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小城镇应增加吸纳农民工能力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9日 09:2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最近,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发文表示,要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文章称,“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农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农民的转移之路主要是农民工。”

  韩长赋说,要抓紧解决好农民工就业、工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城市接纳及农民工转移后的农业生产等七大问题。

  而对于最近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落户城市的中央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关键是要解决财政措施问题,“如果中央政府仅出政策而没有后续的财政措施到位,地方政府将缺乏推动政策落实的积极性。”

  《21世纪》:中央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但地方推进效率和落实效果不佳,你觉得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郑风田:关于解决农民工落户和社保等问题的政策文件已经陆续出台。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解决这些问题最终需要地方政府来买单,因此如果中央政府仅出政策而没有后续的财政措施到位,地方政府将缺乏推动政策落实的积极性。

  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首先考虑的是把本省、本地的农民工户口先解决了,它不会先想着去解决外地、外省农民工的问题。地方的保护主义和山头主义严重。这需要一个全局的统筹。

  解决这个政策落实的问题已非常迫切。中国的城市化率按户籍算仅有28%,把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也统计在内,是46%,农村人口仍占一半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不光是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也是为中国未来10-20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问题。

  《21世纪》: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发文表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农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农民的转移之路主要是农民工。但现在农民工似乎只往大城市转移,而小城镇的吸纳能力非常有限。

  郑风田: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小城镇没有支柱产业和就业机会。目前中国的中小城镇主要还是靠低附加值和区域性制造业支撑,这限制了就业机会。小城镇必须建立它的特色产业支撑点,才能创造就业机会从而吸纳农民工。

  不过,随着一些东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慢慢转移到中西部,中西部的一些城镇已经开始繁荣起来,这将有利于附近农村人口的就地转移。

  此外,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解决中小城镇的公共资源流失问题。由于城市化的马太效应,中心城市的教育、医疗等资源与中小城镇极不平衡,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发挥财政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能力,解决中小城镇吸纳农民工的基本服务保障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