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拆招“糖高宗”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19日 09: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受国家放储影响,“糖高宗”终于冷静下来。

  1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将于22日投放20万吨第二批国家储备糖。至此,全年的国家储备糖投放将达到40万吨。广西现货糖批发价近一周已经从7500-7600元/吨的水平,跌到目前6800-7000元/吨。

  事实上,目前国际白砂糖的到岸价,比国内每吨要低500元左右。“国内糖价如果涨幅太大,政府可以加大进口力度。”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糖业分析师高旺认为,国家有能力保证糖价稳定。

  尽管如此,目前白砂糖零售价格仍为7800-7900元/吨,同比涨幅已达50%。

  高旺表示,中国全年的白砂糖需求约为1400万吨,国产约1200万吨,加上190万吨的进口配额,白砂糖供应应该可以满足需要。目前,全国的白砂糖已经开足马力进行生产,生产态势将持续到明年四五月份。

  供需未见明显变化,但价格却有反常上升,这种现象不独为白砂糖,其他食品亦然。这种不断蚕食居民购买力的普遍性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困扰宏观决策机构的最紧迫议题。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认为,目前国内粮食等品种的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实际上目前的粮食都获得丰收,粮食储备也超过了国际警戒线。

  “现在重要的是,如何让人们保持一份理性,明白绝大部分产品的供求是平衡的。”潘建成说。

  11月CPI涨幅或接近5%

  11月17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与尼尔森公司公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第三季度有76%的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内价格总水平的走势将会“上升”,比二季度显著上升6个百分点。19%认为“保持不变”,仅5%认为物价将“降低”。

  至于占CPI权重达1/3的农产品价格,78%的消费者认为未来12个月食品价格将上升,比二季度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地区预期食品价格上涨的消费者比重为88%,比二季度大幅增长16个百分点。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11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会接近5%,继续创新高,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价格仍在快速上升。而12月份CPI因去年基数原因可能会下调。

  物价上升预期增加,使得居民消费意愿出现下降。第三季度中国居民消费者信心指数在保持了5个季度的上升后,首次比今年二季度下降5点,达到104点。其中第三季度农村消费者信心比二季度大幅下滑11点,至106点。

  央地联手干预

  鉴于物价形势的严峻性,国务院于17日召开常务会议,提出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并称,必要时将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一位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地物价部门都在加紧调研目前的物价形势,并力求找到针对性的调控措施。国家发改委近期将派督察组到各地进行价格监督检查,确保物价保持整体稳定,并正在研究新的价格调控措施。

  “如果物价继续上升、形势特别严峻时,一些价格领域的改革可能会被迫推迟。”这位人士说。

  从11月16日起,福建着手开展建立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与补贴挂钩机制的课题调研,将及时会同省调查总队、财政厅和民政厅,提出切实可行的挂钩办法。11月17日,福建省已要求各地借鉴福州市对市场菜价进行最高限价的调控办法。

  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温桂芳认为,物价上升时,居民的收入如果上调,则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价格上升厉害,政府应该补贴低收入者,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湖北省物价局工农处人士告诉记者,湖北物价部门前不久已经完成了调研,正在研究对物价的一些调控措施,但是直接干预物价的措施轻易不会启动,仍会研究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