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通胀不是洪水猛兽 理财应合理调整投资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5日 09: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浙江在线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本期话题:应对通胀 正确理财

  本期嘉宾:天星理财理财师 何超

  农行省分行营业部理财师 任琛

  太平人寿保险理财师 朱庆

  发改委首次表态今年物价涨幅会超过3%,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创出年内新高,一切似乎都在表明通胀的到来。对于普通市民而言,现实生活中物价上涨体验远比抽象的CPI数据来得更具体,也更真实。“豆你玩”、“蒜你狠”、“油你涨”、“辣翻天”、“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生动的描绘,表明通胀已不再是预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该如何认识通胀,又该如何应对通胀?一些人为了省钱加入了“海囤族”和“团购族”的行列,也有不少人把大部分金钱投入了金市、股市甚至艺术品市场,从而给这些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价格波动。但从理财的角度看,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本期我们邀请了银行、保险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理财师,共同为大家出谋划策。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理财建议,或者你在理财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欢迎发邮件到jrzblw@163.com进行交流。

  高通胀不会在我国出现

  何超:10月份CPI数据的公布引发了学术界和民间的广泛关注, 4.4%的通胀数据是不是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的通胀阶段?其实我个人觉得,以单个月的经济数据就妄论我国进入高通胀的危险境地是完全不足取的。

  为什么这次CPI数据的公布受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关注?我觉得是因为最近的物价上涨元素大多与民生有关,从具体数据的贡献度上来看,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占据了显要位置,分别达到CPI采集总数据量的74%和16.6%。另外,很多中高端生活元素,比如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逼近7元的心理关口,都引起了大家的警惕和关注,自然而然也对一些相关经济数据产生了极大的关注。4.4%的数据一出来,印证了大多数人心理上的担忧,因此被推上风口浪尖也是意料之中。就目前看到的情况而言,本次所谓的通胀并不是由于物资稀缺而导致的,国家粮油农林等部委都已经明确表示,国家拥有足够的大米、食用油、面粉等物资储备。因此本人认为:民生物资的价格上涨主因除了个别未经确认的人为炒作因素以外,更多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成本而导致的。其余则是由于社会资源调度,向灾患地区物资调配后产生的其他地区短期局部的物价上涨,属于正常范畴。

  央行货币政策的转换则表示了国家控制通胀的意愿,无论如何,4.4%比计划中的3%高出了几乎50%,没理由不引起国家职能部门的警惕,而且,临近年底,能不能落实年内低通胀高增长目标的关键战役即将打响。控制信贷量,收紧市场流动性,年内首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可以这么说,能用的货币调控手段都已经齐齐出手了。相信国家能够实现全面控制物价上涨的目标。

  虽然目前的中国股市状况仍属健康,但是近期也对流动性的收缩给出了反应,上周收盘大盘跌破3000点,指数整体下跌达到5%以上,体现出了市场对于高通胀数据的恐慌以及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密切关注。因此我认为在我国,所谓高通胀肆虐的情况不会产生,普通群众尽可放心。

  理解通胀全面打理财富

  任琛:当美国的印钞机器全速开动的时候,身边日用品的价格上涨开始触动百姓敏感的神经。在通胀的预期下,我们又看见一早赶到超市门口排队,然后大包小包拎着大米、食用油回家的“煮夫”,“海囤族”和“团购族”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应对通胀只要做好以下三点就好:

  一、平常心态,正确看待和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并非洪水猛兽,也不是洗涮老百姓财富的工具。我们的购买力,包括已经积累的财富、未来的工作收入和理财收益,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已经积累的那部分财富。从宏观角度上来看,通货膨胀将现有的财富积累,按相同的比例进行压缩。相比之下,作为普通百姓,被压缩掉的财富,比那部分已经完成原始积累的富裕者要小得多。因此,“海囤族”怕的不是短缺,而是为了减少损失,将通货的预期变成了行动。但如果每一个人都去一桶桶油、一袋袋米地囤货,再加上某些人别有用心地炒作,让太多的资金去抢夺有限的生活资料,反而会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其实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的三驾马车引领下,政府和央行完全有能力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适度的通胀率可以减弱资金的贮藏功能,促进当前消费,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增长,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是有利的。

