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CPI“破5”缘何加息迟滞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4日 10: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经济参考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时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越来越值得关注,富豪们关注CPI,因为他们要时时提防着自己的资产缩水;中产阶层关注CPI,因为每一轮通货膨胀都会让一大批中产阶层变为小康阶层;小康之家关注CPI,因为他们每天都在担心自己不能再保持小康生活水平。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11月CPI达到5.1%,创出28个月新高11月CPI公布次日,央行宣布自2010年12月20日起,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人民银行在一个月时间内第三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央行高密集地施以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在进一步加强当前流动性调控,控制银行信贷投放和管理通胀预期。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政策一公布,立即引起了市场各方的广泛争议,调高银行准备金,而不调高利息,有些经济学家坐不住了。甚至有的经济学家大谈应立马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而不应密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那么,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笔者却不苟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此番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应对通货膨胀的权宜之计,经过测算,为了对冲商业银行新一轮的资本补充带来的可能的流动性过剩,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至少要达到22%的水平,因此如果每次调高0.5个百分点,则至少还要调高6次,市场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调高银行存款准备金与提高银行存贷基准利率,哪种政策更好?结果有何差别?提高存款准备金但不升息,是否会导致贷款趋紧,更多企业出现融资困难?我们知道,加息即提高基准利率是抑制融资工具,并非是直接减少通货膨胀的好办法,笔者认为基准利率提高会使通货膨胀由于融资成本提高而推动通胀进一步走高,对通货膨胀的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加之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高房价下存在的高额按揭贷款还款,会因利率的微小变动加大还款人的生活压力。2006年至2007年美国正是不断加息,其后果是导致了次贷危机的发生,这种伤害至今让全球记忆犹新。因此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即便加息也应是被动的和迟滞的为妥。

  其实,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者最为担心的是经济增长上不去,通货膨胀压力又居高不下,由此产生国内经济的“滞胀”。因此,我们看到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治理通货膨胀放在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事实上,整治通货膨胀,降低CPI的方法有两个,也就是“一压一拉”两个办法:价格管理的行政手段是压,另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货币手段,也就是通过货币调控往下拉。通货膨胀下价格管理和补贴是往下直接压的办法;紧缩货币政策和抑制流动性过剩是往下拉的办法。本轮通货膨胀主要因素是流动性过剩,因此要想真正治理通胀,必须果断而坚决地紧缩银根,但仅仅管住银行信贷治不了通胀,加息又有副作用,比如吸引热钱流入、比如房地产贷款风险等等。因此,“一压一拉”必须两手抓才行。

  总之,尽管2010年11月CPI已经达到5.1%,笔者认为央行动用的政策工具仍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有其合理性,并还将继续。而是否加息或许要视2010年12月份和2011年1月份的通货膨胀形势而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