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博鳌亚洲论坛前任秘书长
拉莫斯 菲律宾前总统 博鳌亚洲论坛前任理事长
佟晓玲 外交部东盟大使
吴士存 海南省外办主任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武 红 新盟国际公关总裁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曹德旺 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
孙丕恕 浪潮集团董事长
主持人 陈伟鸿:
好,谢谢大家。谢谢各位,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今天《对话》节目的现场。
今天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在十年前,它是一个非常平静,又鲜为人知的小渔村。在随后这十多年的时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年的春天来自全球各地、世界各地的这些政要和精英,他们不顾舟车劳顿,全部都汇聚到这里,共同来探讨官户亚洲乃至全球命运的一些重大的课题。
十年的时间,从这里发出的声音也开始渐渐有了影响世界的力量,大家已经知道我所说的这里就是博鳌。
从十年前,三个亚太国家的政治家,他们的一些创意到今天我们看到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和达沃斯论坛和美国财富全球论坛齐名的三大非官方的论坛机构,也有人曾经这么说,在这十年当中,博鳌亚洲论坛用它自己的开放和创新赢得了世界。
今天的《对话》节目,我们就要和大家一同来关注博鳌亚洲论坛这十年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为大家请到了几位参与并且见证这十年的特殊嘉宾,我们先用掌声来欢迎他们,就在我们的舞台之上,欢迎各位。
好,首先我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位嘉宾,他是我们博鳌亚洲论坛的前任理事长,菲律宾的前总统拉莫斯先生,欢迎。第二位嘉宾是我们博鳌亚洲论坛前任秘书长,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的委员龙永图先生。第三位嘉宾是我们外交部东盟大使佟晓玲女士。还有一位嘉宾是我们海南省外侨办主任吴士存先生。欢迎几位。
几位跟博鳌都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其实他们之间的相识可能也跟博鳌有关系,每年博鳌亚洲论坛举行之际,也是我们这四位老朋友见面的时刻。
佟女士,您看到身旁的三位男士,他们的变化大不大?
佟晓玲 外交部东盟大使:
三位男士依然非常的神采奕奕,帅哥。
主持人:
风采依旧,帅哥是吗?
佟晓玲:
老帅哥。
主持人:
看来这个精神面貌在十年当中一直延续了下来,但是我们也得看看这三位他们细致入微的变化,我觉得好象十年前在认识吴先生的时候,您的头发没这么白吧?
吴士存 海南省外办主任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今天头发白了,当然没有博鳌亚洲论坛我头发也会白,但是可能没这么白。
龙永图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博鳌亚洲论坛前任秘书长:
拉莫斯总统能够长寿和健康的秘密,可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每次到这个博鳌来,都要打好几场高尔夫球。这是他长寿的秘密,年轻的秘密。
主持人:
博鳌亚洲论坛它这十年有的很大的一些变化,在你们的眼中,这十年来我们博鳌亚洲论坛有了什么样的一个发展和变化?
龙永图:
我觉得从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的成员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来,现在不仅仅有来自亚洲的,还有来自欧洲的,来自美国的,来自俄罗斯的,可以说全世界都在参与博鳌亚洲论坛的打造,也就是说全世界参与整个亚洲的发展进程。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亚洲的变化,从一个被边缘化的声音不是很响亮,很清晰的这样一个地区,逐渐成为一个能够在全世界发出一个比较响亮的声音,而且对全球具有影响力这样一个地方。
主持人:
好。
拉莫斯 菲律宾前总统 博鳌亚洲论坛前任理事长:
我想最明显的变化是,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起人,我们的愿景得到实现,就是要建立一个亚洲的大家庭,最开始有28个亚洲国家作为发起国,但是现在这个家庭逐渐壮大,我们整个大家庭的声音传向世界,用同一声音传向世界,一个亚洲大家庭的梦想已经实现。
主持人:
十年来我们这个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而且家庭成员的阵容也越来越强大,佟女士,在您的眼中,这个变化可以怎么来描述。
佟晓玲:
博鳌亚洲论坛这十年应该说是论坛的特色,不断增强的十年,是论坛的影响不断扩大的十年,而且应该说是论坛的分量不断加重的十年。
主持人:
吴先生您呢,博鳌亚洲论坛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或者是变化,可能您都看在眼里。
吴士存:
每年博鳌亚洲论坛,我的任务就是搞接待,提供服务保障工作。这十年,我们的感觉最明显了,就是论坛人气旺了,影响大了,全球的关注度高了。你现在每天早上打开电视,一看就是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关注。
十年前那个时候,我们是怕别人不来,只要你报名,只要交报名费就可以来;现在我们是怕人来得太多。
主持人:
现在门槛听说越提越高了。
