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理财 >

年底销售误导问题抬头 购买银保注意四大陷阱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14: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 临近岁末,个别保险公司为了完成全年任务,对银行保险的销售力度将会加大,销售误导问题抬头。记者为此采访了浙江保监局,该局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防范银行保险的四大“陷阱”:

  陷阱一:“傍”银行

  今年5月份,年过五十的陈阿姨在某银行网点休息区等待办理业务时,一位着装与银行工作服十分相似的工作人员上前向她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声称这款理财产品由银行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用于投资即将上马的高铁项目,能够保证稳定回报。陈阿姨之前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都不错,对银行的投资水平比较信任,于是就购买了20000元。几个月后,陈阿姨向该银行工作人员询问这款产品的投资收益时,才知道这只是保险公司的产品。

  陷阱二:存款“送”保险

  梁大妈今年3月份到某银行网点存款4万元,一位工作人员前来游说,称在储蓄柜台单纯办理存款“不划算”,到理财柜台存款可送保险,保险分红还可能高于银行存款利率。梁女士就前往另一柜台购买了一款保险期限为10年的某寿险公司的分红险。

  最近,家中需要用钱,她才注意到这笔存款变作了保单。如果退保,她得支付2000多元。

  陷阱三:夸大产品收益

  冯女士在向某银行网点询问理财产品时,一个身披“保险营销支持”绶带的工作人员向其介绍了一款分红险,称该“产品保本无风险,往年分红收益有5%,保本增值、稳赚不赔,比存银行要划算多了”。冯女士于是取出刚到期的10万元定期存款购买了这款分红险。第二年,冯女士在保险公司寄来的红利通知书上看到,她的这份保险这一年的红利才2038元。

  陷阱四:混淆“缴费期限”和“保险期限”

  一位保险工作人员在某银行网点营业厅向王大姐推荐了一款分红险,介绍说“你每年只要存6580元,存三年就可以拿钱了,这个保险不但可以为你提供10万的重大疾病保障,还可以每年得到分红。”王大姐一听,觉得这个产品不错就购买了。王大姐缴完三年后,想把钱拿出来,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告诉她,现在退保要损失6000元。原来这款保险的缴费期限是三年,但保险期限有二十年,王大姐误把“存三年”理解成了“存完三年就能取本金”,没想到退保要拿到本金远不够三年。

  浙江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对于选购银行保险产品,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首先要区分销售人员是保险销售人员还是银行工作人员,弄清购买的是保险产品还是其他理财产品。其次要向销售人员索要投保提示和保险条款,第三,有效利用犹豫期权利,客户想要反悔的,可以在保单签收之日起10日内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