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年特别报道 >

老友相聚,共忆国门初开的难忘岁月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5日 15:5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李岚清看望“老同志”“老战友”“老朋友”并向深圳建设者赠送新作侧记

  茶香书香香满室,忆史忆事忆当年。

  21日上午,在麒麟山庄一号楼会见厅,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把自己的新作《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送给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以及参加特区建设的市老领导李灏、厉有为、黄丽满、方苞、秦文俊、邹尔康、李海东、李广镇等,并与大家亲切交谈,一起座谈30年前国门初开的难忘岁月,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美好未来。

  市委常委、秘书长戴北方参加赠书和座谈活动。

  把记载国门初开的书送给国门建设者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一周前刚出版发行,是李岚清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全书33万字,书中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回顾了我国对外开放初期的有关重大事件,再现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当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

  李岚清一直非常关心支持深圳建设,曾多次前来指导改革开放工作,与在座的领导早已熟识。他热情地与大家一一握手,亲切地称大家为“老同志”、“老战友”、“老朋友”。“我2003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年轻时就喜爱的文化艺术上。怀着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崇敬之情,我以自己所历所知,写了《突围》这本书,记述国门初开的岁月。在座的同志、朋友都是对外开放工作的参与者,对这本书最有发言权。我很希望能听听大家的意见,不妥之处,还请直言指正,以便以后修改完善,更真实地还原历史。”李岚清十分谦逊地说。

  李岚清表示:“改革开放首先是由中央决策,特别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的正确决策,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是靠地方领导干部,靠广大人民群众,上、中、下三者紧密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历史链条。你们就是可敬的实践者。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深圳这座昔日的边陲小镇今天变成了繁荣的现代化城市。这里凝聚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

  一番贴心话语使大家倍感温暖,并唤起了遥远的思绪,仿佛又听到了当年蛇口开山的隆隆炮声,看到了中央和各部委领导亲临深圳指导改革开放的感人场景。抚今追昔,在座领导感慨万千。

  书名寓意深刻,意喻突破思想禁锢

  翻阅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大家无不对李岚清同志的艺术才华表示钦佩,无不被他那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所感染。

  “书名《突围》起得好,很形象,很贴切,很有震撼力。当时打开国门搞建设就是一种突围,我们在特区一线搞建设,实际也就是搞突围。”原市委常委、副市长邹尔康畅谈“读后感”。

  李岚清接过话茬说:“写书之前并没有定这个名,后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感到,在对外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还相当僵化,体制制度上的条条框框很多,搞改革开放的人会承受很大的压力、阻力。正是邓小平同志带领大家突破‘左’的思想禁锢、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突破关门搞建设的做法,才‘杀出一条血路’,开辟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新时代。这中间,对外开放每迈出一小步,都是经济发展前进一大步。在此过程中,我的脑海逐渐浮现‘突围’二字,并不断加深,于是决定以此作为书名。用这个书名,就是力求反映当时的艰难情景,体现先行者的胆识和精神。”

  “没有突围的胆识和精神,就没有今天的深圳,就没有今天的新时代。《突围》值得深圳的社科理论专家学者研究,值得党员干部一读。”原市委书记黄丽满说。

  鉴史知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刘玉浦表示:“这本书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启迪,深圳仍需擦亮特区的牌子,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勇当排头兵。”

  新作史料丰富翔实,文献字字如金

  《突围》采用了大量的文献、档案、领导手迹和照片,许多史实史料鲜为人知,为首次公开披露,弥足珍贵。

  “这本书资料翔实而珍贵,许多章节写的就是我们当时在对外开放第一线所做的事情。而且一些曾经‘失传’、我退休后想看都看不到的重要文件,在书中竟然文图并载,十分珍贵。我作为老特区人,十分感谢岚清同志为我们做的这件很有意义的事。”在阅读《突围》后,原市委书记李灏评价说。

  史海茫茫,查找史料无异大海捞针。可是在《突围》这本书中,1978年10月9日交通部党组《关于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问题的请示》以及党中央国务院9位领导人对此请示的批示件、1979年1月李先念规划蛇口工业区时所用的地图、1979年1月广东省委和交通部联合向国务院提出在广东宝安建立工业区的报告等这些相当“原始”而珍贵的文件,都清晰地影印在书中,令人感叹作者对历史的严肃态度和史海钩沉的艰苦努力。

  “为增加本书的史料价值和真实性、可读性,我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和档案,虽然繁琐,也花费不少精力,但是值得的,必要的。”李岚清表示。

  当年受袁庚委派走出国门考察亚洲四小龙如何搞外贸出口的梁宪也来参加座谈。他说:“《突围》的材料非常真实,书中所记录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我都对得上。”

  原市委副书记秦文俊说:“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传闻可在书中得到澄清和印证。比如关于‘中央没有钱,你们杀出一条血路’的说法、关于经济特区称谓的由来等等,这本书有令人信服的叙述。”

  “现在回顾改革开放历史的书籍不少,但是有些书籍史料失实,以讹传讹。作为30年对外开放的全程参与者、执行者和见证者,岚清同志将亲历的历史再现于读者面前,具有权威性。《突围》是一本权威的书,是学者研究我国对外开放史之必备,是对青少年开展改革开放历史教育的重要教材。”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苞如此认为。

  方方篆刻平添著作的艺术价值

  李岚清喜爱文化艺术,71岁时开始学习篆刻,并著有《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一书。在《突围》这本书中,他把自己亲手篆刻的一方方印章镶嵌在相关页面上,配有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从而使该书在丰富史料价值的基础上,更增添了艺术价值。

  “我细数了一下,这本书共有44方篆刻,这些印章构思精巧、寓意深刻,‘就叫特区’、‘三来一补功不可没’、‘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换了人间’,这些印章对改革开放历史是画龙点睛式的刻画。”原市委书记厉有为说。

  从小喜欢牛、一直收藏牛艺术作品的厉有为对其中一方“刀下留牛”的篆刻大为赞赏。

  “这方印章的后面有一个有关对外开放、利用外资的有趣故事。”李岚清说,1980年,深圳光明华侨农场为摆脱生产经营上的困境,决定利用外资,先后从新西兰、丹麦引进良种奶牛。可是当奶牛运抵深圳港口时,被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告知牛流鼻涕,断定有口蹄疫,必须立即就地灭杀。尽管出口国申明没有问题,并以检验报告为证。但是检验检疫部门坚持己见。经国家外资委协调,该部门同意暂时收回“斩杀令”,但要对这批牛实行“隔离审查”,以观后效。没几天,这些牛不再流鼻涕,证实只是偶受风寒,于是获“依法释放”,逃过一劫。这批牛为了报答“不斩之恩”,生产了大量优质牛奶进入香港市场。这就是“刀下留牛”的故事。

  大家听罢会心大笑。李岚清还笑问光明华侨农场的牛如今安否,牛奶中有没有三聚氰胺。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广镇回答说:“那里的牛代代繁衍,没有三聚氰胺,牛奶质量也非常好。”

  正如上述有趣事例,以事叙史是《突围》的另一特点,这种行文方式很能吸引人,记住了一则故事,就记住了一段历史。书中涉及的有关深圳的故事就有20多个,袁庚奔忙办工业、港督慕名访蛇口、小平定名叫特区、罗湖小区建特区等一个个就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引人入胜,读来如亲临其境。

  欢声笑语中时间不知不觉过了正午,厅里暖意融融,窗外阳光明媚。座谈会结束时,大家激情满怀,既对过去的开拓岁月无限欣慰,更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方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