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叶檀:北京限堵方案一步倒退到身份歧视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3日 10: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南方都市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经济人之叶檀专栏

  首都成为首堵,确实让人心里添堵。解决拥堵的办法多种多样,但北京最新版本的解决拥堵方案如果真正实施,将成为现代社会重回身份歧视的活靶子。

  据报道,方案提出加强轨道交通、公交优先,还对备受关注的单双号限行、收取城市拥堵费、限制外地户籍人口购车等措施做出建议。主要内容包括,收取相当于每升汽柴油2元的机动车污染治理费及拥堵费;在二环、三环、长安街等重点路段高峰期,实行单双号限行,外地进京车辆在五环之内实行单双号限行;北京本市户籍购车者,除了提供原有的驾照、身份证明外,还需提供停车泊位证。每个户籍人口在提供了驾驶证明后,只能购买一辆小轿车。而非北京市户籍购车者,除了要提供原有的暂住证、房产证、身份证明等外,还需要提供停车泊位证、在北京连续5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社会保险缴纳凭证和纳税证明。

  让人侧目的就是非北京户籍购置费用,以及曾经传出的非北京人士不许购车等传闻。如果政策属实,北京再创先河,在教育权与医疗权进行身份歧视后,大张旗鼓地按照户籍在消费领域进行身份歧视。

  解决拥堵的方案有多种,但北京近几年实施的一连串做法既不市场也不经济,更无明确目标。

  北京在奥运期间实行单双号限行,尝到交通与空气好转的滋味,有关部门顶住压力,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市决定从2008年10月11日至2009年4月10日,实行机动车按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措施,日后限行成为常态。

  限行净化了空气,降低了交通拥堵,但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由于限行,购车量不减反增。据北京市交管局最新通报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15日,北京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45.7万辆,“尾号限行”使每个工作日的上路车辆,约减至360万辆。但5年后,当机动车涨至700万辆时,即使单双号限行,上路车辆也将达350余万辆,路网将承受跟目前相同的交通压力,五年之后压力有增无减。

  限行从来是促进购车的好办法,让人怀疑政府是汽车商的同谋。有报道称11月亚运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期间,广州新车上牌比10月多出4300多辆,日均新车上牌数猛增23.7%。倘若按照广州每月上牌近三万辆的速度计算,只需25个月,便可新增汽车75万辆,这意味着即使单双号限行,两年后路上的车或将和现在不限行时一样多甚至更多。

  提高私家车使用成本、大面积建设公共交通是治本之术。各地都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北京一马当先,按照建设规划,到2015年,北京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45%。高峰时段通勤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比例达50%以上。中心城九成的乘客步行到最近车站距离将不超过500米,高峰时段主要干线候车时间将控制在3至5分钟。

  这当然是好事一桩。令人不解的是,在建立轨道交通的同时,政府在大力促进汽车消费。从2009年起,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内需,政府出台了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的政策,带动了小排量车销售猛增;2010年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暂减按7.5%的税率征收,并出台了节能惠民车型补贴3000元的政策。

  上述政策立竿见影,仅仅两年时间,中国就成为全球汽车业龙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月9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国产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600万辆,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将超过1800万辆,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的新车销售市场。如果目前开始限制,是否意味着当时政府就想让购车者的后院变成汽车公司的仓库?

  短视的经济政策,加上后续的市场性限制措施无法跟上,以及富裕人群、价格不敏感配备公车的人群太多,交通大瘫痪迫在眉睫。

  作为应急之策,北京需要做的是提高各群体的车辆消费成本,也就是间接提高在北京的生活成本,使人流向其他城市疏散——— 不要再取笑上海,赶紧实行牌照拍卖,或仿效伦敦,收取市中心交通拥堵费。

  上海牌照拍卖的做法饱受诟病,但起码还算遵循了市场原则,没有突破身份歧视这一文明社会底线。

  (作者系每日经济新闻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