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搜狐CEO张朝阳谈微博:及时准确独家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4日 10: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图片来源:中国企业家网摄影:王卓)

  做企业要发挥所有的优势,就像上战场打仗,有武器就要用。在搜狐,有我这个出名的“武器”,那我就用呗。微博时代,其他媒体保证首发权,不限制微博首发是做不到的

  【中国企业家网】在微博直播汪小菲、大S婚礼而遭炮轰后,张朝阳出面说话了。近日,这位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做客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栏目,就此事进行了回应。同时,作为搜狐微博的“带头大哥”,张朝阳开始思考事件背后的媒体生存之道。

  影响力是件武器

  “现在是个‘微博控’,一天到晚不停在发,最多时每天近100条。”节目现场,张朝阳主动晒“功课”。除了亲自发微博,张朝阳还不断拉名人落户搜狐微博,认真程度一如戴着记者证参与北京奥运报道之时。

  名人总是与人们的饭后谈资密不可分,而报道者总免不了“八卦”之嫌。张朝阳不介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相反,他认为“八卦”背后,恰恰是团队执行力的一种体现。作为微博攻坚战的重要环节,借力名人的带动效应进行二度圈地,成了各大门户微博战略的首要切入点。

  在张朝阳看来,做企业要发挥所有优势,包括自身号召力。回国创业初期,作为国内互联网的布道者,张朝阳接受过很多采访,名气也日渐上升。他发现,这是一种无形的优势。“就像你上战场打仗,有这个武器你就用,没有的话就用其他武器。在搜狐,有我这个出名的‘武器’,那我就用呗。”

  张朝阳注重名人效应,并以此为搜狐微博战略的发力点。“企业老总通过产品跟用户沟通,但明星通过形象、语言、风度与受众直接沟通,影响力非常大。所以我对明星很尊重,也很看重。”

  或许是留学美国多年的缘故,对于国人不愿承认重视明星的心态,张朝阳并不认同。“明星能出名,能对社会、公众有很大影响力。影响力就是牛,我就认这个。”

  微博时代的生存之道

  节目现场,张朝阳谈起遭汪小菲、大S炮轰一事。他坦言,他在婚礼当天对“禁止媒体报道”与“微博上传照片”并没有清晰的概念。“大家都在拍照,我问兰姐(张兰)可不可以拍,她说没关系,我逐渐觉得好像可以拍。”

  张朝阳认为,也许是台湾媒体拥有婚礼照片的首发权,自己的“抢拍”才被认为是“偷拍”。同时,张朝阳也讲出了自己的苦衷。“粉丝都等着呢,得为他们拼命工作一把,我肯定要冲到前面拍照发微博上。”

  张朝阳透露,误会发生后,曾考虑给汪小菲打电话。“但汪小菲肯定跟大S在一块,我说的话他肯定马上告诉大S,还是算了。”尽管如此,作为IT老兵的张朝阳还是从中意识到一个问题:微博时代,如何保证媒体的话语权?在他看来,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等同于半媒体。“其他媒体想保证首发权,不限制微博是做不到的。这个问题以前没提出来,大家也不知道。”

  不久前,日本3.11特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中国境内陆续监测到微量放射性物质。不少人担心核辐射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一时间传闻四起,甚至一度发生“抢盐”闹剧。曾主攻核物理专业的张朝阳在这一领域有不少人脉资源,在向业内专家反复求证后,他充分利用个人微博的半媒体优势,对所谓“国内核辐射危机”的传言进行了辟谣。

  对于民众在谣言之下表现出的恐慌,张朝阳感触颇深。“现在大家比较相信小道消息,反倒不相信官方消息。但是微博名人说点话、说得有道理,很多人都相信。”他意识到,即便是微博这种半媒体,在争取忠实用户和抢占战略制高点方面,及时、准确、独家仍是关键。

  “媒体要对大众负责,名人要懂得如何通过微博以及新闻去经营自己。”节目现场,张朝阳这样总结。

  为了再造搜狐,重新入世的张朝阳加快了奔跑的速度。从搜狐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大动作可以看出,张朝阳重返江湖时那句“不成功,便成仁”并非说笑。在二次创业的激情下,这个直言“本来微博没有新浪什么事儿”的人,正于再度发飙中重新发明自己。

  【札记】张朝阳:融资旧事

  做客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栏目时,张朝阳讲述了创业初期的一件往事。在回忆这段过往时,张朝阳用低缓的语速,将纽约街头一个无助的年轻创业者形象投射到观众脑中。成功只有1%的偶然性,99%来自坚持与专注,也许,这是张朝阳想表达的

  我回国后开始融资,当时国内没有风险投资的概念,我是第一个(提出这种概念的人)。我去美国(融资),没钱住旅馆,就住同学那,在那给各种投资人打电话。去年(2010年)回美国,路过曾住过的同学家,想起了融资的艰难。(那时候)每天电话打疯了,我走的时候,给他留了100美金做电话费。

  曾经找到过一个人,想让他给我投资,这个人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介绍的。但是我的商业计划很简陋,没什么东西,他觉得我的商业计划不够完备,想投资又不敢投,希望我再发展一段时间再来找他。

  (事实上)他不希望我这轮融到钱,因为我一旦融到钱就不会再找他了。他还问我是否有其他人给我投资,我上当了,告诉他有个老头在纽约高盛(集团),这个人想给我投资,还把这个老头的电话告诉了那个人。他刚好在纽约,就给高盛那个人打电话,约了一起吃午饭。说着说着就决定说:要不算了,咱们都别投了,让他(张朝阳)回去再发展一段时间,等回来了再投。他们串通好了。

  然后(高盛)那个老头让我去他办公室,跟我寒暄半天,问我中国发展怎么样了之类的问题。突然脸色一变说:我决定不给你投资了,我来告诉你电梯怎么走,你出去吧。当时感觉五雷轰顶,他不投资会起连锁反应,我很绝望。

  下了楼,走在纽约街头。那时没有手机,(在电话亭)排队,给波士顿的律师打电话。当时很着急,抓着电话不断问“怎么办”。后面排队的人说:你怎么打那么长时间?我就回头看着他,很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段让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也就为了融几万美元。

  后来,在我麻省理工学院那位导师和另外两个教授的坚持下,他们给我投了22.5万美元,这在当时相当于200万元人民币。我觉得,找到贵人相助是很重要的。真实是最省力的,从简单的角度说,人不要活得特别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