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6日 08:3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北京晨报
亮点 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降低经济增速预期指标,提升居民收入预期指标——提请5日开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方面迈出历史性步伐。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已经成为公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是今年两会我最关心的问题。看到‘十二五’这样安排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目标,让人感到眼前一亮,这是历史性的一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快言快语。
改变 增长预期目标降低0.5%
与“十一五”设定的指标相比,“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年均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从7.5%降低至7%,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从5%提升至7%以上,并且加了一个注释,明确提出收入增长按照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确定,在实施中要努力实现与经济发展同步。
长期以来,五年规划(计划)中居民收入增速目标明显低于经济增速目标。例如,在“十五”计划中,经济增长的目标为7%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目标为5%左右;“九五”计划,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为5%左右。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增速。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代表给记者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扣除价格因素,1979年至2009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7.2%。
建议 经济须启消费引擎
“在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及劳动生产率提高无法保持同步的情况下,经济总量‘蛋糕’做得越大,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的状况就越严重。现在到了必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时候了。”杨庆育代表说。
经济增速和居民收入指标一降一升之间,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
“国家下决心从更多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转向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代表认为,此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应有之意。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基础之上,要启动消费引擎,必须加快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居民收入的快速提高,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结论 发展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幸福
“十二五”经济增速指标的降低,不仅是为“两个同步”的实现创造环境,也不仅是因为过高的增速会带来过大的环境压力、造成明显的结构失衡,同时也是对未来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将有所回调的客观体现。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依赖的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丰沛的劳动力供给将逐渐发生变化。国际经验也表明,经过二三十年的连续高增长后,会出现经济增速的回调。
“在这个关口,适当调低经济增速目标,通过居民收入的加快提升,为未来可持续增长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是必然的选择。”王一鸣强调。
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赵林中代表建议,“两个同步”的指标已经设定,关键是怎么落实。政府应当加快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理顺居民内部高、中、低收入阶层之间的关系。“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其他民生举措
目标:就业增长物价平稳
关注: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标:国有资本增投民生
关注: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新增部分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目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关注: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目标: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关注: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以上。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逐步提高。
目标: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关注:多位代表委员认为,要让全国13亿人在短短五年内平均长寿1岁,在全世界都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工程。
目标: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关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
目标: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关注: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显著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目标: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关注: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强化。相比“十一五”规划仅仅是很短的一节,如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单设一章。
目标:减轻居民税收负担
关注:“十二五”前期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中后期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目标:扩大城乡就业规模
关注:城镇年均新增就业900万人,年均转移农业劳动力800万人。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目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
关注: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土地出让净收益建设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