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2日 20: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浪财经
如果把次贷比喻成美国经济的大伤口,两房问题就是戳在心脏部位的一柄剑,但因为部位关键,反而不敢妄然拔除,甚至,它的暂时存在还扮演阻止伤口血液流出,延续生命迹象的关键作用。莽撞动作只会令生命迹象已经微弱的房地产失血而亡。
赵岩 (新浪财经特约评论员)
历时近三年,起自美国房地产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终于又到了一个翻牌时刻。
身为美国房地产中流砥柱,房贷美和房利美可能就要退出历史舞台,这让远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并不轻松,作为两房最大海外债券人,“退出”对中美是城门失火和殃及池鱼的坏消息吗?不一定。
如果对中国是一条坏消息,对美国经济决策当局而言,其间却隐含着其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2008年7月两房濒临崩盘至今,无论是美国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对他们的改革都讳莫如深、噤若寒蝉。这就像皇帝生了重病要驾崩,为防天下大乱反而对治疗暂时装聋作哑;等龙体好转,局势不会失控,才公示立储的需要和选择,以安排政权平稳交接。
奥巴马政府着手治理两房,说明美国经济治理当局苦苦守望的经济复苏的曙光、改革的契机已经来临。政治语言常常是有病硬挺,无病呻吟,但行动永远诚实,而行动背后就是现实判断。
如果把次贷比喻成美国经济的大伤口,两房问题就是戳在心脏部位的一柄剑,但因为部位关键,反而不敢妄然拔除,甚至,它的暂时存在还扮演阻止伤口血液流出,延续生命迹象的关键作用。莽撞动作只会令生命迹象已经微弱的房地产失血而亡。
要知道,目前,美国房地产已经成了两房自己的游戏,新增房贷90%都是由两房提供,换言之,美国房地产成了美国政府的独门生意。
正如美国议员Jim DeMint所说,非常讽刺的是,“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私人板块——房地产领域的经济活动正被联邦政府控制。”不但房贷美和房利美被美国政府接管,根据美国官方数据,目前政府直接或者间接的支撑着97%的新发放贷,包括由美国联邦住房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提供的贷款。
从2008年以来,扛着美国房地产半壁江山的两房,以病弱之躯,一身烂账,备受诟病。但却非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还不得不扛起了全部江山,因为另外50%一直由私人金融机构发行的房地产支撑债券,基本上消失了。
这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唯一选择,美国知道休克疗法只能开给前苏联,而对自己只能是慢慢拯救。虽然这把利刃迟早不得不拔,否则,就永远是在病态中运作,在这个意义上,目前的结局完全在意料之中。
奥巴马政府明确提出两房的三个建议解决方案,三个方案也全面传递了其经济治理班底对于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而这一次,中国对太平洋彼岸的反应,是否还是会一如既往的“收讯滞后”?三个政策选择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对国家投资还是个人投资者而言?
美国政府2月10日宣布将逐步削弱房利美与房地美(简称“两房”)在美国住房市场中的中心作用,可能最终将这两家抵押贷款公司关闭或彻底私有化。
政府提供的三种方案为:除现有联邦住房机构,政府将全部退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是创建新机制,让政府对两房一直主导的房贷二级市场提供部分支持,而区别在于,是提供常态性的支持还是应急性的支持。换言之,两房的改革就是正在向私有化、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方向努力。
但是政府也深刻意识到。对于房地产这个既是商业也关系民生,重要的投资却不全是投资的领域,政府要全然退出,可能性不大。至少在短期内,第一个建议案很难一蹴而就,既值得商榷,也不大可能迅速达成,因此更可能是后两种方案,最终还需看后续的配套方案出台。
但是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建议案都是以金融机构有实力、有意向接盘;整体经济、房地产、私人板块复苏为前提的,步骤上则是采取缓步渐进改革措施。
白宫的计划是这样的:其一是降低两房所能购买的最大贷款额度;其二,“两房”向银行逐步提高抵押担保费用(用高价来驱逐不良信贷);其三,对政府支持的贷款提高最低首付比例。在市场支持的情况下,财政部可以敦促“两房”加快削减资产组合。
上述措施都是以缓慢渐进为原则,以复苏为前提。
换言之,第一条就是两房倾向于不再对购买力强,有更高房地产消费能力的人提供政策性、应急性的信贷服务。对于“两房”可购买的最大贷款额度,目前的规定是,房利美和房地美在全美范围内可购买的单笔房贷额最高不能超过41.7万美元。这个贷款就是美国所谓的小额贷款。因此通常也可以取得比较优惠的利率。
两年前,一些高房价地区的贷款上限提高为729750美元,这是为了防止在乱世之下,希望买房的人因丧失资金杠杆支持而无法入市,避免对房地产形成进一步的下行打压。如果美国国会对此政策不做改革的话,到10月份,上限规定将下降至625500美元。
第二条,“两房”向银行逐步提高抵押担保费用(用高价来驱逐不良信贷);表明政府的现时判断是,银行有实力支付更高的费用,他们不再是羸弱之身,只能是扶助对象了。
第三条,政府支持贷款提高最低首付比例,无疑是希望政府缓慢退出,市场进入。
那么对中国的影响呢?
2008年7月时两房危机发生的时候,中国持有的两房证券达3760亿美元,后续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虽未见明细,但过去两年的中国投资总体增减粗略估计,目前中国持有的两房证券仍有3000-4000亿左右的规模。
两房债券的命运一直都是被悬而未决的拯救方案左右,而没有走向沉没成本。但是消息一出,就出现不少打水漂之说。作为国民财富的主权投资当然不应该以国家机密为由不对民众公布,但如果确实是关注国家利益,并且是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不少打水漂论者恐怕就需要牢记:客观才能冷静,金融不应鼓励愤青。在投资中,信息是无价的商品,商品有的靠开启智慧而赢利,有的靠利用无知而赢利,投资者应该冷静地判断,不要纠集在所谓的打水漂上。
要知道,全球经济早已不是处身以物易物的市场,东主运转不灵其欠债就烟消云散。而在债券市场中,上市的两房从遭遇退市,到目前的新政推出,其债券始终在交易中。至少目前看来,无论从技术讲、还是前景展望,虽然一切尚未尘埃落定,但打水漂的判断都过于轻妄了。
那么投资人应该如何理解两房新政的可能影响,应该考虑哪些调整和转变?
所谓投资,无非在全球各国别、不同资产类别间的配置,价格泡沫的面临修正,价格偏低的拥有潜力空间,而转机和时机就决定于政策风向、资金流向的调整。
一场次贷海啸的洗礼,各国遭受波及各出政策招数,如同一场同台竞技,而比武之后,你可能会吃惊地发现,次贷的肇事者,恐怕反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最大受益者。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成了比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和市场更理想的修正。
那么,两房新政对于国家、个人投资者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如果需要在美贷款买房,改革的前景意味着,贷款的易得性和优惠利率很可能未来会更难得到。一个肩负着“公共”责任的两房的退出,商人逐利,而当资金再度从价格高企的地方流向价格低洼地,追逐经过修正显现出吸引力的资产类别,房地产改革就获得了可行性空间,而私人金融板块也将寻获了赢利空间,这恰恰是我们可以在美国政府的改革方案中看到的前景预期。
目前也可以清晰看到的是,长远的大势而言,美国经济、房地产都在复苏。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恐怕确实不是足够有吸引力的类别了。如果中国出于稳定汇率的目的,不得不持有美元计价的资产,那么做美国的房东恐怕就要优于做债主。
这是个考验投资人智慧的时刻,这一次,面对搅动中国心情的两房,希望所有投资者不再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