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各地为治城市病出台限制性措施引代表委员热议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17:3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新华视点)限车限房:权宜之计与长久良方之辩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杨金志、程义峰、张涛)限制购车,限制购房套数、限制外地人购房……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口剧增、交通拥堵、房价上扬、资源环境紧张等“城市病”已日益凸显,一些城市由此出台的各类限制性措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话题。

  车辆限行:“守土有责”还是“形成孤岛”

  【焦点】北京市最近出台政策规定,外地车辆在高峰时段,即工作日的7时至9时、17时至20时两个时段禁止进入五环。

  【观点一】贾庆国委员:都说北京限制外地车辆,其实本地车也受“限”,如尾号限行、提高市中心停车费等。北京肯定也不想出台这种政策,很得罪人,但放任的话,很多人也会有意见。地方政府“守土有责”,首先要把自己的交通秩序搞好。从具体措施上讲,我觉得还是科学管理加市场方式调节,尽可能少采用行政命令。

  【观点二】杨秀华代表:我来自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镇朝梁子村。河北省环绕北京,地理位置特殊,限行政策给北京周边的河北人出行带来不便。从限行时间段来看,掐头去尾,外地车辆白天能够在北京的活动时间也就有五六个小时。再有,一些人即使目的地不是北京,但需经过北京的,现在就必须绕行。

  【观点三】陈振楼代表:强制限行带有“地域”色彩,妨碍了正常的人财物流通,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容易形成“城市孤岛”,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现在有车族都喜欢自驾游,限行对发展旅游业、商业都有不良影响。

  记者点评:针对外地车以及本地车的限行措施,当下看是“不得已而为之”,短期内对缓解交通拥堵可能有一定成效,但倘若一线大城市的“限行令”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大家都设置门槛,将形成何种局面,值得关注。

  “摇号”购车:“硬性限车”还是“理性用车”

  【焦点】近期,一些城市出台“摇号购车”等限购政策,限定全年购车总量,有意购车者参与摇号获得购车指标。

  【观点一】蔡建国委员:除了限车,你说还有什么好办法我们生活在大城市里,道路就这么宽,一户人家如果再买两辆车,城市的运行压力有多大结果就是谁都走不动。

  【观点二】陈振楼代表:限车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每年限购20多万辆,10年后也会增加200多万辆。关键是“存量”没有减少,“增量”还在攀升。治理交通拥堵,还是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让开车的人感到乘坐公交、地铁更快捷;同时要改变“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方式,提高中心城区的驾车、停车成本。

  【观点三】袁妙枝代表:限制购车,必须公车、私车一视同仁。假如公车还在无限制增加,那限车有多大意义北京市已经承诺“十二五”期间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用车指标,希望一些单位做出表率、积极跟进。

  记者点评: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消费需求难以长久抑制。上海世博会针对自驾车游客,在城市周边设置了多个“停车+地铁”换乘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东京、巴黎等国外大都市的成熟经验。

  房产限购:“挤压泡沫”还是“挤出效应”

  【焦点】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出台楼市“限购令”,限制本地户籍人口购买多套房屋,暂停向无暂住证、无纳税证明或未缴纳社保的外地人出售房屋。

  【观点一】贾庆国委员:限购令有排他性,但当下也只有采取这样的“霹雳手段”,才能缓解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压力。从道理上讲,只要是中国公民都有同等权利在境内购房,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近年来,有的一线城市游资炒房现象猖獗,有的富豪炒家动辄购多套,扰乱了楼市价格。限购令对抑制楼市投机投资,挤压房地产泡沫无疑有成效。

  【观点二】丁然代表:限购令一出,楼市遇冷,成交量下跌,但房价是否能真正回归理性,还很难说。大城市严厉限购可能导致“热钱”外流,形成“挤出效应”,有可能促使尚没出台限购政策的城市房价上涨。同时,还有一些开发商和炒家持观望态度,等待政策“解禁”,也可能出现房价的报复性反弹。

  记者点评:限购令“限”的是投机投资需求,“保”的是群众合理居住需求。调控楼市,如何把付出的成本降到最低,把调控的效果放到最大,防止“挤压泡沫”之举变成“挤出效应”,仍是一道难度较大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