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 09: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加息对于寿险公司而言,可谓喜忧参半。高度依赖投资收益贡献经营利润的寿险公司,可以在投资领域分享加息的成果,协议存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都将攀升。
不过,硬币的另一面却是——加息后,2.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经和传统寿险预定利率持平,传统寿险收益的劣势再度凸显。加之分红险本就不高的分红水平、逐月下降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寿险产品在收益方面的竞争力顿显苍白。
今年7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由保险公司按照审慎原则自行决定,这意味着实施11年的2.5%这一传统寿险预定利率将被突破。不过,近5个月的市场现状表明,预定利率市场化“只闻楼梯响”,市场上至今仍没有出现突破2.5%预定利率的传统寿险新产品。
国寿、平安、太平洋人寿等大型寿险公司经历过1999年之前的高利率市场发展,虽拥有了市场,却留下了利差损的伤痛,背上了包袱。如果预定利率不变,还可以在银行储蓄、国债投资等渠道获利,填补一部分利差损的窟窿。但如果要实施市场化,补窟窿的算盘将会落空。
实际上,除了寿险产品的收益竞争力急需外,在加息周期下,寿险企业将面临的挑战是全面的,这从即将过去的2010年里,外资与中资寿险公司均频繁发生的股权更替上可见一斑。
今年4月,首创安泰人寿50%股权被北京银行收购,荷兰国际集团仍持股50%,首创安泰人寿正式更名为中荷人寿。今年9月,北京银行与ING又分别出资2亿元,增资中荷人寿,中荷人寿注册资本金从9亿元变更至13亿元。
新华人寿日前也再次出现股权变动。原新华股东上海亚创和博智资本分别转让了新华人寿9%和4.5%的股份,石药集团、富登金融和渣打银行则分别购入新华人寿9%、3%和1.5%的股份。新华人寿此举可看作是其增资扩股、提高偿付能力、谋划A+H股同步上市的又一举措。
站在消费者角度纵观我国目前的寿险市场,中资寿险占尽天时地利,消费者对外资险企文化背景、服务理念的“认生”。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我国市场背景下,外资险企目前面临着在华全面本土化的挑战。中荷人寿总经理张剑峰在回答记者关于本土化这一话题的采访时表示,结合中方股东北京银行强大的渠道资源、客户资源、资金后盾以及管理经验,中荷人寿将开发更多的适合内资银行理财客户、适合本土客户理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全面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本土化升级。
总之,随着CPI的进一步飙升,通胀压力短时间内仍有增无减,中国经济将挺进加息周期,这对于传统储蓄替代型寿险产品的冲击自然不必说,但从保险业投资收益因此水涨船高、寿险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角度来看,加息总体利好保险业。那么,在此前提下,我国寿险市场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同时,寿险行业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格局。因此,除了对专业人才、公司运作模式以及服务理念等方面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实践,如何把握有利机遇、适时推出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产品服务,同样是时下寿险企业的必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