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3万亿近忧远虑 信托业集体沉思“华山一条路”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0日 10:1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数字报纸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春江水暖鸭先知。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追赶上基金业,信托公司的高管们却感到阵阵寒意。

  “表面上鲜花似锦,高歌猛进,其实是危机四伏,前途堪忧。”一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如是说。

  “2007年以来信托公司的主流业务品种,现在悉数遭受重创。”另一家信托公司总经理12月17日掰着指头说,证券投资信托因为证监会一纸开户叫停令而急剧萎缩;信政合作项目因为地方融资平台清理而停滞;银信合作规模超过2万亿后,被银监会彻底叫停,此后新规出台,有限重启,但空间无几;唯一的“救命稻草”房地产信托,因为和房地产调控的微妙关系,最近又被银监会要求逐笔进行业务合规性和风险的自查。

  同时,《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出台,以“类资本充足率”的指标,确立信托资产规模和净资本挂钩的机制,部分信托公司面临“要么停业务,压缩信托资产规模,要么增加资本”的艰难抉择。

  近忧和远虑交织,信托业又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信托业能否重新崛起为与银行、证券、保险并列的第四大金融行业,现在的确是一个关键时期。”前述信托公司董事长认为,靠信托的“制度红利”就能“吃饱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信托公司剩下“培育自主管理资产能力”的“华山一条道”。但随着私人财富的增长,定位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公司具备了肥沃的生存土壤,其专业理财机构的定位也得到空前的认同。

  1、 净资本约束阵痛

  表面上,尽管各家信托公司都高调表示,净资本管理办法倒逼其业务转型,但实际上,紧张情绪已在行业内蔓延。

  8月24日正式颁布的《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深刻改变了信托业的游戏规则,使得信托业的监管框架由“一法两规”时代,进入“一法三规”时代。

  信托业可以无限做大信托资产规模的时代彻底终结,信托公司必须学会将有限的净资本摆到收益最高的业务上去。净资本约束之下,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有了内在动力。8月24日起,净资本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12月17日,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告诉记者,配套的风险资本计算表和净资本计算表两个系数表已经定稿,只待高层领导签发,信托公司将随时可能戴上紧箍咒。

  银信合作的风险资本系数较高,加之每笔动辄数亿甚至几十亿的规模,剧烈地消耗信托公司的净资本。表面上,尽管各家信托公司都高调表示,净资本管理办法倒逼其业务转型,但实际上,紧张情绪已在行业内蔓延。

  “我收集到的情况是,按照银监会之前征求意见的两个系数表计算,好多信托公司都超标了,一旦系数表下发,这些公司要么停业务,要么必须增资。”一家净资本规模中等的信托公司总经理表示。

  “情况并不乐观,我们最近和信托公司谈合作时强烈感受到了这一点。”一家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部人士12月17日对记者表示,特别是一些银信合作规模较大的信托公司,甩不掉银信合作,就没有净资本额度来做新业务了。

  而一旦没有新业务,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员工将面临流失。“大家主要靠做业务拿提成,没有项目可做,自然要走。”一位公司中层称。

  净资本管理办法出台后,业内多有不同意见。对一家央企系信托公司来说,股东增资困难不大,但对一些民营资本和地方国资控股的信托公司而言,增资并不容易。

  “股东要求的ROE回报很高,即使给我那么多钱,我也不一定敢要。”一位民营资本控股的信托公司总经理表示,净资本约束的压力究竟会有多大,要看最终的系数表如何定,但诸如中融信托这样净资本明显过少的信托公司如果不增资,面临被停掉业务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