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湖北试行出租车公车公营 份儿钱将成历史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06: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车辆产权归出租车运营公司所有,公司既要为的哥的姐购买“三险一金”,还要向其发放年终奖,就连车辆维修保养也得亲自掏腰包……与坐收“二老板”上交“份儿钱”的挂靠制、承包制相比,出租车“公车公营”制是否将让公司“劳命伤财”?

  “在全国率先推行公车公营制以来,公司净利润不降反升,升幅在15%~20%。”湖北省十堰市顺强运业董事长潘华强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专访时首次对外透露。

  湖北省运管局副局长王阳红表示,以十堰顺强出租车公司为代表的“公车公营”模式,将通过回购等方式逐步在全省各地复制。

  承包制的硬伤

  我国出租车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个人和企业进入出租车行业并不难。1994年前后,各地开始实行出租车准入数量管制。各地政府首先对该地出租车需求量进行估算,按照估算量进行投放且不得超量;出租车公司则通过拍卖竞标的方式获得出租车运营权。

  “2003年,贵阳市第一次公开拍卖200辆出租车的车标(即出租车运营证),8年的标只要5.2万元/车,但第二天就被炒到11万元/车。一些买到车标的人由于不懂经营,便将车标转包给‘懂行’的‘二老板’(亦称承包人)管理,由此形成了出租车承包制和‘份儿钱’。”潘国强透露,顺强运业最初采取的也是承包制,即公司以“批发价”将车辆运营牌证承包给承包人,承包人又以“零售价”向驾驶员按月收取“份儿钱”,承包层次越多驾驶员的“份儿钱”负担越重。

  2005年10月,全国油价涨声一片,多位承包人向潘国强施压要求降低承包押金;一个月后,油价再次上调,承包人进一步施压,甚至鼓动驾驶员上访罢运,“我们意识到不能指望承包人给你承担风险,于是萌生了与驾驶员直接发生关系的念头。”潘国强告诉本报记者,公司虽然也从高额“份儿钱”中分得一杯羹,但对于驾驶员的管理确是鞭长莫及,比如油贴发放,“因承包人经常私吞油贴,驾驶员与承包人时常扯皮,矛盾不断加剧,最终驾驶员不愿给承包人开车而罢运。”

  潘国强说,2008年底,重庆、三亚、广州相继爆发出租车罢运事件,多辆出租车被砸,多名出租车驾驶员遭到人身攻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出租车公司与承包人、承包人与出租车驾驶员之间责权利失衡所造成。”

  取消中间环节

  2006年1月1日,十堰顺强运业公司率先在全国废除承包制,公司收回车辆产权和经营权,取消承包人这一中间环节,推行公营制。不仅对驾驶员签订班费制合同,驾驶员养老医疗保险全部由公司办理,车辆各种税费、检测费、维修费和经营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同时,每位驾驶员的安全风险金也由原来的3万~6万元/人车降至1万元/人车,驾驶员除燃油费外,其他维修、车检费用均由公司承担。

  “过去,除了一次性支付数万元的保证金外,每月交给‘二老板’的4500元‘份儿钱’,也就是管理费,是最大的一笔支出。一天在路上跑十几个小时,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是在挣这笔‘份儿钱’。但我们既没有五险一金,也没有基本工资,加油加气、违章罚款、车辆维修等费用也是我们自己出。‘二老板’和出租车公司除收钱积极,别说管理了,平时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顺强运业驾驶员梁超曾深受“份儿钱”折磨多年,为了生存,他甚至曾昧着良心绕路,拒载短途客,闯没有电子眼监控的红灯。

  如今,梁超每天只需交纳86元的夜班台班费(白班台班费为162元),月工资在3500~4500元,“如果参加公司组织的集体活动,还能拿到50元/次的活动补贴;年底还有3000~5000元不等的年终奖,油贴也是直接发放到工资银行卡上。”梁超向本报记者强调说:“夜班油贴每年4500元(白班油贴7000元),一分不少!这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

  梁超进一步介绍说,公司每月会评选星级驾驶员,五星级和四星级的每天可得到一份免费午餐,如荣升为年度“刚毅号”驾驶员,每月还有300元补助。此外,在惩罚机制上主要采取年终末位淘汰制,淘汰率在10%左右。

  记者估算发现,承包制时期,一辆出租车的支出主要由保证金、份儿钱、油费与维修保养费用构成,年均总成本在17万元左右,驾驶员年收入仅3.6万元;公营制的年均总成本不到13万元,驾驶员年收入在5.2万~6.6万元。

  十堰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副主任朱泽芳向本报记者表示,2005年前,十堰市95%的出租车为承包制、挂靠制。经过近五年时间的兼并、重组,目前全市8家出租车公司经营的700辆出租车基本上实现了“公车公营”制。

  湖北省运管局王阳红表示,随着现有的承包形式出租车经营权陆续到期,湖北省将逐步收回经营权,明令禁止出租车公司将经营权发包到承包人,通过行政手段逐步在全省各地复制以十堰顺强运业为代表的“公车公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