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刘昌海:既然是“死任务”,为啥不早完成?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13日 09: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节能减排目标是国家“十一五”计划的硬性要求,河南林州市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气温降到零下10摄氏度的状况下停止供暖,大有“为了整体牺牲局部”之势,似乎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但一个跨度5年的减排计划,却要等到最后一刻才采取对电厂关停的措施,显然出问题的并不是上级的“死任务”。

  国务院 《关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指出,“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指标,是政府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国务院给地方政府下“死任务”要求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负责任的做法,并无不妥。地方政府把本应该在5年的时间里逐渐完成的目标,为何非得放到最后几个月来办?

  前几年不管,到最后宁可停掉市民的暖气,这是地方政府“精打细算”的结果。污染企业可以增加财政收入,地方政府不愿关停;“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是“死任务”,政府官员不敢违抗。于是最“合理”的办法莫过于让企业先生产几年,到了期限再采取措施。这样该赚的钱赚了,国家的“死任务”也完成了,简直是“两全其美”。

  节能减排不能以牺牲民生为前提,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如果完成减排目标就得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只能说明工作没做到位。让污染企业先干着,到最后再关几天应付国家的考评,过一段时间再开起来,如果这样的做法总是得逞,恐怕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只是空谈,政府的公信力更无从谈起。

  在某些官员的眼里,GDP和乌纱帽都比民生重要,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各地才会出现为了节能减排“停电”“停暖”的情况。节能减排和民生之间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国家在制定工作目标的时候,不妨把保障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也纳入“死任务”。对那些为了实现减排目标影响民生的政府领导实行“一票否决”,才能督促他们不再投机取巧。

  实际上,针对去年部分地方拉闸限电的行为,国家发改委在去年9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已规定“不能停限居民生活用电、采暖和公共设施用电”;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1月23日也发布了《关于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正常发用电秩序的紧急通知》。而林州在-10℃的天气下停暖减排,明显同时违背了这两个指令。对于顶风作案者,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