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消费调查频道 >

虚构原价 国美百盛等价格欺诈遭点名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10:1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继家乐福等被点名虚价问题后,国家发改委昨日公示数家存在价格欺诈的商贸企业,国美、百盛等知名百货零售企业均上榜。发改委表示,部分商贸流通企业存在优惠折扣价高于原价、返券促销价高于原价、不如实标示附加条件等价格欺诈行为,欺骗、诱导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严肃处理,责令改正,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

  涉嫌企业昨日大多表示不便回应,但也有叫屈者。记者调研后发现,联营扣点模式下,商品出厂价已颇高,而商品定价权掌握在厂商和代理商手中,令百货商场难以管理原价,更有品牌商直接更换条形码虚报价格等,从商品出厂到在百货店销售,整体产业链存在诸多价格管理漏洞。

  三类虚构原价遭点名

  在发改委昨日曝光的企业中,基本“罪状”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优惠折扣价、返券促销价高于原价”,比如上海市置地广场商厦有限公司在优惠促销卡迪娜品牌女鞋活动中,标示7.5折销售、优惠折扣售价每双576元,经查打折前实际原价为468元,优惠折扣价比原价还高出108元。

  第二种是“降价促销时虚构原价”,比如北京市百盛商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降价促销裳缇女衬衫活动中,标示原价每件1199元、8.5折销售,经查降价前原价应为1019元。

  第三种则是“预存金额促销时不如实标示附加条件”。比如武汉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宝丰路店开展促销活动,宣称预存50元抵200元,预存300元抵800元,未标明预存金额使用附加条件。

  发改委表示,上述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以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等有关规定,构成了价格欺诈行为,特别是优惠折扣价高于原价、返券促销价高于原价等违法行为。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就发改委点名企业联系采访,百盛、新世界等大多都以不便回应、还不清楚状况等拒绝接受采访。而国美电器一位官方人士对本报说,这只是个案,经过了解,武汉店4月份经历了重装,店面相关人员在发布上述促销信息时,疏忽了使用条款的说明信息,公司会对该店给予处罚。

  上海置地广场有关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在优惠促销卡迪娜品牌女鞋活动中我们是冤枉的,我们此前做过一次促销活动,该产品原价是700多元,经过此次促销活动后变成468元,之后我们又进行了另外一次促销,按照700多元的原价计算后,折扣价为576元。所以468元并非原价,而是上一次促销的价格。”

  百货业呼吁模式改革

  “我们服装制造企业的产品要经过代理商才进入百货店,计算上中间环节和百货店租金、扣点和人力成本等,一件衣服定价必须至少是成本的6~7倍才能保证服装厂有钱赚,这就会出现定价第一次虚高。”一位长期从事服装业的张先生透露。

  进入流通环节后,由于各个地区的经销代理商有所不同,因此加价也会不同,有时候会出现华东区和华北区价格不一定统一的情况。这会使价格第二次出现浮动。进入百货店后,品牌商给百货店报价,由品牌商自行制作挂在衣服上的条形码,由百货店制作全店统一价签牌。

  “一些不守规矩的品牌商自己会备一些单独的条形码,在刷价格时用自己备好的刷,与公开售价不同。这也会造成虚假价格。”一位百货业者透露,这会给百货店带来困扰。一家知名百货企业资深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打折季时促销幅度由百货店统一定,但原价究竟几何还是掌握在品牌商手中,在折扣一定的情况下,原价越高则品牌商获利越多。该人士还表示,百货店内商品太多,因此很多百货企业实行的是部类管理制度而非单品管理制度,因此即便百货店怀疑一些品牌商在作假,也无法在电脑里调到“原价”,且实在太耗费人力物力,故百货业者很难管也懒得管。曾经业内发生过一件原价1700元的衣服,由于品牌商营业员问题将“原价”虚高到3500元,最后参加百货店三折活动后,市场价为1000元出头的虚价事件。

  上述一系列的环节都能造成价格问题,百货业者大多表示,商场缺乏价格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相关法律对于促销和定价的规范也不完善,同时,即便是查处了一些不老实的品牌商,也无法杜绝。比如查到营业员有问题,百货店至多就是要求品牌商更换营业员,但这还是换汤不换药,虽然部分百货业者表示可以让不守规矩的品牌商撤离,但对于有些销量较好的品牌,百货店是“不忍心”让其离场的。

  “百货行业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模式,联营扣点之下,中国百货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就势必将定价权让给了品牌方,品牌商品进入到百货店经过种种环节后,为了更多利润势必加价、虚构原价,百货店也由于要扣点,无法痛下狠心将问题企业赶出商场,再次进入恶性循环,因此要杜绝虚假价格,得要整个行业进行模式改革,但这会有很大难度。”时富金融消费类分析师廉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