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07: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新网-《新世纪》
□ 本刊记者 王晶 | 文
电煤库存只够三天!面对这样的紧急形势,安徽省某电厂负责人一筹莫展,因为2011年的重点电煤合同还没着落。
“不是我们不想签,是煤炭企业不和我们签。”这位电厂副总经理12月22日对本刊记者道出无奈。
火电企业的燃料吃紧,似乎每年冬天都呈季节性发作,而现今,政府部门意欲管住煤炭价格的政策,更使煤电合同难以落实或走向他途。
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做好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2011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煤炭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同时,国家发改委制定了跨省区煤炭铁路运力配置指导框架。按此框架,2011年铁路系统需运输煤炭合计9.32亿吨,其中供应电力用煤7.69亿吨。
发改委要求,供需企业要在12月31日协商完成合同签订,供需企业签订的全部合同,须在中国煤炭市场网煤炭网络交易系统汇总。但是,距离发改委规定的期限还剩不到一周,煤炭和电力企业签约量还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根据中国煤炭市场网数据,截至12月24日12时,2011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初步汇总2.24亿吨,仅占铁路电煤运力配置的29%。
24日,发改委发布信息称,“神华集团、中煤能源集团两家中央煤炭企业表示,将发挥中央企业带头作用,严格执行国家产运需衔接政策,加快衔接进度,确保衔接质量,保持价格稳定。”但对于国内如此众多的煤炭企业及纷杂的价格,中央政府部门的号令是否有效?
“发改委的文件,不像过去管用了,底下不当一回事。”一位行业研究专家对本刊记者说。
而实际上,电力企业也各有各的招,只是,这些招数均成功绕过了政府的价格管制,也绕过了本应推进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季节性之外的警报
在中部、北方多个省份“电煤荒”似乎已现。
鉴于全省电煤库存只有256万吨,已远低于冬季最低电煤库存350万吨的警戒线,国家电网河南省电力公司12月16日通报称,“电煤供应紧张问题已经蔓延到大容量骨干公用电厂,对当前及冬季全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将造成重大影响。”
国家电网调度中心的信息显示,国家电网所属区域内陕西、山西、湖北等地电煤告急,陕西部分地区拉闸限电,14座主力电厂电煤存量平均不足五天。
国家发改委称,11月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局部地区供应偏紧。
“电煤荒”的现象呈现结构性特点。从全国来看,电煤库存有17天,尚属安全。但是电煤资源少,并且运力紧张的省份,电煤荒较突出。
由于煤炭市场是卖方市场,目前煤炭企业“控制”煤炭价格的空间很大。企业界人士称,比如,每年2月、3月,若煤炭企业认为价格可能会走低,就会安排设备检修或维护,用减产来保价格。
原因可能很简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钱平凡认为,电煤告急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电力企业在价格上谈不拢,而不是运力紧张。“电力企业希望支付的价格,煤炭企业不同意。煤炭企业想要的价格,电力企业觉得高,不愿支付。”
而现在,供需双方的谈判、妥协之外,增加了政府部门力量的外来因素。
电煤限价难奏效
发改委重新介入干预煤炭价格及运输,其初衷是,尽管2011年预期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局部地区供应偏紧,更主要的目的则是,通过铁路运力控制,希望达到煤炭限价的愿望,因为考虑到“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管理通胀预期的任务繁重”,煤炭和电力企业需要“维护经济发展大局”。
“重点电煤合同的价格是国家发改委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来定的。”一位煤炭运销企业负责人这样理解“计划煤”的定价机制。
所谓重点电煤合同价格,是与市场价相对,又称重点计划价格,通常是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签署。由于各地煤炭价格不同,一般情况下,计划价比市场价每吨低100元-200元。
钱平凡指出,国家发改委要求煤炭企业不涨价,是担心煤价太高,电力企业难以消化,“一旦电力企业承受不了就会涨价,电力涨价,通胀压力更大。”
但煤炭企业显然没有签约的积极性,而是想方设法绕过限价措施,重点电煤限价进展并不顺利。
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文取消了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并提出从2010年开始,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谈判。这曾被视为电煤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的重大进步。
