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北京银行成立15周年 资产总额已达7300亿元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09日 14: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北京频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新华网北京频道1月9日电(记者彭嘉靖)1月8日,北京银行在庆祝成立15周年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15年来,北京银行伴随北京经济腾飞创造了优异经营业绩,资产总额已从成立之初的217亿元增加到7300亿元,增长了33倍。

  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1月8日。作为一家立足北京、服务北京的中外合资的上市银行,北京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百姓"的鲜明市场定位,在15年的发展历程中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战略突破,创造了中小银行跨越式发展的经典案例,呈现一系列发展亮点。

  回顾15年的发展,闫冰竹表示,北京银行的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得益于首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区域经济共融的一体化加快,得益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持续创新,得益于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立起来的稳健经营理念和创新体制机制,得益于在成长中凝聚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得益于在发展中打造了一支秉承企业使命、推动机制创新、传承优秀文化的卓越团队。

  规模、效益、质量实现历史飞跃

  经过15年发展,北京银行资产规模从成立之初的217亿元,到今天突破7300亿元,增长了33倍。

  15年来,北京银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ROA、ROE等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标准,年度人均创利连续超过100万元,成为人均创利最高、效益最优的中小银行。

  15年来,北京银行累计创利高达400多亿元,累计上缴财政税收150多亿元。

  15年来,北京银行资产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在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的情况下,北京银行依靠自身创造的利润,用十年时间化解了67亿元历史遗留不良资产,目前不良贷款率降至0.7%。

  不断推进跨区域经营及国际化进程

  在发展进程中,北京银行抢抓历史机遇,相继实现两次更名、引入外资、走出区域、发行上市等战略突破,探索出一条中小银行跨越式发展的创新之路。

  从2006年开始,北京银行紧紧抓住"阳光普照"监管政策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推进跨区域经营步伐,经营网络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和中西部中心城市。目前,北京银行共有经营网点近200家,已设立天津、上海、西安、深圳、杭州、长沙、南京、济南等外埠分行,南昌分行已获批开业,乌鲁木齐分行正在筹建中,跨区域网络布局不断完善。同时,北京银行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已设立了香港代表处和荷兰阿姆斯特丹代表处,经营触角延伸到国际发达的金融市场。

  据介绍,目前,北京银行外埠分行资产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实现利润在全行占比约为10%,跨区域经营优势逐步显现。

  2010年,北京银行以跨领域业务引领中小银行发展先河,创造了多个"首家",如,发起设立国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合资成立中荷人寿保险公司,成功设立荷兰阿姆斯特丹代表处,成为国家率先批准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首批获准入股保险公司、首家尝试进入欧洲金融市场的中小银行。

  努力打造优质金融服务品牌

  15年来,北京银行大力支持首都经济社会建设,为首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提供了上万亿元的信贷支持,其中与首都财政、教育、卫生、劳动等系统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全力做好奥运金融服务,为北京的城市发展和民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据介绍,北京银行为首都850万医保用户提供金融服务近十年;积极投资支持北京市社保卡工程建设,社保业务已经覆盖全市800多万参保人员。

  同时,北京银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与ING集团合作,进行社区银行模式改造,打造"社区金管家"品牌,目前北京银行已建立了近50家特色鲜明的精品社区支行;推出了"短贷宝"、"心喜理财"、"超越财富"、"京禧金"等零售银行产品,全力服务个人客户,打造了市民银行的优质品牌。

  坚持特色经营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15年发展中,始终坚持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发展道路,积极担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先行者。北京银行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15年来,北京银行在管理体制、产品研发、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第一家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第一家开辟中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第一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支行,第一家发布中小企业特色服务品牌,第一家推出中小软件企业融资品牌,塑造了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服务优质品牌。目前,北京银行为首都7万家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占首都中小企业的四分之一,15年累计为2万余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过6000亿元。从2009年以来,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在北京地区稳居第一。

  特别是,北京银行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未雨绸缪加快转型,持续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保障工程、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文化创意、城乡协调发展等,第一家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第一家发放文化创意集合票据、制造业集合票据、"三农"集合票据等,打造了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特色品牌,提升了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