吴士存:
今年报名的人包括媒体包括3200人,博鳌核心地区以及周围的十家酒店全部住满了我们的代表工作人员和媒体记者,人气非常之旺,这就是博鳌亚洲论坛十年后的影响力和魅力所在。
武红 新盟国际公关总裁:
我觉得其实可以用一个特别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说是一个奇迹。其实真的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一开始就是连一个logo,一本手册到一个网站,甚至于就是我们的slogen,叫倾听亚洲的声音,真的都是从2005年开始的。所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创造了一个奇迹,然后创造了一种亚洲和在全世界上这样一个影响力。
主持人:
只要你看这10年的博鳌亚洲论坛的发展,可能你都能从刚才四位嘉宾的话中找到许多的共鸣。在这次我们参加2011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时候,我就发现到处都贴满了一个全新的标志,这个标志其实是为了纪念博鳌亚洲论坛十周年而特别设计的。来大家一块儿看看这个标记。
这个标志非常特别,我们可以看到有个阿拉伯数字10。四位嘉宾你们在看到这个标志的时候,你们觉得它反映的是什么?它体现的是什么?
佟晓玲:
我首先看到这是一个太阳和月亮,然后呢又是我们一个地球。下面的这样一个横,我的理解是一种纽带,一种连接,一个桥梁,把亚洲与世界联系在一起,把我们全球联系在一起。
主持人:
有人说它像一个麦克风,这是传递亚洲声音的麦克风,把这个声音从我们博鳌传向亚洲,传向全世界,用佟女士刚才的话来说,这是一条纽带。在我看来,这也特别像一条微笑曲线,它也伴随着这10年当中亚洲经济的跌宕起伏,在博鳌这里划出了一个完美而漂亮的曲线。
其实我们今天在这里回望这特别的10年,我们不防就沿着这样的一条发展的曲线来选取几个特别的时间节点,让我们看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之上,博鳌向亚洲、向世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来,我们一块儿我来找寻第一个时间点。
(播放短片)
解说:
亚洲的崛起特别是东南亚四小龙的快速发展,曾经引起全球高度关注。但上个世纪后期,亚洲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金融风暴。金融风暴使亚洲各国认识到,亚洲需要构造一个会聚政商学界精英的对话平台,共商应对亚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计。
环顾全球,世界各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已相继加快区域经济合作步伐,欧盟和欧元区的合作不断扩展深化,美洲、非洲都相继成立了统一组织,亚洲遂有东盟十国、10+3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多种机制。但相比之下,区域合作仍相对滞后。作为亚洲自我身份觉醒标志而被载入史册的万隆会议,已经过去快半个世纪,亚洲一体化进程荆棘丛生,不尽如人意,即将跨入21世纪的亚洲,正需要这样一个汇集亚洲声音的机会。
主持人:
回溯到2001年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短片当中传递出的这种紧迫感。我想问问在我们现场的几位朋友,他们是不是也有特别的感触。
张燕生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
2001年是我们亚洲人走出危机,走向未来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当我们亚洲人走出危机的时候,我们共同想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刚才我们看的标志,它的那一横,在我看亚洲上面的一横,它实际上代表了我们亚洲一体化的启程,也就是我们通过这种亚洲的金融危机,我们感觉到我们是亚洲是在一个船上,我们只有同舟共济,我们才能够走向未来,这个船的启航是从2001年开始的。
曹德旺 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
在这10年里面,我们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固定资产增长了十几倍下来,真正成为一个跨国集团就在这个10年里面。因此我认为去年亚洲在这里的时候,一个是就比较信仰的地方。第二点呢,因为2001年这里,2002年遭遇反倾销,那有人来问我是不是因为反倾销就加入世贸以后,你跟人家打了这个官司,我跟人家讲不是,如果没有加入世贸才倒霉,美国人根本就不要跟你打官司,叫你回去就可以了,正因为有这个平台,我才可以跟他扯皮。
主持人:
我们才有自己发出自己声音的这种机会和可能。
曹德旺:
对。
龙永图:
博鳌的10年,正好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0年,博鳌成立那一年,2001年,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那一年,所以那个时候我记得在博鳌成立大会上,在2001年,当时我是作为这个午餐会的演讲嘉宾,当时谈的题目就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
主持人:
类似的午餐会的主持演讲,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很深。
龙永图:
