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电视理论专题片《从怎么看到怎么办》 >
在三月份接手制作《怎么保持物价稳定》这个专题片开始,其相关政策就已经明确并清晰化了:降低流通成本、加强市场监管、控制货币流动性、增加粮食生产、加大低收入群体价格补贴;这是国家应对物价上涨的"组合拳",各种文件上、报告里都反复在强调,可以说方针政策很清晰,目标指向也很明确。
但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到底会怎样?
这"组合拳"究竟该怎样打?
这是我接手制作这个专题片后最想也是最要解决的一个疑问,带着这个疑问,我先后去了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了解各地特色"拳法"并记录下来,这些就构成了这个专题片的叙述主干。
上海,同所有中心大城市一样,物价上涨对居民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上,而价格构成中很大一部分推涨因素来自"田间到居民菜篮子"过程中的各种中间环节,所以我们有了"减少流通环节"的提法。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多年形成的供应链条的各个环节也需要生存,并不是一纸命令一份报告就能怎么样,需要细致和实际的工作。
上海的做法就是在全市800个菜市场里拿出10%的摊位给郊区的农村合作社,让合作社直接供应蔬菜。以前合作社也曾为扩大自己的市场而想打入各个菜场,但都是零散无组织无计划去实行,而这回有了上海政府来推动,进驻菜场的行动得以顺利执行。合作社高兴、合作社的农民高兴,同时他们带来的便宜蔬菜也让市民高兴,关键有这么个"小灶"摊位和这摊位上卖的便宜蔬菜,有效拉低了整个菜场的蔬菜价格。而这个做法需要街道、社区、居委会等这些最基层部门的人员拿出精力真正去组织协调,他们的工作到位了,才能让中央提出的"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只停留在报告中。
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是今后政府职能的一个大的转型,同样在南京,我也深刻体会到这点。
南京的很多社区,都有"价格公告栏",上面会列出最近几个菜市场、超市、电器商场的商品价格,而且有的是每天都更新,从上面你就能轻松地"货币三家",少走冤枉路。这个被称为"价格地图"的模式,是南京物价局精心打造出来的,物价局的采价员每天都要把市场上商品价格报到"南京价格信息网",各社区也会有专人把这些信息从网上下载并及时张贴出来。有些社区没有专门的公告栏,就直接贴在门口的墙上,路过的市民会围上来看,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哪贵哪便宜,一目了然。这无形中为居民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让大家少花冤枉钱,同样,"货币三家"给商家也有很强的引导作用,你要是卖的比别的店贵,可能顾客就会少,商家自然就不敢贸然卖高价,"价格地图"这种无形的手起到了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市场监管、增加市场透明度,除了监督巡查这些管控手段之外,更需要引导市场价格、服务消费者的实际工作,踏踏实实做好这些工作,才是"为民服务"理念的现实体现。
在杭州,我去了一家"低保家庭",就是片中出现的许鑑康家,一家三口,除了许师傅的退休金之外,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女儿还是残疾。本以为屋子很破旧,可一进家门,却感觉虽然屋子不大,但有冰箱有空调,厨房是整体橱柜,新贴了瓷砖,窗明几净,很干净。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都是"政府给的",因为家庭条件确实困难,许师傅家被街道办确定为重点扶贫对象,政府定期提供一些物质帮助,空调、冰箱、整体橱柜等这些家具,还有房屋的装修都是一次次帮助的结果。"以前这房子破的见不得人",这是许师傅老伴贺阿姨向我介绍过去的情况时反复说的一句话,看得出他们对家里的现状很满足。
带我去许师傅家的是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的小金,她的日常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到这些困难家庭进行"家访",了解他们所需。小金跟许师傅贺阿姨说起话来很熟稔,能感觉到她对这些困难家庭非常了解,关系也很亲近,应该是无数次的拜访、感情交流后的收获。 "他们真的不容易",说这话时,这个最基层的工作人员脸上不再是90后的稚嫩,而是透着真诚。
对于这些低收入群体来说,政府的帮助,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这些基层服务人员"小金们"来说,服务好这些困难群众是比"保持物价稳定"近得多的实际工作。
杭州是全国最早实行"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地区,物价上涨指数与补贴标准直接挂钩,物价涨、补贴涨,用这个方法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冲击。我注意到杭州这几年总是被评为"最幸福感"城市、"最休闲城市"的前几位,我想这和杭州地方政府把民生、服务理念摆在重要位置不无关系,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贯彻实行联动机制,才得以使杭州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典型。
各个地区的特色"拳法"都有可圈可点之处,我希望这个专题片能让这些好方法、好实践被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门了解,并去借鉴实施,让"维持物价稳定"从文件报告中真正具象化,走入各级政府的日常工作中,这应该是这个专题片真正制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