市建都。为开发内地,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建成。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从里约迁至巴西利亚。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它是在1956年至1960年间,用三年多时间在一片荒野上建造起来的新首都。城里不见古迹遗址,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与喧闹,但其充满现代理念的城市格局、构思新颖别致的建筑以及寓意丰富的艺术雕塑,使这座新都蜚声世界。1987年12月7日,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文化遗产”,成为众多璀璨辉煌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一个。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Brasilia) 始建于1956年。当时,以发展主义著称的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图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及加强对各州的控制,遂耗费巨资,仅用41个月的时间就把海拔1200米、一片荒凉的中部高原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市。1960年4月21日新都落成时只有十几万居民,现在已变成一座近240万人口的大都市,这一天也被定为巴西利亚的市庆日。
巴西利亚的主要建筑物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外交部、司法部、总统官邸、大教堂等,皆由建筑师奥斯卡·涅梅耶尔设计,它们的特点是线条简单大方,大都建在水池之上,色调都是白色;建筑四周支柱均呈立式几何三角板形,别具一格。水池是庭院设计师布雷·马克斯的杰作,外交部大楼的水池里有一白色大理石雕刻,司法部水池前有几道瀑布,国会后面的水池养了几只黑天鹅,这些给一向单调严肃的行政机构添加了一些活泼气息。
巴西利亚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大片大片的绿地和环城挖掘、水域宽阔的人工湖成为都市一景,这里人均绿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它的发展一直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城内各行各业均有自己的“安置区”,银行区、旅馆区、商业区、游乐区、住宅区,甚至修车都有固定的区位。为保护“飞机”形状不被破坏,城内不准建新住宅区,居民尽量分布在城外的卫星城里居住。从落成至今,它仍然是个漂亮而现代化的都市,并把繁荣带到了巴西中西部,贯通了南部与北部,带动了整个国家一起发展进步。
编辑本段城市规划
该城坐落于人工湖帕拉诺阿湖半岛上,形如一架朝向东方的飞机。“机头”为突出于半岛尖端的三权广场,周围建有总统府、最高法院和议会大厦 。“机身”为一条长8千米、宽250米的东西向大道 。“前舱”是政府各部大厦、广场和大教堂;“后舱”是文教区、体育城、电视塔等;“机尾”是火车站和向南北伸去的铁路。是工业区和印刷出版区;再向后是小型工厂。“ 机翼 ”为住宅区 ,设有托儿所、学校、运动场、影剧院、医院、商场、餐馆等。“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为中央商业区,设有超级商场、银行、邮电大厦、国家剧院、大饭店等商业服务设施。生活区之间隔着绿地,或者花圃和丛林,四季常青,使人感到虽身处高楼群内,却不乏大自然的情趣。人工湖面积44平方千米 ,蓄水 5亿立方米,分南湖和北湖。附近有动物园和植物园。湖滨为使馆区和私人住宅区,湖中岛上是称作水晶宫的外交部。绿地面积占市区面积的60%。市区有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有传统的西班牙式古城堡和欧洲巴洛克式建筑,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巴西,巴西利亚,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它是城市设计史上的里程碑。城市规划专家卢西奥·科斯塔和建筑师奥斯卡·尼迈尔设想了城市的一切,从居民区和行政区的布置到建筑物自身的对称,它表现出城市和谐的设计思想,其中政府建筑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故有"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称。
