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3日 08:0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发布,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2%,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其中,购进价格指数自8月份以来持续强劲攀升,目前已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我国PMI已经连续四个月回升,并且达到11月份的55.2%,这预示着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经济景气度提高,人们担心的大幅下滑可能性越来越小。
这里面最值得欣慰的是,PMI中的订单指数基本平稳。11月新订单指数为58.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只要订单稳定增加,就不担心产能过剩。同时,生产指数继续上升。本月生产指数为58.5%,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惊人匹配,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扎实,后劲持续力越来越强。11月份PMI连续四个月大幅回升,给整个中国经济增强了信心,消除了担心,可喜可贺。
但是,11月份PMI指数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PMI中购进价格指数自8月份以来持续强劲攀升,目前已达到近两年的最高水平。11月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达到73.5%,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这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在购进价格指数中,尤其以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最高,达到80%以上。分产品类型来看,原材料与能源、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普遍较高。这其中化纤制造直接连接着服装产品等,石油价格和能源产品直接连接着百姓基本生活消费品、中间产品直接与百姓生活密切。这类产品购进价格大幅攀升,预示着直接用于百姓消费的下游产品价格将会出现较大涨幅,这对当前居高不下的通胀率是雪上加霜。这也预示着未来物价形势不容乐观,通胀压力仍然相当大。
除了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强劲攀升对通胀造成的压力外,另外一些因素也不能忽视。临近年终,双节即将到来,这个时段历来都是物价最高的时间点,加之年终突击发钱、集中花钱、大肆消费,对物价冲击不可小觑。同时,世界经济金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美元贬值趋势和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热钱压顶给中国通胀形成的压力没有解除。再者,国内货币泛滥助推通胀的因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从11月中旬开始,我国各级政府掀起的稳定物价“政策风暴”已取得初步效果,目前农副产品价格过快上涨势头初步遏制,部分品种价格已经有所回落,但是,从以上分析看,对未来物价走势和通胀压力仍然不可小觑,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坚决抑制物价上涨,坚决遏制通胀率走高。除了从政策层面保持对物价过度投机的打压态势外,立即加大货币政策力度,对流动性泛滥推高的通胀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