对,我觉得那个时候正好是中国入世谈判结束的前夕,成立大会上的话,我做的主题演讲会主要给大家一个信息,当时的话是很明确地向整个参会者传达了中国愿意更加开放的这样一个意愿,这是这样一个中国入世的大背景,也向当时的参加成立大会的与会者说明了为什么中国政府会积极地支持,拉姆斯总统和他的高级同事们能够作出这样一个倡议,所以这个背景应该是很重要的。就是说有一个开放的中国,它是愿意接纳一个亚洲的经济平台,设计到自己的国土上,我认为这一点的话,没有这样一个大的背景的话,我们也比较难下那么一个大的决心,因为当时中国确实还没有在自己的本土上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的经验,也没有这样一种先例。
主持人:
既然提到了这个2001年我们要打造一个博鳌亚洲论坛,我们就必须要把这个话题交给拉莫斯先生。
拉莫斯:
1998年的时候蒋晓松先生联系我,因为我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是好友,我们在菲律宾马尼拉相聚,要决定会址所在地,蒋晓松说他知道一个好地方,在海南省博鳌可以做会址,是琼海市的一个小渔村,。我们到了这个地方,发现很漂亮,25公里长的海滩,比夏威夷还要好。所以过和朋友们决定把博鳌作为会址所在地,于是就签了马尼拉宣言,一致通过把亚洲论坛的会址设在博鳌这个地方。
佟晓玲:
在2001年的时候呢,我在我们驻菲律宾大使馆工作,做政务参赞。我记得在2001年的下半年的时候,蒋晓松先生就到了菲律宾,他呢通过大使馆希望我们帮助他安排见一下拉莫斯总统,跟他商讨一下博鳌年会的事情。
主持人:
那个时候已经知道有博鳌年会这样一个平台了,只是在选址当中。
佟晓玲:
当时我记得我陪蒋晓松先生去拉莫斯总统的办公室,我们去见面以后,他们就在商谈第二年这个年会怎么开,那么理事会大概怎么组成。所以说从博鳌论坛的初始的阶段,我本人也参与了一些,也见证了它这种出生。
主持人:
同样在这年,我们看到中国也启动了和东盟自贸区的谈判,所有这些举措,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我们在加快融入世界的脚步。
龙永图:
当时中国入世以后,我们中国政府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开始和东盟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当时上面也让我率领中国代表团开始和东盟的自贸区的谈判。当时就感到中国入世以后,中国政府一个很强烈的愿望就是要使我们周边的国家,特别是亚洲的国家,能够和我们中国一起分享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分享我们中国这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地位当中得到上升以后所获得的一些成果。所以中国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也就说希望能够走一个亚洲区域经济的一个合作的一个道路,这个合作的道路到底怎么走,当时大家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博鳌亚洲论坛初期,我们一直在探讨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到底是应该怎么走,它和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什么不一样,和非洲有什么不一样,亚洲的话,它的这个应该说,它的多样性非常突出,不但它的历史、文化、宗教,这个发展阶段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比欧洲来讲,差异性大得多,所以确实要探索一条具有亚洲特色的这样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孙丕恕 浪潮集团董事长:
谁想说大家在对融入这个世界也是期盼的,当时也有些紧张,有些忧虑。比方说大家说首先说这个关税会逐步取消,甚至削减到零,那大家就感觉说取消关税之后,原来咱们历来说成本的优势,这个政策的壁垒是不是就消失了?这是大家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很多的幼稚的这些产业,或者还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这些产业,会不会叫国外的企业进来之后,彻底就打垮了,但经过这10年下来之后看,我们担忧的这些事,逐渐经过实践,经过自己努力,都得以解决了。
比方说我们信息产业说现在关税是零,也没人问问题。说我们现在很多低级的产业现在走向世界,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
其实就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紧密地合作和共赢的进程当中,我们看到博鳌亚洲论坛也正在发挥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不妨沿着这条曲线,继续来寻找下一个时间坐标,这就是2003年。来回顾一下当时的背景。
(播放短片)
解说:
2003年9月10日至14日,WTO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由于各方在主要问题上的巨大分歧,会议无果而终。多哈谈判并不乐观,全球化推进遇阻。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强劲活力,加上入世后市场的热议开放,为亚洲区域内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主持人:
2003年,多哈回合会议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好像是我们全球化的进程要稍稍地受到一些阻碍了,不再像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的畅快。但是在2003年,我们注意博鳌亚洲论坛设定的一个主议题却是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当时为什么会定这样一个基调?
