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明年宏观政策或转为“治通胀、稳增长”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3日 08:4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

  “治通胀”与“稳增长”或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两大主要任务。中国应当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主要体现为在阻止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前提下力求经济平稳增长,“稳增长”中“促转变”依然是发展重点。

  进入12月,市场都在殷切期盼一年一度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借此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基本定调。展望2011年,中国经济应当处理好“治通胀”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主要体现为:在阻止通胀压力进一步上升前提下力求经济平稳增长,“稳增长”中“促转变”依然是发展重点。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今年10月份CPI同比上涨4.4%远超市场预期,引发了市场对通胀压力的过度恐惧。在CPI构成中,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食品价格对CPI上涨影响显著。目前,这轮CPI上涨态势与2007年时有不少相似之处:一是2007年年初CPI同比上涨幅度并不高,但在6月份同比增长突破4.4%后,呈现一路上升走势,直至2008年4月上升至8.5%高位。同样,今年年初CPI同比上涨幅度也仅为1.5%-2.7%,但在10月份突破了4.4%,本轮CPI上涨是否会复制2007年至2008年走势,应当引起极大关注;二是引发CPI同比上涨的原因都是食品价格上涨。2007年,引发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价格的上涨。目前,引发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尽管当前CPI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结构性上涨,但未来几个月CPI仍有可能继续上升,并将引发通胀压力继续上升。

  在此背景下,如何避免当前CPI快速上涨引发的通胀压力,吸取上一轮CPI快速上涨引发通胀的治理经验,治理通胀或遏止通胀,一定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这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将面临调整,很可能会采取类似2008年时的政策组合——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此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胀。

  据此观察,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通过控制信贷增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等方式来稳定物价。从目前来看,今年以来央行已经5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并上调了一次基准利率。按目前CPI上涨趋势分析,仍有继续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较大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影响CPI结构性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因而采取行政性调控手段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价格干预,特别是强调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对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突出,有助于遏止CPI的过快上涨,进一步缓解通胀压力。这样看来,只要我们及时采取调控措施,预计这轮CPI上涨可能会低于上一轮上涨峰值,通胀压力将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当然,治理通胀,有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下滑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紧缩货币政策的调整过程中,更要注重协调、渐进和有序,把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之所以笔者强调紧缩货币政策调整的协调、渐进和有序三大特征,是因为上一轮通胀治理过程中频繁使用宏观调控政策,使得经济增长回落的幅度过大、影响过深,尽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也有较大负面影响,这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此,“稳增长”仍然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任务。

  在这一点上,与2007年时强调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不同,因为稳定经济增长事关明年中国经济发展大事,对稳定我国的投资、外贸、消费、就业等方方面面影响重大。这表明,尽管紧缩将为明年货币政策调整基调,但确切地说,应当是“稳健”而不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这将减轻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经济增长构成的负面影响。不过,在强调“稳增长” 的同时,我们仍要继续推进“促转变”的基本发展国策,促使经济增长能“又好又稳”。

  由上分析显示,明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协调好“治通胀”与“稳增长”的辩证关系,通过治理通胀为经济增长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继续“促转变”使明年经济增长能实现“又好又稳”的宏观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