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2010“涨”“控”之下的消费信心起落图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6日 08: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时光之流即将漫过不平凡的2010年。这一年里,物价“涨”声一片、“控”举不断,“涨”“控”之下,物价走势渐趋稳定,消费信心起起落落,呈现出一幅幅变幻的生活图景。

  涨:市民“叫苦” 农民“加油”

  退休后从湖北乡下迁居到武汉生活的彭林老人,已在这个我国中部最大的都市生活3年多了。然而,今年以来,感觉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的彭林,买菜时却有点不自信了。

  也难怪,在乡下时和蔬菜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今年的蔬菜价格确实叫彭林有点看不明白。“菜价顶破了天,蒜价贵得没了边;一斤菠菜8块,一斤大蒜要10块,在城里生活难啊。”彭林的感受,也是今年许多城市居民对物价上涨最直观的感受——农产品成为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角,不起眼的大蒜则成为“主角中的主角”。

  在城市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叫苦不迭”的同时,不少农民露出丰收之后喜悦的笑脸。在山东南部的苍山县,蒜农聂克华给记者算了笔账,种一亩大蒜,平均能产蒜薹600公斤,按均价7.2元/公斤计算,仅蒜薹收入就是4300多元;蒜薹收完还能再收1000公斤左右的大蒜,大蒜和蒜薹价格基本差不多,这样又有7200多元收入。“我家今年种了9亩大蒜,大约收入10万元,比城里一般上班族不差。”

  在离苍山县不到200公里的金乡县,蒜农陈景田不久前刚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电冰箱。“家里上个电冰箱用了10多年了,很多地方坏了也一直没舍得换,今年有钱了,就赶紧买个新的,改善改善。”陈景田说。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由此也带来农村“从换家电到购小车、从穿新衣到建新房”的又一轮消费热潮。有专家预计,今年的春节消费,农村市场有望再创新高。

  与不少农民“鼓起腰包去消费”相比,许多市民的日子要过得“紧巴”一些。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限时特价鸡蛋、大米、猪肉等商品较正常价格会便宜不少,以往这些商品的购买群体以老年人为主,下半年以来,不少年轻的家庭主妇也加入其中。

  为了应对不断上涨的价格,北京、济南等地市民中还出现了提前囤积物资的“海囤族”和网上团购的“抱团族”——“海囤族”囤积的物资大到汽油、天然气,小到白菜、鸡蛋等;而“抱团族”上网购买的商品也从传统的家具、家电、餐饮,扩展到衣食住行几乎各个方面。

  控:阶段有重点 年底更给力

  此轮价格上涨的启动,与1994年颇为相似,农产品是物价上涨的主力。不同的是,16年后的今天,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市场调控体系的日益完善,使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物价的调控更及时,也更有效。

  中信证券首席农业分析师毛长青说,以国家重要商品储备投放为例,国家对小麦、稻谷等生活必需品储备的力度很大,在投放的时间、数量上把握也很到位,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粮食价格的相对稳定,成为今年稳定物价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国家储备的投放,仅仅是2010年物价调控的小小一环。回顾2010年,国家对物价的调控,可谓“阶段有重点,年底更给力”。

  5月关键词:打击投机。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不久,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通报,七家涉嫌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的企业被物价部门处以最高100万元的处罚。目前,重点打击的绿豆、大蒜价格已大幅回落。

  8月关键词:投放储备。8月初,中储棉开始抛售国家储备棉,两个月里共抛售国家储备棉100万吨。10月22日,新榨季第一批国家储备糖21万吨以竞拍方式投放市场,很快受到竞拍者的追捧。目前,棉花、白糖价格也已从历史高位开始回落。

  11月关键词:全方位行动。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作出部署,除采取确保市场供应、加强补贴、严惩恶意炒作等措施外,必要时还将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具体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不仅如此,货币政策也开始强势介入。11月10日和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间隔之短十分罕见,意在对冲流动性稳定物价。

  同样在11月,福州市要求6家主要超市的80家门店对4种主要蔬菜实施“限价令”;江苏省启动低收入群体物价动态补贴机制,向200多万低收入困难人群提供约2亿元价格临时补贴。行政与金融结合,国家和地方协力,年底全方位调控物价可谓给力。

  物价初现回落 信心贵比黄金

  阶段性的重点调控措施,带来大蒜、绿豆、棉花等个别品种价格的回落;年底全方位措施的启动,部分已经“落地回声”,引发了从蔬菜到粮食、从现货到期货、从南方到北方等较多品种、较大面积的价格回落。

  价格的回落,不仅仅带来购买力的提升,更带来消费信心的回升。在武汉,原本准备囤点白菜过冬的彭林老人,最近放弃了这一想法。“白菜价格已经下来了,大家都不囤了,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也就稳定下来了。”

  在济南,从事大蒜贸易多年的经销商苏涛说:“大蒜价格在近一个月迅速下降,许多经销商已经开始出货,考虑到明年5月大蒜将迎来新一轮丰收,目前大蒜价格转而回升的几率已经微乎其微。”

  更多的分析与消息也正在逐步强化这种信心。荷兰合作银行驻上海的分析师江川说:“宏观调控一方面在物流等方面疏导了渠道,另一方面也震慑了投机客,挤掉了资金炒作的因素。”

  在炒作资金被挤出的同时,被视为价格上涨重要推手的流动性也将进一步收紧。12月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时隔两年之后货币政策重归“稳健”。专家认为,中性定位的稳健货币政策有一定的调控空间和弹性:一方面可以为经济转型提供足够的动力和支持,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变目前流动性过剩的现状,从而缓解通胀压力。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如今,稳定物价成为当前最重要的经济问题。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调控下,消费者信心的回归,显然比短期回落的物价更为珍贵——眼下的物价回落,仅仅只是全方位调控的一个良好开端,稳物价、保供应将是一场持久战,唯有充满信心、稳扎稳打,才能取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回顾2010年,物价“涨”“控”环环相扣;展望2011年,稳定物价,需要比黄金和货币更珍贵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