龙永图:
我刚才特别强调的,亚洲的这个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确定了亚洲如果是要在区域经济合作当中取得一些成就的话,必须把双赢共赢的理念,作为整个亚洲合作的一个主旋律。所以当时我们和拉莫斯总统,还有博鳌理事会研究,说应该把亚洲寻求共赢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永恒的主题。
说老实话我们博鳌亚洲论坛开始并不是很顺利的。从2003年1月份我接受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当时我们决定要4月份开会,后来大家知道2003年出现了非典,不要说博鳌亚洲论坛这1000多人的会议开不成,连几十个人的会议当时都不让开。但是的话,当时我们一直在想,既然我们博鳌亚洲论坛要发出声音的话,我们就一定要想点办法。所以我记得我们在非典最盛行的时候,我们在北京的亚洲大酒店举行了一次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会议,所有的参加者都戴着口罩。这个中方的代表当然戴着口罩讲话,外方的代表的话是完全用视频来参加会议,所以当时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
张燕生:
应该讲2003年从亚洲的一体化,比如说我们说10+3,中国和东盟的一体化角度来讲,应该讲也是一个起步的一年,因为2003年是中国和东盟FTA早期收获启动的一年。也就是我们会发现我们亚洲人走的这个一体化的道路和西方和欧洲是不一样的。我们走的是一个由易到难,也就是说它是一步一步渐进的来推动我们亚洲经济的一体化。我们从2003年的早期收获,然后到2005年推动我们货物贸易的开放,然后到我们后来推动,我们逐步推动我们的服务业和投资的开放,然后到2010年全面启动我们的这个FTA自由贸易协定,你会发现2003年实际上是我们的亚洲经济从一盘散沙开始,一步一步建立我们经济,我们的社会,我们对于我们的这种民众的共识,这种凝聚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
主持人:
我们看到在2005年的时候,博鳌亚洲论坛首次发布了一个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报告,有人说这是代表我们一体化发展过程当中一个最强音,拉莫斯先生有话要说。
拉莫斯:
说到亚洲一体化,我们有东盟自贸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些都是一体化的趋势,都是亚洲合作的基石,我们最重要建立一个和谐的亚洲大家庭。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东盟在过去的44年当中,我们一直在促进彼此间的合作,最初东盟只有5个国家,现在有东盟十国。我们有东盟+1,就是加上中国;有东盟+2,就是再加上日本;东盟+3,就是再加上韩国。而通过这样一体化的趋势,中国、日本和韩国之间也增强了合作,建立了一个更自由的经济一体化规则。现在我们有东盟+4,新增了印度,印度也很有兴趣在自由贸易上与东盟进行更多合作。
龙永图:
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注定是一个非常复杂、漫长的这样一个进程,所以有必要把这样一个历史记载下来。
主持人:
所以这就是报告出台的一个原因。
龙永图:
就是要出台一个报告,记录每一年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当中,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起的每一点成就和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认为这是有意义的。
主持人:
那怎么来体现这个双方的权威性呢?