巴西利亚有新区(市区)、旧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
新区建筑平面布局像一架机头向东且有后掠翼的喷气式飞机,这象征着巴西是迅速发展中的国家。机头部位有三权广场、议会、总统府和最高法院,象征整个国家的神经中枢。机身前部是18座对称的政府各部办公大楼。议会大厦由众参两院会议厅和超高办公楼组成。在广场的正面是两栋比肩而立高达25层的两院大楼,一边为参议院,一边为众议院,中间用一个楼道相连,呈“H”形。由于“H”在葡萄牙语中是“人类”一词的首字母,两院会议厅是扁平体,长240米,宽89米,平顶上突出一仰一覆两个碗形屋顶,上仰的是众议院会议厅,下覆的是参议院会议厅,分别象征民主和集中。
在巴西利亚陆军司令部前的广场上,坐落着每年国庆游行的阅兵台。阅兵台的造型就是巴西军官佩剑的“剑柄”样式,而阅兵台前高高的旗杆仿佛是“刀鞘”,两者合一就是一把佩剑,其寓意不言而喻。更有意思的是,阅兵台的造型具有特殊的声学效应。站在阅兵台上轻轻呼喊一声,就能产生强烈而连续不断的回声。
外交部办公楼被称为“伊塔马拉蒂宫”。整座大楼大厦立身于湖水中,四壁由玻璃构成。大楼四周水池环绕,白云、蓝天、水、高楼群构成—幅美丽非凡的图景,被誉为水晶宫。水晶宫正门的湖面上一块圆形巨石,“漂浮”在水面上。走近细看,才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五块形状奇特的石块绞合在一起的。这个球象征着世界,而五块怪石代表着世界五大洲
欧洲的教堂外表大多以各种浮雕装潢,教堂内阴森幽暗,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而巴西利亚大教堂一反传统,外形线条简洁,教堂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体现着现代气息。教堂的主体建筑在地下,地面上是教堂的“屋顶”,它由数十根抛物状的立柱束在一起,远看像巴西印第安酋长用禽鸟羽毛做成的“王冠”。覆盖玻璃的金属顶盖。顶盖下是悬在空中的神像。基督和圣徒们犹如身在蓝天白云中,王冠四周有水池相围,当阳光照在水池上,水波闪动反射在教堂内的玻璃窗上,使教堂内光线一闪一闪,给人一种既神秘又悦目的感觉。
工人住宅区是创建新都时为建筑工人临时搭建的具有现代特色的木屋,大部分木屋保留至今,少数因城建需要已被改建或拆除。法蒂玛圣母院、奥里维拉医院、巴西利亚第一座教堂-圣·约瑟夫教堂和第一所学校也坐落在工人住宅区。
巴西利亚著名的自然景观有国家公园、阿瓜斯·埃曼达达生物保护区、依贝格和加瓦萨瓦多自然保护区、圣巴尔托罗摩和德斯科贝托环境保护区。市政当局还计划辟建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如加马河盆地河里约·马拉瑙保护区。这些自然景点或位于市区,或与老区毗邻,或地点偏僻人迹罕至,这都使巴西利亚到处生机盎然,充满无限魅力。
巴西利亚的建成,首次实现了全由人规划的未来城市,它是真正建立在绿地上的首都,它的规划设计体现了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伟大创造力,也是建筑的现代精神的典范。但也有人对城市的规划提出批评,认为追求形式多于追求经济利益、文化和历史传统,对低收入者的就业和居住条件注意得不够。
1974年8月15日,巴西与中国建交。
巴西利亚旅游景点
国会大厦的两座楼并立,中间有过道相连,成“H”形。“H”是葡萄牙文“人类”的第一个字母,因此这个造型寓意“以人为本”和“人类主宰世界”。国会大厦前的平台上有两只硕大的“碗”,一只碗口朝上,是联邦众议院的会议厅,因为众议院开会时向公众开放;一只碗口朝下,是参议院的会议厅,因为参议院审议的议题常常涉及国家机密。
三权广场
在三权广场,游人看不到任何古迹,但丰姿多彩的现代派建筑物令人惊叹不已,这些建筑设计构思大胆、线条优美、轻盈飘逸,其中有的还含有一定的寓意。两层楼高的总统府前的一尊两人持矛并肩而立的首都开拓者铜像,象征着巴西人民团结一心捍卫祖国。三权广场代表国家三种权力,称为巴西的神经中枢。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巴西利亚大教堂
巴西利亚大教堂与传统的欧洲教堂迥然不同。教堂主体坐落在地下,人们通过甬道进出。它没有通常的高尖屋顶,16根抛物线状的支柱支撑起教堂的穹顶,支柱间用大块的彩色玻璃相接。
巴西利亚电视塔
巴西利亚电视塔高224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重378吨。
铁塔了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
编辑本段城市建筑
巴西利亚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国会的两座28层大楼之间有通道相联,呈“H”型,为葡语“人”的首字母。三权广场上的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1987年12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巴西利亚为“人类文化遗产”。
