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17: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京华时报【字号
公车数量到底有多少仍然是个谜,还怎么改革?公众怎么知情和监督公车改革?怎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形势提出建设性建议?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公车改革只在传统的改革语境、思路、模式之中打转转。
前日,在北京治堵方案的报道中,有关部门“背靠背”地发布了两条关于公车的重大新闻。一条是北京“‘十二五’期间将重启公务车改革”,另一条是公务车数量“很敏感”、不便回应。在新一轮公车改革渐起之际,这两条消息在同日传播,令人五味杂陈。
公车改革,信息公开是重要环节之一。连公车数量到底有多少仍然是个谜,还怎么改革?公众怎么知情和监督公车改革?怎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形势提出建设性建议?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公车改革只在传统的改革语境、思路、模式之中打转转。因为思路决定着出路,模式则决定着改革成败。
目前各地试行的车改,主要有三种模式,在实践中也大多陷入改革困境。
第一种是货币化。按职级发放交通补贴,取消公车。这种模式,改革者的积极性最高,也能减轻财政负担。但结果不仅导致一些官员“车补照拿公车照坐”,更因近年一些地方县委书记一级就动辄年补8万的车补,令公众怀疑这是一种权力自肥。
第二种是虚拟货币化。取消各部门公车,建立相关公车管理机构统一调用,经费定额包干,额度逐年调整,不入个人腰包。这种模式在不少地方推行的结果,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共财政的负担。但这实质上是在承认现有公车体系下的一种集约化改革办法,是决策者迫于财政压力而不得已进行的减负式改革,缺乏根本上的制度设计。
第三种是严格管理。什么级别配车、配什么车,都按规定来;公车什么时候用、用来干什么都受规章制约。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严格来说也称不上改革,而是属于管理范畴,最多算管理的改革创新。但在实际上这种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权力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强大力量,使有关规定规章早就被突破,再依靠权力自律收回现有福利,难于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