龙永图:
所以当时我们在这个亚洲开发银行这个支持之下,就开始搞这个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报告,当然我们也得到了达沃斯论坛的一个启发,因为达沃斯论坛搞了那么多年,它一个非常成功的一点就是,它每年要发表一个这个国家竞争能力报告,就是甚至排名。后来变成这个达沃斯论坛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影响力的一个出版物,所以当时我们觉得这个博鳌亚洲论坛,除了成为一个这个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后,还必须成为一个智库,对全球有影响力的这样一个治理支撑机构。所以从我们的这个宗旨来讲,发表这个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报告的话,应该说顺理成章的。
佟晓玲:
从博鳌论坛成立这10年,我们有一个数字,就是亚洲对世界经济总量的贡献,从29%上升到35%,那么在10+1的自贸区建成的这个过程当中,10+3国家,也就中日韩加东盟十国,也在进行东亚自贸区的研究,我们叫关产学的三个方面的研究。
那么特别是在去年的10+3领导人会议上,我们10+3领导人决定要加快这个东亚自贸区建设的步伐,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尽快达成协议。如果说10+1自贸区再加上10+3自贸区的话,那么在亚洲来讲,我们的自贸区就会联成一体,所谓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应该说就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目标。
主持人:
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会受到什么样的新挑战呢?我们接下来再看一看下面这一个时间节点。
(播放短片)
解说:
2006年7月,WTO总干事拉米宣布,如期中止多哈回合谈判,自2001年11月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旨在促进削减贸易壁垒,通过更公平的贸易环境来促进全球,特别是较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使得全球的贸易体系严重受损,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会阻碍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而这一年又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五个年头。入世的过渡期结束,中国进入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主持人: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2006年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当时的这个背景之下,对亚洲各国都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挑战。龙先生还记不记得,在当年我们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大家谈论最多的是什么?
龙永图:
当时确实出现了这个多哈回合谈判这个受阻的这样一个对全球贸易体制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观察这个,这个全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合作的这个互动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当这个多边贸易体制受到挫折的时候,区域贸易集团的发展就很快,而且的话,区域贸易的一体化进程,有时候会倒闭这个全球贸易体制的进展。就像是在这个1993年的时候,当时乌拉圭和我谈判碰到了很大的困难,当时乌拉圭和我谈判可以说面临着夭折的时候。当时的话,在西雅图举行的这个亚太经和组织的首脑会议,那次首脑会议上,美国、欧盟还有包括亚太的一些国家都提出来,如果是这个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个谈判不能再继续进行下去,那么我们可能会甩掉世界贸易组织,甩掉多边贸易体制,我们搞自己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所以当时的话,应该说对这个世界贸易组织很大的冲击,倒逼世界贸易组织很快地进入乌拉圭达成这个协议。所以这个多哈回合的这个进程遭到了挫折以后,将对整个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应该说起到了一个刺激和推动的作用。所以我觉得那一年的会议的话,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谈得比较多,大家觉得即便是这个多哈回合谈判彻底失败,天也塌不下来,我们还有这个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这样一块地,这样一片天,我们还可以撑起来,所以当时的话,对于这个全球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应该说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
佟女士当年是在外交部的亚洲司,主观这个博鳌亚洲论坛,你记不记得当年大家对于未来更广泛的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他们有信心吗?
佟晓玲:
我们那一年的分主题就是叫"新挑战",就是新的机会。因为当时多哈回合谈判遇到困难,亚洲的经济一体化又在不断地发展,亚洲国家应该在怎样的一个平台上来寻求共赢跟合作呢?我们要寻求新的机会。那一年我觉得大家是带着一种期待和期望,所以对论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当时当然也有一定的困惑,因为整个在世界的范围来讲的话,贸易谈判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等等便利,不是很顺畅,我们又面临着当时的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常盛行,所以亚洲怎么样寻求新的机会。当时我记得我们给领导人起草讲话稿的时候,也是带着这样的一种主题思想,就说在这个舞台上发出怎样的一种亚洲的声音。在这个舞台上,把怎样的一个中国展现给世界。
主持人: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个时间节点,其实很多人可能也都能想得到,这对于亚洲国家,或者说全球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过程当中都有着重大影响的时间点,那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我们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2008年秋天,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2009年,全球经济一片阴霾,亚洲和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出口锐减、失业率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挑战。农村、贫困、环境、资源等各种问题交织的社会矛盾更为凸显。当时,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对当年世界经济形势做出悲观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将下降0.5%至1.5%,其中发达国家下降3%至3.5%,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世界经济下降1.6%,世界贸易量下降9%。
主持人:
似乎从那一刻开始,一种悲观的情绪开始弥漫在经济领域,无论是在亚洲或者是在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2008年的那一刻,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不是觉得一个冬天突如其来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孙丕恕:
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后,大家都是历历在目的,首先的感觉是恐慌、恐惧,再加上在恐慌恐惧下带来很多投资的下降,在我们这个行业里面,IT支出大幅度减少,IT建设的投资在下降,对外贸易,对外出口、对外进口本身也在下降。
主持人:
当这场危机到来的时候,是不是也给我们的博鳌亚洲论坛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和考验。大家在原来一直提倡共赢的基础之上,是不是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龙永图:
整个那次会议的基调我认为还是积极的、乐观的,因为大家觉得这一次金融危机虽然是对亚洲来说有重大的冲击,但是对亚洲带来的机会可能更大,实际上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全球经济的一些格局,因为随着这一次金融危机对西方国家的一些冲击,所以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当中以后,在受到一段短时间的冲击以后很快反弹,应该说新兴经济体利用了这一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对比。
主持人: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2009年年会的一个主题,就是"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其实这一届年会的主题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大家可能都没有想到,最先提出复苏声音的是出现在亚洲,所以全世界都非常关注这样一个声音,是不是这个主题的提出也意味着在全球范围来看,我们经济复苏率先出现在了亚洲?