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铁塔了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
市内帕拉诺阿(PARANOA)湖为人工湖,由四条河流拦截而成,状如“人”字,面积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亿立方米,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湖区人口约50万。湖岸长80公里,沿岸分布着45个娱乐和运动俱乐部。 巴西利亚现有小学464所、中学84所、大学10所,剧院15家,电影院20家,博物馆13个,艺术馆19个。
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守护者”雕像。
巴西利亚是一座只有30多年历史的新城,没有一处古代建筑。有名的现代建筑主要集中在城市的核心——三权广场。国会大厦是两座并列的28层长方形大楼,是全城最高的建筑。法律规定,任何建筑物都不得超过它的高度。两座大楼之间由一条过廊连通,形成一个“H”形,这是葡萄牙文“人”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一切为了人。右侧大楼为众议院大厦,楼侧是一个仰天的“大碗”,意为“广听民意”;左边是参议院大厦,侧旁亦有一个“大碗”,不过是倒扣,象征“集中民意形成决议”。
“碗”下为两院会议大厅,以及商店、餐厅、车库等配属建筑。两院会议厅各有1200个座席,均有藏书数十万册的专用图书馆。巴西人自豪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议会建筑”。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大厦参观,也可以入公众席旁听,有什么意见,可以委托议员代为发言。
总统府在黎明宫。这是一座围廊悬空在外的建筑,廊柱一反圆、方的陈规,有的如上长下短的菱角,有的似展翅欲飞的大雁。菱形四角如印第安人的盾牌,象征巴西最早的主人是印第安人。
司法宫又别具特色,由14根洁白的几何形大柱托着一个平顶大棚,棚下为审判大厅和办公楼,门前竖立着一尊蒙着双眼的正义女神塑像,表示“法不认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大厦广场的政府各部大厦也各自标新立异,互不雷同。外交部的伊塔马拉蒂宫构筑在一个大水池上,钢架玻璃结构,突出了水晶宫的特色。池内由5块石头组成的莲花型石雕,和奥运会的五环旗一样,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和世界和平。
巴西利亚是当今世界最年轻而漂亮的首都,模式与澳大利亚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从沿海大城市迁都到内陆草原,都是围绕人工湖展开的城市,都是园林化的绿色城市,都是职能单一的政治中心。
巴西利亚人特别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和保护。政府明文规定,只许建设无污染的小工业,住宅不许建在办公区内,大商场只能建在商业区,公寓楼不得超过6层,湖滨只许建两层以下的别墅式住宅。这些规定,贯彻始终,从而保持了城市风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全市60%的面积是绿地,城南6千米长的人工防护林带,新都土地虽属红色沙壤,旱风季节里也不见沙尘飞扬的现象。城建法律规定,没有绿化设计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围裸露的空地必须有绿色覆盖方能验收。因此,建筑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树木已经出现在你面前。每个“方街”都由一条由灌木墙、小花园和草坪组成的绿化带环绕;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广场、建筑物门前、私人庭院,到处是花草树木。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大园林。市政府有一支庞大的专业管理队伍,负责公共绿化的培植和浇灌,这方面的预算占市政开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开展全民植树活动,苗木由政府免费提供。
联邦区内的交通主要依赖公路和公共汽车,2002年完工通车的地铁系统Metro de Brasília连接巴西利亚与卫星城Taguatinga, Ceilandia,但仍未延伸至巴西利亚北部城区。