  二、管好口袋,保障既得财富保值。

  每个老百姓都有存钱养老的习惯,用好存款工具,尽可能地减少既得利息收入的损失。这里我提供一个“十二月转存法”,这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在每月1日存入一笔一年期定期存款,一年后每个月都会有一笔存款到期,可以满足当月额外开支需求;将当月的结余和到期的存款合并,再存一年的定期存款,周而复始,可以很好地兼顾存款的流动性与收益性。同时也要用好手中的信用卡,利用免息期将实际的现金支付适当推迟。用各种存款技巧减少被通胀,“合法合理”地转移掉自己的财富。

  三、合理理财,让未来财富保值增值。

  做好资产的配置,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理财收益,抵御通货膨胀。可以在工资卡上做一个基金定投,扣款日设定在工资发放日后,既能量“剩”为出,有效避免成为“月光族”,又能进行有计划、有制度的长远理财规划,为将来准备好生活的大额支出。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参考基金业绩排名,选择适合的品种,获得相对平均平稳的收益。购买基金时选择后端付费和红利分红,这样可以提高复利效果,让资金在“鸡生蛋、蛋孵鸡”的过程中加速积累。此外,信托产品可以很好地分享实业投资的成果,但对资金起点要求比较高,可以集整个家族的团队之力,以达到相应的金额门槛,共享收益。在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适当介入股票市场的直接投资,往往会有预料之外的收益。除此之外,可以适当持有实物黄金。黄金作为硬通货,易于保存并随时可以变现,有很好的抵御通胀的作用,储备量占家庭总资产的一两成左右。总之,老百姓可以通过理财技巧,调整家庭既有资产的存款、股票、基金、黄金、房产等比例,分散风险,跑赢CPI。

  做好长期规划战胜通胀

  朱庆: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10月CPI不出意外地再创新高,同比上涨4.4%。业内分析人士认为,CPI高位增长或将延续,何时见顶还有待观察。

  其实说到通胀,我们大家也不用谈虎色变,因为合理的低通胀是必然的,经济增长,价格也会随着缓慢上涨,只要通胀是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我们就应该坦然接受。现在之所以人人都在怕通胀,主要是因为这一轮的上涨是从生活日用品开始的,普通大众切实感受到了过快过高的涨幅。究其原因,我认为正如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说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过度发行货币而引起的,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怕自己的钱流失,都要战胜通胀,喜欢追涨,看到黄金涨了买黄金,看到股票涨了买股票,总想靠短期投资行为来实现财富快速增长,其实这样做是很有风险的。因为由通胀带来的价格上涨,只是一个数字表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价格与价值的背离,没有投资价值。俗话说水涨船高,在所有东西都在涨价的同时,收益率肯定也是会跟着上升的,这和你选择哪个投资工具其实关系不大。但一旦游资撤离,必然会引起大幅下跌。

  应对通胀,我认为不应该只是着眼于目前如何战胜它,而应该从长远的规划入手,可以通过保险来实现战胜通胀的目标。首先,利用保险锁定成本。我们投保所交的保费不会随着通胀每年增加,这样我们就用了一个固定的成本保证了一个不定的支出。如果购买的是分红保险的话,还可以随着保险公司每年的分红增加,让保额不断上升,就算以后物价上涨,也可以部分抵消。近几年国家不断放宽险资投资渠道,保险公司的利润也年年提高,高分红是可期的。其次,在投资中不要追涨热门,想一举战胜通胀。而应该在设立一个合理收益率的前提下,长期坚持投资,只要在未来一个确定的年限里,保证货币相对保值或适当增值就可以了。最后,在投资时尽量避免自己操作,普通老百姓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在通胀时投资品的风险会加大,价格震幅会加大,个人投资者很难把控。最好是选择代客理财的产品,比如基金、信托、投连险等,让专业理财团队为我们打理资产,用别人的头脑为我们的财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