而今年又重回限定价格的起点。
上述安徽电厂副总经理表示,国家发改委要求煤炭企业不得在今年初的重点计划价格之上再涨价。这个计划价格因地而异,例如,安徽4800大卡的电煤计划价是560元/吨。不过,他认为煤炭企业肯定不会接受。
这位电厂负责人称,目前,煤炭企业可能有两种对策:一是签两个合同,一个是计划价,一个是市场价,若国家发改委的限令不那么严厉,立刻按市场价执行;另一种是确定价格,但数量减少,比如降低合同兑现率,本来是100万吨,只给30万吨。
更普遍的则是胶着状况,煤炭企业拖着不签。
钱平凡也认为,国家发改委限定煤炭价格对煤炭企业没什么影响,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绕开管制。“7.69亿吨重点合同煤只是一个大盘子,是全年的铁路运力,但是,具体某家煤炭企业供给电力企业多少煤,国家发改委很难监测到。”钱平凡说,“7.69亿吨电煤的数量也没有约束力,(最终)执行了多少就是多少。”
对于缺电煤并且运力紧张的省份,重点合同煤显得比较重要,比如山东、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通过签订重点合同煤,这些省份可以拿到铁路的运力。
有电力企业人士透露,煤炭企业有很多办法突破价格管制。比如,即使电厂有重点计划煤合同,煤矿也不一定供煤,特别是山西、陕西等地,要想发煤,电厂需额外付一笔钱。或者,煤矿让电力企业找代理商,由代理商发货,在代理商那里,电力企业又要增加另外一笔支出。
一位行业研究人士也提到,电力企业即使有苦但也告状无门。即便签了重点电煤合同,煤炭企业也可能给它断货,或者另外收费。“合同兑现率很低,大家都知道这中间的潜规则。”这位研究人士称。
上述安徽电厂副总经理谈到,从安徽省外运进的煤,中间环节的费用占到煤价的一半,“如此之高,很难想象,而运费又没多少钱。”
进入12月下旬,煤炭价格有所回落。12月15日-22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回落0.63%,连续两周回落。而通过产运需干预价格能否见效,仍待观察。
资源品价格改革走走停停
目前,电煤价格呈现双轨制,“市场煤”逐渐占据重要份额,但是电价仍由政府定价。煤炭价格上涨,电力企业无法向下游传导,这成为电力企业火力发电业务亏损的最主要理由。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一份报告,煤炭价格是火电企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已占到70%左右,自2003年以来,中国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累计上涨超过150%,而销售电价仅上涨32%。
在2004年的电价改革中,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按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
中电联报告指出,2004年以来,共实行了四次煤电价格联动,但调整幅度还有较大缺口。
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减慢,通胀也较低,随着煤价回落,国家发改委再次着手电力改革,让市场决定价格。取消产运需衔接会就是一个例子,目的是让供需双方自己谈价格。
在终端销售电价方面,今年10月,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内容是将现行单一形式电价,改为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越高。改革机制的同时,带来整体终端销售电价的上升。
此外,今年6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统一提高了国内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随后,多个城市酝酿居民用气调价方案或已通过了听证会。但是,11月20日,国务院稳定物价16条措施出台后,各地调价方案几乎均紧急刹车,理顺煤、电、气等资源价格暂时搁置。
去年中国经济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下,通胀压力不大。而今年最大问题就是通货膨胀,稳定物价水平成为政府紧迫任务。
不过,钱平凡认为,限制煤炭涨价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这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了。”他认为,煤炭价格高,主要是中间环节成本高,可以在淡季增加煤炭储备,建立像曹妃甸这样的储备中心,预防旺季由于运力紧张,煤炭价格高企。
中国煤炭市场网研究员李朝林认为,干预过多,往往造成市场煤和重点电煤价格差距过大。
如此,还须回到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轨道。
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成品油价格,这一决定有些出乎预料,可见,即使存在通胀这个“天花板”,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将考虑得更多。
本刊记者王长勇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