巴西利亚与东南部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之间空中交通繁忙,但没有铁路连接。巴西利亚的公路连接全国各地,库比契克总统国际机场拥有全国第三大空中交通量(2005),不过国际航班仍需经由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飞往海外。
巴西利亚有数个现代购物中心。其中市区的Conjunto Nacional是巴西利亚第一座购物中心,出售各种高档物品。PATIO BRASIL是巴西利亚又一大型购物中心,其内的200多家店面中不乏众多巴西本地品牌。Park购物中心和Casa Park购物中心相距不远,也是巴西利亚的重要购物场所。
Conjunto Nacional购物中心以南有一些专营书籍、音乐和服饰的小店,这些店铺大都是年轻人的潮流之选。位于Park购物中心的FNAC和Casa Park购物中心的Livraria Cultura唱片库存丰富,除了齐备的巴西唱片还有众多其他语种的唱片。巴西利亚这个现代城市中最有趣的购物之地是每周日在电视塔下开集的跳蚤市场,其间出售手工艺品等众多物品。
惊奇:两个人的建筑梦想
巴西利亚的杰出成就和作为作品的完整性,使我们一行赞叹不已。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为城市勾勒轮廓,那么建筑设计就是使城市富有生命力的色彩。
生于1907年的奥斯卡·尼迈耶先生,依然激情饱满地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建筑需要的就是梦想,否则什么都不会存在。”而巴西利亚就是体现他梦想的城市。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和平教堂(中国人习惯称为皇冠大教堂)、三权广场等都成为令世界叹服的建筑经典。
当然,和导师卢西奥·科斯塔一样,尼迈耶先生在这座梦幻城市里也有难以实现的理想。 虽然他在早期本着“消除社会差异”的原则使用统一标准设计了位于“飞机”两翼的11个超级小区(superquadros,皆为6层高带电梯的公寓,底层架空为公共空间)用于城市人口居住,但是这个多少有些乌托邦式的做法很快就因为政治和历史背景等原因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化。社会财富阶层依旧穿梭往来于首都和里约等城市之间,同时在巴西利亚郊外的风景区建造了小别墅;社会低收入人群还是要跑到离巴西利亚30公里以外的贫民区居住;而这11个超级小区大多聚集了收入中等偏上的社会精英阶层。
嗟叹:巴西利亚的遗憾
巴西利亚建成后,在上世纪80年代末,争议一直存在。在巴西利亚街上的行人很少,最热闹的地方是公共汽车站。因城市尺度主要以车行尺度标准建立的。没有车,你就寸步难行,它似乎没有考虑太多人行的道路。由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使得节假日里城市中的行政、商业、体育等功能区域过于冷清,城市给人感觉缺乏活力和生机,以至于巴西利亚的官员们和政治家们早期还试过一到周末便逃回里约热内卢或圣保罗度假。
如同同济大学张钦楠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巴西利亚的设计确实有些“好看不好用”。现代主义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把人的活动需求过分简单化了。事实上,“功能分区”的理论在国际上许多城市的运用中极少出现“纯粹实现”的,然而正是这种“不纯粹”才使得城市规划得以生存下来。毕竟,在现有的成熟的城市模式中,功能分区只能是相对的,不能截然分开。在某一个区域里可能某一项功能比较突出,但是往往必须兼顾其他功能(特别是有人居住),城市功能始终要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这就如同符合大众口味的香浓咖啡少不了加点伴侣和糖一般,总是需要些调和才能可口,否则过于生涩。
其实,规划往往是一个人的想法左右一群人的想法。巴西利亚把这一点做到极致,极端的中央集权直接任命和决策,使规划和设计师无所顾忌,不需要听取不必要的意见,不需要和不懂专业的人士交流,只需要直接对总统负责。这种极端扁平化的管理直接带来了高效率、高质量、高产出的工作成果和极度纯粹、个性十足、落实完整的设计作品。国家政体、民族习惯是大的背景支撑,而在本国内可以直接选出有能力表达巴西灵魂和精神的世界级大师更是关键所在。
巴西利亚的路首先是一条拓荒者的路。
