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人事“主角”涉案 山东煤炭重组尴尬延期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10: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华夏时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马厚亮被调查只是山东煤炭大集团组建未能如期完成的一个引子。”2月10日晚间,山东当地某高校教授王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与当年山东钢铁集团重组一样,人事问题一直是重组的最大障碍。”

  此前,山东省国资委曾通知当地媒体,2010年12月18日举行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能源集团”)挂牌仪式,但此后便一直拖延,至今仍未有明确的时间,酝酿数年的山东煤炭行业重组再次陷入困境。

  “案发”马厚亮

  原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淄矿集团)董事长、现任山东能源集团筹建办公室主任马厚亮,涉嫌卷入齐鲁银行骗贷案被司法调查,被认为直接影响到了山东能源集团成立的进程。

  据了解,由于马厚亮在6家被重组煤炭集团领导层中最为年轻,又有省管煤炭集团董事长经验,一度被认为是掌舵未来6家省管煤炭集团的最合适人选。按照山东省国资委的计划,马厚亮将出任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局长卜昌森作为筹建办公室副主任,将担任集团总经理一职。

  本报记者从工商部门调阅的工商资料也显示,山东能源集团已于2010年12月16日正式注册成立,法定代表人仍由马厚亮担任。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是由山东省国资委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办公地点设在济南市经十东路山东能源大厦。

  巧的是,2010年12月18日当天,马厚亮与涉嫌齐鲁银行案的诸多人士被约谈协助调查。除了齐鲁银行案之外,马厚亮还被举报有其他经济问题,直至元旦前调查才告一段落,但马厚亮的具体问题目前仍没有定论。

  据本报记者了解,马厚亮之所以被曝遭司法调查,除了卷入骗贷案,还跟淄矿集团员工王维震数年来不懈的实名举报有莫大关系。自2006年起,王维震连续实名举报“淄矿集团为1279名职工办理假退休骗取社保基金问题”,在上述金融案之前,此举报就得到中央相关部门的回应,并已通知山东省有关方面予以办理。

  尽管山东省国资委并未就马厚亮涉案详情发布任何官方消息,但消息人士向本报证实,目前已撤销了马厚亮出任即将成立的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一职的方案,卜昌森出任这一职务的可能性最大。

  煤炭重组陷入尴尬

  马厚亮事件陡然打乱了山东省煤炭重组的计划,导致已经落后于其他主要产煤省煤炭行业重组的山东陷入尴尬的局面。

  此前,全国就已有山西、河南、河北等多个主要产煤省完成了煤炭大集团的重组工作。相对于其他省份,山东作为煤炭消耗大省和资源小省,组建大煤炭集团显得更为迫切。

  早在2008年,山东省国资委就出台了《山东省省管企业改革发展和国资监管工作三年规划》,其中提出“到2010年基本完成省管企业重组”。而重组名单中,山东钢铁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已组建完毕,只剩下煤炭集团尚未成立。

  2010年7月22日,山东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了《省管煤炭企业重组建议方案》,提出将在保留兖矿集团现有管理体制的同时,重组淄博矿业、新汶矿业等六家国有煤炭企业资产,组建新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并要求该集团组建工作须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

  “省国资委早在去年8月就开始着手煤炭集团的人事组织工作,8月2日调马厚亮出任山东能源集团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任办公室主任,应该说是委以重任。”与记者相熟的山东省政府官员李林(应受访者要求使用化名)透露说,主要原因是涉及省内多家煤炭集团,人事组织问题千头万绪在所难免。

  在上述官员看来,马厚亮涉案不仅让2010年底前全部完成山东能源集团组建的希望落空,并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其随后的重组进程。

  山东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审慎,马厚亮涉案的事情已有耳闻,但具体情况仍在等组织部门的定论,至于山东能源集团具体的挂牌时间,则要由省委省政府决定。

  “整而不合”的难题

  虽然山东省政府强力推行煤炭整合,但除了马厚亮事件的影响,煤炭重组的进程仍然还有许多难题待解。

  “整而不合”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段时间内最大的问题,在不少矿企内部人士看来,组建大集团,其实就是六大企业上面多了一个“煤炭国资委”。

  “重组最棘手的问题还是人事问题,当年山钢集团也是在济钢、莱钢两家企业原当家人退休后才实现挂牌的。”李林对记者说,山东大煤炭的整合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好在除马厚亮之外其他5家矿企的老总大都快到了退休的年龄,否则重组时间表还会延迟。即使这样,山东能源集团成立后,真正实现“大一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李林看来,“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至今根深蒂固,在大局已定的背景下,各大企业不断扩充自身实力,试图在即将到来的整合运动中提升筹码,谋求更多的话语权是不争的事实。

  “实际上依旧是各自为政。”李林笑着说,可能对于6个独立的企业法人来说,只要把“管理费”按时交到山东能源集团的账上就OK了。

  “山东能源集团的重组可谓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在重组整合之后,考虑到各个方面,政府因素将会逐渐退出,此后企业将会逐渐发挥市场作用。”在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艾晓光看来,企业重组并购并不是“1+1”大于2或者是小于2的数学题。企业主体不变,生产责任不变,关键是看企业是否能发挥战略协调作用,毕竟企业是以集团的名义来对外展开合作,“集团化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战略的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