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年特别报道 >

深圳文化产业为全国探路 创出“文化+科技”模式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5日 14:3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深圳特区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翁惠娟)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号角。最近召开的市委五届三次全会,要求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争做文化产业发展龙头大市。

  近年来,深圳文化产业迸发出创新力和竞争力,以跨越式发展跻身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以20%的速度高速增长。2009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31亿元,占GDP比重达6.5%。深圳,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浪潮中的先锋城市,“文化+科技”的深圳模式,更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深圳文化产业,走出的是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深圳大手笔建设文化设施、发展文化事业,而文化产业也在文化涵养中“快马加鞭”,印刷业与京沪“三足鼎立”,传媒业实力全国领先,文化旅游业被许多城市借鉴。

  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文化立市”的战略决策,2005年更明确了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着文化产业创新突破,在产业集聚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现代文化产业是一种复合型的新兴产业,将科技、创意、商业模式等交融整合为一体。深圳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挥高科技实力强大、金融业发达、旅游业兴旺的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为深圳文化产业插上翅膀。在高科技土壤上孕育而出的“文化+科技”,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路径,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让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内容、更活的形式、更广的受众得以传播,抢占经济制高点。腾讯、华强等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在金融海啸中逆风飞扬。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日益蓬勃,“文化+金融”优势凸显,拥有极强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的深圳文化企业,成为我国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市场先锋。

  深圳文化产业的日新月异,离不开一个强大引擎——文博会。历经6年发展,文博会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博览、交易平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出去”。第六届文博会总成交额达1088亿元,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达114亿元。这两个数字,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全面崛起的一个标志。

  今年文博会期间,深圳文交所正式运营,金融机构500亿元授信打造“文化+金融”试验田,让文化创意和金融资本完美对接。与此同时,深圳参与筹建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将再次搭建一个大型文化投融资服务平台。文博会、文交所和文产投资基金这三大平台,犹如“三驾马车”,正加速文化项目产业化,推动深圳文化产业迈向新高。

  ■文博会

  新近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提升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国际文化会展品牌”。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至今已举办六届的文博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总交总量达到了3800亿元,奠定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地位。

  文博会将办展交给了市场,并努力与国际化接轨。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发行集团组建了专业化的文博会有限公司来承办整个展会,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紧密结合,调动了各方面踊跃参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参与度大大提高。2006年,文博会正式被批准成为UFI(国际展览联盟)认证展会,作为国际性文化产业展会的地位进一步被确定。

  ■文化+科技

  在7月中旬举行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上,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发展经验被列入全会的交流材料。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文化+科技”已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路径。今年文博会期间,20家企业被授予我市首批“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

  2005年年初,我市出台的《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明确提出,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传统产业的文化含量,力争到2010年我市文化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影响力。如今,我们看到,近年来,深圳的文化产业不仅保持高速增长,而且探索出了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的“文化+科技”深圳模式,一批文化科技企业高速发展,充分利用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的优势,重点发展数字内容、动漫、网络游戏及创意设计等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大力培育高端创意,抓住文化产业链的上游,形成竞争优势。“文化+科技”,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丰富了产品的表现形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设计之都

  上海世博会,巨幅的“大芬丽莎”,展示着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深圳的美妙创意;新近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支持深圳建设“设计之都”,昭示着“设计之都”的美好前景。

  2004年,深圳提出打造“设计之都”的理念,确立了“设计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深圳以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游戏设计、软件设计为代表的设计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从“世界建筑师大会”申办标志,到举世瞩目的“太极五环”图形的“2008北京申奥”标志,这些大手笔都出自深圳设计师之手。近10年来,深圳设计行业在中国乃至亚洲已具有领先和引导优势,中国设计业的领军人物和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很多都在深圳,深圳已经成为亚洲设计的重镇以及中国现代设计的核心城市。2008年12月7日,这座年轻美丽的城市,戴上了一顶璀璨动人的花冠_“设计之都”,这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的“国际头衔”,标志着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早已声名远扬的深圳设计产业不但在国内出类拔萃,还昂首走向世界。