打开巴西的地图,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巴西利亚正好处在巴西的中部地区。而在50年前的20世纪中叶,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荒原和丛林。那时的巴西,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交通地理条件好开发早,因而比较发达。而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发展则十分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当时的总统库皮切克决定将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内陆地区。应该说,这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的举措,在全世界也尚属首次,如果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远大的目光是绝对办不到的。经过众多专家的实地勘察和论证,最后选定在位于全国中部的巴西高原上新建一座首都。这里海拔1100米,年降雨量1600毫米,属亚热带气候,而且地势平坦。无论是位置和条件都非常理想。于是,在库皮切克总统的亲自指挥下,5万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迅即开赴这里,打响了一场特殊而又艰巨的战斗。那是怎样的一种场面啊!机器轰鸣,汽车飞奔,铲车飞舞,人声鼎沸,尘土飞扬。从1957年至1960年,只用了短短的三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一座崭新的城市在荒原上拔地而起。由于新首都的建立,巴西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很大发展。
巴西利亚的路也是一条带动巴西经济起飞的路。
巴西利亚电视台总裁表示,巴西利亚的城市布局就像一架巨大的喷气式飞机。两条呈“十”字型的中轴大街构成了飞机的主框架,其中东西向的主轴大街是机身,东端为机头,巴西的行政、议会等首脑机构均建在这里。沿街两侧建的是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大楼,西端为机尾,建有市府大楼。而长约20公里的南北向主轴大街则是飞机的两翼,是巴西利亚的主要交通干线。其他那些大大小小的街道都紧紧围绕着机身和机翼来展开。别看整座城市的街道纵横交错,但几乎看不到红绿灯,十分密集而又小巧玲珑的立体式道路使得城里的交通永远畅通无阻。不像我们中国的城市到处都是红绿灯和庞大的立交桥。把一座城市设计成一架飞机,这想象力实在太丰富了,其寓意和象征性也是非常深刻的。那就是希望新首都巴西利亚像飞机一样引领巴西迎着朝阳展翅高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设计者的匠心没有白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里,巴西的经济一路高歌,飞速发展,以致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巴西奇迹”。只是因为受“华盛顿共识”的影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巴西的经济发展势头才严重受挫,迅速下滑,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巴西利亚的路还是一条以人为本的和平发展之路。
只要你徜徉在巴西利亚的街道,就会看到许多建筑甚至是广场绿地都同“人”与“和平”有关。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遍地都是和平鸽,里面还建有和平鸽巢。在广场的正面是两栋比肩而立高达25层的两院大楼,一边为参议院,一边为众议院,中间用一个楼道相连,呈“H”形。由于“H”在葡萄牙语中是“人类”一词的首字母,所以其象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在“H”形大楼的两侧各有一只巨碗形状的建筑,一只碗口朝上,是众议院,象征着广泛听取民意,体现了民主、自由和开放;一只碗口朝下,是参议院,象征着重大问题要集中,体现了集中统一的精神。我们开玩笑说,这有点像我们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在广场西侧是最高法院大楼,大门前有一尊法官的塑像,用布蒙住双眼,其寓义是要求法官执法要六亲不认,公平公正。与此有点类似的是司法部大楼,从大楼前伸出的6块弧形水泥板不断流着水,意寓人民在流泪,它提醒司法官员要时刻关注人民的疾苦。最有意思的是三军总部大楼前的宝剑雕塑。剑身与剑柄折断分离,剑身像一座纪念碑高耸于前,剑柄以奇特的造型横卧于后,象征着不要战争要和平。剑柄其实是一个有回声设计的检阅台。每年国庆节,总统都要站在这里检阅三军仪仗队,不需扩音器,只要大喊一声,嘹亮的声音就在空中久久地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