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阿里巴巴事件的围观价值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23日 07:5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凤凰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日前,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一份公告引发网民关注:因在2009、2010年两年间共有2326名“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CEO卫哲、COO李旭晖等引咎辞职。阿里巴巴周一表示,公司将支出170万美元,用于赔偿欺诈丑闻中的受害者。

  树大招风。阿里巴巴容易被集体围观,首先是它的名气和地位使然,它之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相当于张艺谋之于电影、赵本山之于春晚。但是,阿里巴巴此番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观,决不仅仅是大众的一场简单的凑热闹,对于一些公共价值的梳理和表达,更像是这场围观的价值引力。

  令观者动容的首要价值引力当属“诚信”之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作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全球著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阿里巴巴难免百密一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被愚弄一下。但是,对于那0.8%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执行业牛耳的公司竟然拿首席执行官、运营官开刀,如此铁腕式的零容忍之于当下社会,可谓凤毛麟角。零容忍的背后其实是这样的逻辑:诚信是价值观的基础,对于任何伤害和触犯底线基础的人,无论职位多高、无论地位多显赫,都应当付出沉重的代价。尽管阿里巴巴为此股价大跌,为此支付巨额赔偿,但这些对于支撑事业的诚信基础而言,都是值得的。

  阿里巴巴对不诚信的零容忍,对于整个社会都是醍醐灌顶的一课。诚信曾经一度是这片土地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从熟人社会、乡规民约的人际信任到晋商徽商的异军突起,直到现代社会的契约、货币、法律、科学等等,它们的价值里依然蕴含着诚信的基因。但是,不可否认,诚信也正变成一种稀缺社会资源,个人、企业、组织乃至一些公权的身上,常常都会冒出不诚信的焦味。这里面有一切向钱看的观念畸形因素,有但求眼前不顾长远的急功近利因素,有国人劣根性里圆滑世故的因素,总之,当太多人为某种朴素的诚信故事震撼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证明在太多人的骨子里,诚信真的是“知易行难”。因此,阿里巴巴的这场人事风波,其最震撼人心之处不在于职场的跌宕起伏,也不在于明星公司扣人心弦的洗牌剧变,而是写着“诚信”二字的旗幡,在一场盛大的集体围观中高高飘扬,无论背后的动机何在,毕竟让我们看到了对“诚信”的顶礼膜拜。

  “诚信”不是这场围观的唯一价值。在两千多名供应商的欺诈背后,有着不少急功近利者,在市场的竞争中,那些能以最快方式带来效益的手段,往往成为追捧的对象。这种过度注重即时绩效看重当下利益的思维,不仅在企业,在社会的很多领域都普遍存在,那些专搞一锤子买卖的奸商、那些竭泽而渔的某些政府部门、那些不问人格培养只管分数成绩的学校……都是这种思维的集散地、跑马场。阿里巴巴在举起“诚信”大旗的时候,如果不能举起与之匹配的其他旗子,也很可能将“诚信”的旗子再次砍倒。这,同样是全社会必须反思、无可回避的又一种价值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