  荣获“设计之都”后,我市实施“深圳全民创意行动纲领”和一系列行动计划,充分挖掘“设计之都”品牌资源,引领城市创意发展,并把12月7日定为深圳的“创意设计日”。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

  让文化创意插上科技和资本双翼

  把想象力和创意力作为核心资源来开发,把创意人士的前沿探索,迅速转化成为在市场上流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是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之一。想象力和创意力的水平反映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程度,而世界性的想象力却是在人类跨入工业革命之后才萌发的一种伟大精神力量。深圳作为全球创意和科技交流的大平台,形成了一个鼓励创意开发和引导市场消费的加速器。比如,深圳从无到有,集聚了中国同类规模城市中数量最多的平面设计师群体,集聚了建筑、珠宝、印刷、工业等领域的诸多创意设计人才,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

  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劲的翅膀,千方百计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金量,以此来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优势,这是深圳文化产业的又一个宝贵经验。目前中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约在40%,与发达国家平均65%—80%的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但是,以知识性要素为主体的创新型经济增长态势已初露端倪,中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型企业已经吹响了大进军的“集结号”。以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为例,它经过10年的发展,构建了包括以文化主题公园、影视娱乐、媒体网络、文化衍生产品等为核心的立体多元产业网络,涵盖了16个文化科技产业相关领域,把70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幕4D电影院输出到美、加、意等40多个国家,还成为中国开发科技型主题公园的排头兵。

  全力打造文化产业要素的交易市场体系,加快资本、创意、人才、技术和品牌等的市场连通性,以此来加强文化产业要素的市场配置效率,这是深圳文化产业的又一个重要规律。中国文化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总体上不在艺术原创能力,也不在技术和投资,而是缺少有效的产业战略和完善的市场体系,特别是缺少以文化要素的交易为核心,结合投资融资、产权保护、项目评估、产权代理、新人扶持、市场推介等在内的要素市场体系。深圳大胆创新,突破文化产业的这一个重点和难点,建立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与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共同组成了两大国家级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并且由深圳市政府下文,给该交易所的硬件建设和交易费用予优惠扶持。一旦逐步建立了这样的文化要素交易系统,就会组合散落的价值和资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1993年,《深圳青年》杂志社在全国率先举行文稿竞价。第一次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精神产品生产领域,被称为“当代中国精神产品市场化的第一槌”。深圳(中国)首次优秀文稿公开竞价活动引起全国广泛关注,至当年7月,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400多位作者寄交2000多万字的文稿,10月28日,中国文稿拍卖第一槌敲响,作品全部成交。

  ■2004年11月18日-22日,首届“文博会”在深圳举办,成功打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的展示、交易和信息平台。文博会以博览、会展、论坛为主题,走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在办展模式上开创了“企业办展、政府办会”的新模式,吸引海内外参展商和买家纷至沓来,为深圳乃至全国文化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劲 “生长素”。首届文博会的举办,揭开了中华文化巨大市场潜力的冰山一角,当选2004年中国文化十件大事之一。

  ■2005年5月,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当年11月,首次文化产业工作会议召开,决定集全市之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等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随即出台。

  ■2008年12月7日,我市在北京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中国深圳‘设计之都’新闻发布会”。宣布深圳于11月21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取得“设计之都”称号。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在发布会上表示,“深圳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第六个、中国第一个‘设计之都’殊荣,是对深圳长期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最佳褒奖。”

  ■2009年11月16日,深圳文交所挂牌成立。文交所,承担着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文化企业孵化加速平台、文化产权登记托管平台等四大功能,并实现与文博会文化产权交易资源的配套服务及功能互补,使之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博会”。文交所的挂牌,有力促进文化产业与各类资本的有效对接,是解决文化产品流通、融资瓶颈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深圳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2010年5月,文交所正式运营。 (深圳特区报记者 翁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