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北非战局发酵 中国转投新兴石油经济体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1日 07: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利比亚战争像一面镜子,中国在中东、北非地区的石油利益地位清晰可见:中国石油在该地区掌握的利益,不能和欧美等国的相提并论。

  战争爆发伊始,中国四大石油公司多次表态,密切关注局势进程,甚至担心中国石油在当地的资产利益受到大的影响。中石油总部的一位人士日前表示,主管政府部门和集团高层已就当地局势及应对预案多次开会讨论。

  “无论这场战争结局如何,中国在当地的石油利益受到的影响不会很大。”宏源证券研究所石化行业研究员柴沁虎向记者表示。他指出,中国本身在当地的石油资产就不多,受到的影响也绝对没有其他利益资产大国来得厉害。

  2000年之后,中国石油企业才开始进入国际市场。而在此之前的一个世纪,英法美等国对中东地区早已垂涎三尺,纷纷占领桥头堡,成功蚕食这一全球高品质石油的盛产地。

  柴沁虎表示:“中国是国际市场的后进入者,得不到优质资产。”在新一轮的中东石油秩序洗牌中,中国究竟何去何从?

  剩下的“鸡肋”

  在利比亚,中国石油企业的区块利益并不大,主要是国内的一些钻井、勘探企业为跨国石油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而不真正拥有油田权益。

  目前为止,中石油在当地最大的油田开采项目,就是2005年中石油集团和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订的17-4区块勘探产品分成协议(EPSA)。相关的开采量不明。

  利比亚并非中东石油重镇。2009年利比亚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为58亿吨,石油日产量约160万桶(约24万吨),仅占当时全球石油贸易量的2%左右。

  利比亚也并非中国在非洲的关键战略根据地。根据渣打银行全球研究的统计报告,尽管中国进口石油的32%来自非洲,但是中国在非洲的全部进口贸易中,作为石油出口国的利比亚仅仅为该进口贸易贡献了27.04亿美元,占到中国从非洲整体进口量的6%左右。

  相比于利比亚而言,中国更大的石油利益,在更危险更动荡的地方。

  中石油早在2007年就进入了苏丹石油市场,而安哥拉成为中石化与中海油进军中东的战略要地。除此之外,中石油在阿曼、伊朗和伊拉克等地均有相当的油田资产。

  “无论是苏丹、安哥拉还是伊朗,都是国际石油巨头瓜分后剩下的‘鸡肋’。”柴沁虎表示,“这些地区潜在的政治风险很大。”

  中石油在伊拉克的遭遇很说明问题。1997年6月,中石油与北方工业公司组建的绿洲石油公司,与伊前政府石油部签订了艾哈代布石油开发生产合同。新政府上台后,合同被迫搁置,直到2008年11月才重订合同。

  “一旦战事升级,这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合同。”柴沁虎表示。可以想见,一旦利比亚战事蔓延到这些地区,将对中国在中东为数不多的利益造成直接的影响。

  不过他强调,中国在北非中东地区获得油田所有权的很少,更多的是为跨国石油公司(IOC)提供服务,在工程、勘探、钻井等环节,“帮别人打工”。

  “除了政治风险之外,这些地方开采条件不好,经常会‘钻干井’,就是井下没发现油。”柴沁虎表示,“不过即便战事扩大到北非中东的其他地方,对打工者的影响也很有限。”

  《红线协定》和美国砝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中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达50%的情况下,在海湾和中东,50%的石油资源国里面没有中国的油田。

  沙特阿拉伯是中国长期以来最大的供油国,但中国在沙特阿拉伯不拥有任何油气资产。根据渣打银行的报告统计,中国从非洲进口石油量排名靠前的五个国家中,只有在安哥拉和苏丹有自己的油田资产。

  这种局面,在近100年前欧美各帝国围绕《红线协定》展开纷争时就已经注定了。1928年的《红线协定》,是英国和美国的石油公司为了瓜分中东石油资源而达成的第一个协议,是英、法、美、荷在奥斯曼帝国内争夺石油权力的妥协。

  二战后,美国进一步加大对中东石油的开发和控制力度,最终取缔《红线协定》,建立符合美国全球战略的中东石油新秩序。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则为美国的国际石油秩序话语权增加了砝码。

  “中东的石油版图很早就已经画好了,在国家石油主义的推动下,石油大国和国际石油巨头的利益空间已经区分,剩下的没有多少可以给别人。”柴沁虎说。

  而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石油企业就在夹缝中生存,他们更多的采取牺牲利润的方式,努力在中东所剩无几的版图上站住脚跟。

  2009年底伊拉克内阁正式批准了BP与中石油联合开发伊南部鲁迈拉油田的协议。尽管中标方乐观认为其产能可以达到285万桶/天,但是竞标获得的每桶的超量产额报酬只有每桶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