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17: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字号
北京的治堵方案在征集一周时间的民意后,于19日结束。因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使公务车数量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记者日前就北京公车数量采访了本市多个部门,但相关部门均表示“不便”或“无法单方披露”,并称“这个问题很敏感”。(12月20日《京华时报》)
治理交通拥堵,首先应该拿公车开刀,这早已成为各界共识。北京既然明确提出“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公众自然想知道目前公车的数量,不然,以后怎么知道公车到底有没有增加呢?可是,有关部门却对此讳莫如深。
“不便”?真是奇怪了,公务车是用公款买的,公众连知情的权利都没有吗?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包括公车数量及其花费在内的政务信息都在应该主动公开的范围。换言之,公开公车的数量是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根本不存在什么“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无法单方披露”——令人费解,因为公开政务信息本来就是政府“单方”的事情。政府有专门负责人员编制和审批公务购车的部门,比如编委;也有负责协调各方的综合部门,比如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等……这些部门不都可以“单方”公布公车的数量吗?
“很敏感”——倒像是句大实话。可是,公开公车数量为什么会“很敏感”?是不是因为公车的数量太多了或者消费中的黑洞太大了?如果是,公众就更应该知道了,因为纳税人的钱绝不能稀里糊涂地被挥霍掉。
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和批评政府”。如何“创造条件”?公开公车数量等各方面的政务信息、打造“透明政府”就是创造条件的一个主要途径。而北京市政府不仅不愿意为公众监督公务用车“创造条件”,反而寻找借口、拒绝监督——以这样的态度,治堵不容乐观。
公开公车数量,既是“治堵”的需要,更是“治腐”的需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三公消费”(公务用车、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居高不下,这不仅是公共财政中的一个巨大的“黑洞”,而且是滋生腐败的重要的渊薮。而要预防和治理“三公消费”中的腐败,首先就应该公开“三公消费”的账目,这当然应该包括公车的数量。虽然各地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得都很不够,但作为首都的北京,能不能带一个好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