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6日 07:5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宋冰
上海社保每年亏空百亿,拟用国企收益及土地出让金来弥补亏空。虽然这样的消息并不新鲜,甚至隔不久就会出现一次,但在昨天还是引起诸多热议。
上述信息源自昨天《中国经济周刊》刊发的一篇报道,《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此话题做了进一步了解:目前以国企收益填补社保窟窿,已成上海市政府、民意等多方均认可的思路,但是最终会选择哪种实施路径,仍然需要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有更多考虑。
已是既定思路
“用国企收益中一部分来弥补社保亏空这个思路,原来一直有,无论从政府还是领导层面上来说都是一个既定思路。”上海市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建文昨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果这个思路一旦落实,则意味着上海将有可能改变目前仅仅通过财政支出这一块来填补困扰已久的社保亏空局面,国企收益将成为另一块有力“增量”投入社保。
实际上,去年5月中旬,财政部公布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情况时提出,将完善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政策,适当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比例时,将国企红利来填补社保缺口,就成了当时最受关注的提高上缴比例的用途。据不完全统计,只要央企拿出利润的1/10,就基本能堵上社保资金的窟窿。而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也曾表示,今后国资委将坚决支持把部分国企的收益转为社保基金。
而根据今年1月份召开的2011年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公布,上海国资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796亿元,如果从这部分利润中抽取几个点来作为“增量”,对捉襟见肘的社保资金而言无疑是一有力支撑。
两种路径之辨
不过,既定思路之下,到底如何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理顺各路关系,最终出台有效、可操作的具体方案,或还需更多各方商酌。
第一个可能的方案就是用上海国资退出的这一块资产来补足社保。关于这一点,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肖林曾向媒体表示:“上海正着手通过国资证券化率提高到40%到50%,让国有退出的资产来解决社会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去年3月底就成立的上海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正是为了加速上海国有资产证券化,方便国资在各个行业中的进退和流动。但是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上海国资运营新平台,成立将近一年来并无任何动作。不过,上海国资研究机构一位人士则向本报记者强调今年将会重点推进此项工作,不过他也坦承阻力不小。
据了解,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体制不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尚未厘清。比如说子公司退出的资产,按理说都要归到集团公司名下,但是要集团公司放弃这块利益,显然并没有那么容易。同样,这个集团公司、新平台以及背后的国资委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也正是以退出的国有资产来补足社保窟窿这一方案必然面临的一个挑战。
况且,国有资产的退出还有一个时机问题。“说得实在一点,就是卖就要卖一个好价钱,那就需要恰当的时机。”杨建文说。所以,只有在经济基本面向好、宏观发展态势不错的情况下,才更符合国资退出的时机。他还认为,国资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个曲线的周期发展。因此对国资的进退,从总体上有一个大的要求。“经济繁荣高涨的时候,国资应该退,在经济危机萧条衰退的时候,国资应该是进。”
“包括证券市场,如果在对经济期望并非很高的时候,国资退出,整体会有一个拉下的作用。”杨建文还表示。所以,如果对时机的选择要求很高,那么对于亟须解决的社保亏空来说可能就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相比之下,第二个方案在这方面可能有更好的选择,即在每年国企的分红中拿出来固定的几个点投入社保。在杨建文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更为常态性的机制,而且,这还能避开第一种方案中各方主体之间可能出现的利益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