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股票 >

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望与思辨之五:20年后话创新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 07:5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20年创新之路,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渐进革命,也是一次意味深长的新旧交锋。

  1990年,中国资本市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的关键转轨时代蹒跚起步。在此十年以前,邓小平在南海边画下了开启改革开放的四个圈,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宏观经济体制到微观经济基础,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领域,历史长卷渐次展开。资本市场的出现,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历史必然,与生俱来就被赋予了创新的使命。它是中国这颗“老树”发的“新芽”,用理念、体制、工具的艰难生长来为庞大的母体探路,它在新旧交替中壮大,充满荆棘曲折,也充满欢欣鼓舞。

  它的每一次阵痛和求索,都蕴含着中国对现代化的渴求,它的每一次变革和飞跃,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深远发展。创新,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永恒基因。

  理念创新,突破“姓社姓资”藩篱

  很长一段时间,计划经济桎梏着人的思维,证券市场从其萌动起,就裹挟着“姓社姓资”的争论,每一步创新都承受了无形的压力。

  1990年秋,正当上海、深圳紧锣密鼓地筹建证券交易所的时候,一封发自深圳、没有署名的群众来信,由中央有关领导批转,悄悄在高层传阅。信中认为,股票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关得越早越好,早关早主动,再发展下去要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知道要有多少人跳楼了。

  证券市场究竟是否应该继续试点?当年11月,中央领导找到了时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刘鸿儒。刘鸿儒的态度是:“股票这个东西谁也没有搞过,的确风险很大……可是你要允许我们搞实验。”

  为消除交易所筹备同志的疑虑, 当时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向他们担保,“出了问题,我和刘鸿儒站在第一线”。

  资本市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崭新的,每一个理念都在挑战过往,每一个创新也必须谨慎而巧妙。要突破“姓社姓资”的藩篱,还得想出不少中国特色的“点子”,上海证券交易所最初的英文翻译是“securities”而不是“stock”,其中的智慧不言而喻。

  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说到股市的时候提到“要坚决地试,搞不好可以关掉”之后,政治上的争论暂时平息。中国股市也从此成为各种创新的“试验田”。

  股票下单要不要用口?中国证券市场的回答是,不用,完全不用。

  “我们建国四十年了,怎么可以重复老古董呢?”尉文渊,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首任总经理,靠着他的固执和“瞎蒙”,1990年误打误撞地建立起了电子化的证券市场,一举将上证所定格在了世界技术的前沿。

  股票交易要不要用纸?中国证券市场的回答是,不用,完全不用。后来国际市场给这一做法定了个名字,叫“无纸化”。而在英国等老牌市场,当时无法过渡到这一阶段,仍有专门的股票存管公司每天搬运着大堆的股票。

  股票交易能否用外币?中国证券市场的回答是可以,于是有了B股的横空出世。

  股票能否放开价格,能否T+0,回答是可以,于是一股汹涌浪潮扑面而来。

  股票能否透支交易,金融衍生品能否出场,创新能否更快,还不等证券人多加思索,理念的闪光开始带来了阵痛和困惑。直至327国债事件爆发,中国资本市场早期的创新戛然而止。

  激情过后,中国证券市场的改革也进入了涉及体制的“深水区”。

  体制创新,造就现代公民意识

  股市的“存活”问题解决了,新兴市场不可逾越阶段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大户操纵、内幕交易、募股金挪用、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各种“烦恼”逐渐浮现,创新也逐渐成为了新旧体制的交锋碰撞。

  资本市场最核心的制度之一——信息披露制度,就是伴随着泄密的指责来到中国的。

  199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次组织年报披露,发现非常困难。不仅因为当时的企业会计制度无法反映投资人的权益,上市公司对披露财务信息还持抵触的态度,甚至当时的统计部门找上门来,说“你们不能够随便发布企业信息,按照统计法规定这属于泄密”。

  虽然都被冠上“泄密”的误解,但是跟一切成功的制度创新一样,市场的需求和投资者的热情融化了一些障碍,也正是投资者的热切回应,让看似离经叛道的创新登堂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