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上海居民电费翻番 电力垄断企业遭遇信任危机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4日 08: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世纪》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上海等地居民今年前两个月电费暴涨,即使新的智能电表没有暗藏玄机,供电电压不存在问题,“电费门”事件仍凸显垄断企业的弊端

  □ 财新《新世纪》记者 于达维 | 文

  “天啊,这种电费太吓人了,有几个用得起?”从今年2月初开始,上海的网络论坛陆续有网友晒出自家的电费账单。与去年12月相比,许多家庭今年1月的电费账单翻了一番,而2月的账单又翻了一番。“电费门”事件由此在上海引爆。

  不少出现电费翻番的家庭,所用的是上海市电力公司最近更换的、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电表,有市民因此猜测新电表或许暗藏玄机。而那些未更换新电表的家庭,则有人猜测会不会是电力公司在供电电压上做了手脚。

  此后,上海市质监部门对申请校验的几百只电表给出合格评价。到了3月,市民电费账单基本恢复到1月的水平,没有2月那么离谱。但很多市民的质疑并未消退:“他们都是一家人,当然相互包庇”;“他们只是看到影响太大,收敛了,以后费用还是会上去。”

  “我们遇到了信任危机。”上海市电力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已经介入调查。财新《新世纪》记者获悉,调查结果可能在全国“两会”之后公布。

  最冷的1月

  一位家住奉贤区的网友晒出的账单显示,去年12月电费61.40元,今年1月换了电表,增加到102元,2月达到316.20元。该网友称,其所在小区2007年11月底才建成,电力公司今年1月换表时既没通知,也没在场见证旧表的读数,“是不是强盗作风?”

  在参加新民网调查的2018名网友中,有超过80%的人反映今年自己家1月电费比上月翻倍。杭州、福州等地同样出现了电费激增的问题。

  如果上海市质监部门所说成立,电表计量性能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又出在哪里?

  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盛明表示,34年来最冷的1月是催高沪上电费的主要原因。今年1月,上海平均气温仅2摄氏度,较常年偏低2.3摄氏度,最低温度低于零度的天数长达20天。而根据电力公司的数据,上海今年1月居民用电比去年12月环比增加40%,创冬季用电最高纪录。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能源处张军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用电量并不是线性上升,内外温差每提高一度,空调功耗大约增加20%。要维持室内温度,用电量翻番不奇怪。这种情况在北方没有出现,就是因为取暖方式不同,而且北方房子保温比较好。

  海尔空调一位工程师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室内外温差设置越小,耗电量越少。室外温度为10度时,压缩机一小时可能工作15分钟就够,零度时就要工作45分钟。在他看来,不只是上海,江南地区都在反映电费特别高,电力公司所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杨旭东也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室外温度差两三度的话,空调能耗最多差20%-30%。但温度特别低时,比如零度左右,空调热泵启动不起来,空调效率会骤降,能耗大幅增加。

  但也有网友指出,“我并没有用空调,可是这个月账单几乎翻番,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表之疑

  一些网友则将怀疑指向供电电压。他们发现今年冬天自家电压上升,有人用万能电表测了一下,高达250伏。

  一般说来,供电电压超出额定220伏10%时,无功功率将增加35%左右,居民家中电器有功功耗也将增两成。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余貽鑫院士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如果是正常的智能电表,可以记录下细微的用电量,怎么也多不了多少。但如果动了电压,电压稍微高一点,耗能就会高不少。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王仲鸿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供电电压允许有上下10%的浮动,但一般上下浮动的幅度和频率差不多,想一直维持在10%以上并不容易。

  华东电网公司新闻中心林海宇处长表示,如果电压总是偏高,工厂的生产线上肯定就通不过,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

  可远程控制的智能电表也成为部分市民怀疑的对象。上海更换的智能电表中,上海联能公司型号为DDSF809-L的电表占很大比重。这种电表可编程,并可按照八个时段两种费率进行调整,有市民因此联想:电表走快走慢电力公司说了算,无线远程随时可读可调,是否有上级监管或自律不得而知。

  2010年,是国家电网大规模开展智能电表招标的第一年,历经四个批次的集中招标,共招标智能电表4500多万只,远远超过年初规划的3500万只。但华泰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第一批招标实行的是最低价中标方式,各供应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尽量压低产品报价,利润空间基本消失。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批电表即便是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定,但由于时间仓促,成本太低,也难以保证在寒冬等极端环境下不会出现问题。

  另外,有网友注意到,上海市的电表基本电流都是5安或者10安,最大允许电流是40安,而如今一半家庭的家电总功率通常在5000到1万瓦,换算下来电流为25安至40安。如果把用电负荷电流看成基本电流,上海市的电表都是低于规定的,可能导致计数暴涨。

  宁波三星电气的一位工程师则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只要不超过最大允许电流太多,都能保证电表的线性度,即不会出现计数暴涨。

  余貽鑫指出,电费是怎么高出来的,电压有没有问题,电表有没有问题,应该很容易弄清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什么现在还弄不清楚,我就没法评论了。”

  垄断的烦恼

  安装智能电表后电费飞涨的现象,在美国也有。去年6月,旧金山市一位律师就要求加州监管部门暂缓安装太平洋煤电公司饱受争议的智能电表,直到该电表的准确性得到验证为止。当时,很多消费者将暴涨的电费归咎于新电表,电力公司则称大多数高额电费单是电费涨价和天气炎热造成的。

  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金之俭教授说,美国用上智能电表以后,设计分段电价,鼓励低谷用电,但老百姓用电习惯没变,导致电费增加。于是,美国老百姓可以将电表显示屏放在家里,随时知道自己用了多少电,哪个电器用了多少,甚至排了多少二氧化碳,看到了自然有一种节能意识。“国内就是换了一个表,这方面还是欠缺一点。”

  在中国,对于电表、电费这种关系到自己日常生活利益的问题,市民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上海金茂凯德律师事务所邵彩华律师应一些市民的委托,准备就电费问题起诉电力公司,但最大的困难在于找不到一个能够信任的鉴定机构。她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什么时候提起诉讼,很多人想法也不一致,进展比较缓慢。

  王仲鸿教授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说,老百姓对电力部门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这是垄断的必然结果,垄断企业没有任何制衡,“谁也监督不了”。

  上海电力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则对财新《新世纪》记者表达了无奈。他说,电表是不是合格,有国家权威部门认定;电压是不是合格,华东电监局也有明确的数据,合格率在99%以上,但老百姓还是不相信。“这个事,作为垄断企业身不由己,老百姓对垄断企业有一股气。该说的都说清楚了,还是不大理解。”

  他透露,“市里面也很关心”,上海市领导对此事有专门批示,要求给老百姓一个交待,对下个月的电费一定保证准确率。

  此次波及上海、杭州、合肥、福州等地的电费翻倍事件,如果不存在刻意增加用电量的问题,又凸显了南方地区如何取暖的问题。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指出,目前长江沿线以南的城市建筑保暖措施脆弱,很多建筑采取的空调保暖方式其实就非常耗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