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G20角力“贸易顺差牌” 中美互推太极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6日 09: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严婷 郭丽琴

    尽管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在上周六闭幕的会议上承诺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值得注意的是,打“汇率牌”屡屡碰壁的美国开始打起“贸易顺差牌”——提议各国将经常账户差额占GDP比重控制在4%以下,从而变相施压人民币汇率。

    这一提议因遭到G20主要出口国的普遍反对而未被采纳。分析人士认为,中美在以经常账户盈余判断汇率是否被低估方面仍存分歧,而升值对于顺差的影响也并无定论。

    而对于“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可能写入中国“十二五”规划的说法,数位接近规划的人士均对《第一财经日报》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美国提议4%的经常账户差额目标

    上述提议源自美国财长盖特纳10月20日致G20财长与央行行长的建议信,信中提出“G20国家应该承诺在今后几年内将外部不平衡降低到一个具体的GDP比例之下”,盖特纳在信中特别指出:“那些拥有显著低估货币以及大量预防性储备的G20新兴市场国家有必要允许他们的汇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充分调整到与经济基本面相符合的水平上。”

    尽管盖特纳并未在建议信中明确提出这一“具体比例”,但IMF总裁卡恩在上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的数字是由盖特纳提出的”。他指出,当盖特纳一提出这个主意,主要的讨论便集中在寻找一个更合适和更复杂的目标上。

    卡恩认为:“这一具体目标水平有利有弊。好处是简单,容易评估一国是否实现了承诺。但问题是,4%的意义对不同国家而言也不尽相同,例如石油输出国。”


  该提议一提出便遭到包括德国、日本等出口主导型经济体的反对,而支持方则为内需为主的经济体,包括加拿大、韩国与法国等。

    会后的联合公报显示,盖特纳的这一提议并未得到采纳。但对于日后是否有可能采取类似具体目标,卡恩表示目前各国正“努力寻求是否有可能定义一个考虑到不同国家情况的具体目标”。

    变相施压中国

    尽管并未直指中国,但参会的韩国官员表示,这一“经常账户”的目标构想是希望能够弥合目前中美在汇率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经常项目顺差是汇率评估方法的重要基础,但IMF与中国政府在以此判断汇率是否低估上存在分歧。根据IMF的数据,中国当前的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为4.7%,但IMF预计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到2012年将为6%,到2014年将达到8%上下。这也是美国认为人民币与符合基本面的中期均衡水平相比被“显著低估”的主要依据。

    然而根据IMF工作人员报告,中国政府预计,随着结构改革、工资上涨、汇率的持续变动、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国的贸易顺差将会基本稳定在4%的合理水平,不会继续走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此前也曾表示,中国正在规划使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例在未来3到5年由2009年的5.8%降至4%左右的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向本报记者表示:“美国的政策从来不会明着针对某个具体国家,这样一个判断标准也不例外。但美国将汇率问题转移到贸易顺差,其实并没有本质变化,其中就差了FDI(外商直接投资)而已。”

    升值对贸易顺差的影响也并无定论。这位研究员指出,研究表明,升值并不一定会导致想象中的“钩形反转”,即升值会首先导致出口量上升随后再滑落的现象。“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要企业有充分的调整时间,我们的出口就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人民币保持目前的升势,不要过快,我们的经济应该是能够承受的。”该人士表示。

    IMF称中国可以达成目标

    尽管中国对于4%的目标并未直接表态,但卡恩表示:“如果看一下‘相互评估程序’就会发现中国可以达成这一目标。”

    所谓“相互评估程序”(Mutual Assessment Process,简称MAP),即IMF将提供一套框架,采集并评估各国的政策信息,用以明确协调如何达到比国内解决方案更好的效果,避免国内解决方案对邻国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害。

    卡恩表示,在与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等领导人讨论后,这些国家都希望竭尽全力维持全球复苏:“他们理解,当前最大的威胁是在经常账户或汇率冲突上无休止的斗争。”

    在建议信中,盖特纳还呼吁如果订立这项目标,IMF应该在监管各国承诺进展方面担当一项“特殊职责”——对G20各国的进展发布半年报,包括达成一致目标的“外部可持续性、各国汇率的一致性、资本账户、机构与财政政策”。

    会后联合公报显示,各国认同IMF应当在全球平衡问题上被给予更密切监管的职责,授权IMF调查“持续性的过度失衡”,并编制“溢出效应报告”来监督系统性大型经济体的经济政策造成的全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