龙永图:
当时全球已经非常清楚了,亚洲特别是中国率先出现了复苏。但是当时我们中国也好,亚洲的领导人还是非常清醒的,我们这次复苏并不是简单的从过去的经济增长往更高的经济增长的台阶来走,而必须实现一种绿色的复苏,就是在一个能够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这样一些最根本的原则的指导之下实现复苏,这次复苏不仅仅是在数量上是一个复苏,而且在质量上也是一个复苏,就是说整个改变了,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讲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这样一个结构。
武红:
我有一个感触就是,当初我其中负责有一个金融方面的议题,那个时候欧美的企业,像一些投行,很大的投行,他们是非常悲观的,但是反而是亚洲的,中国的这些企业代表都非常有信心,我觉得这形成了特别大的一个差异。所以我觉得结论还是说美国的这个金融危机当中,亚洲,特别是中国真的是企业,我觉得他们没有失去信心。
曹德旺:
我是自主品牌,自己设计,现在我们给人家设计汽车、火车玻璃,是自主品牌,自己设计的,我4月份,就是明显在2009年4月份开始就能恢复,到下半年经常就没有办法完成。这次亚洲的复苏我认为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国政府在绿色发展上面、讨论民生福利方面大量资金,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飞机这些钱,拉动了大量的经济,为世界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持人:
现在从三亚到海口也有高铁了是吧?吴先生,40分钟可以到?
吴世存:
我今天在来《对话》之前就是从三亚坐高铁来的。
主持人:
其实这也是我们在复苏过程当中的一个建设项目,孙先生,你们公司复苏的迹象和表现,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孙先生:
实际上说我们是从3月份开始进行复苏了,2009年的3月份,刚才我很同意张所长这个意见,实际上这个使用权体系,实际上自有品牌的企业复苏就会快一些,幅度就会大一些。我们在2008年年底,2009年抓住这个机会,成功收购了德国奇梦达研发中心,使我们进入金融电路设计这个链条,这也是我们抓住了这个金融危机中的机遇,来强化了我们的研发机械,强化了我们的能力,我们进入云计算时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主持人:
在这一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其实还有一个创举得到了大家的关注,那就是我们首次提出了E11(11个新兴经济体)的研究,我们发布了新兴经济体发展2009年的年度报告,是不是现在我们博鳌亚洲论坛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再局限在亚洲了,我们现在要开始关注全球了?
龙永图:
应该说这也是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以后,博鳌亚洲论坛对新的格局做出了一种反应。因为这次美国开始的这样一次全球经济危机的话,在体制上最大的成果就是出现了G20峰会,G20峰会实际上是在过去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七国集团只不过是把中国、巴西、印度作为对话国,邀请来参加七国首脑会议,应该说地位还不是很平等。这次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也发现,如果没有像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参加的话,全球经济的决策肯定是不平衡的,而且是不可能实现一个有效的全球经济的决策进程。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G20峰会在原来的G20财长会议的这样一个基础上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引起全球关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说,G20的代表性显然比过去G3要大得多了,所以博鳌亚洲论坛就突然想起了一个非常奇妙的主意,就是说如果我们要研究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的趋势的话,最好研究一下在G20当中的十一个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趋势,所以把这个当成一个整体来看。这样实际上就说明博鳌亚洲论坛视野已经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扩展到全球的发展中国家的关注。
主持人:
我们看到博鳌亚洲论坛的视野越来越广泛的时候,其实从博鳌发出的亚洲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倾听、所认可、所接受。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大家对于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的博鳌亚洲论坛,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评论,我们一块来看一看。
(播放短片)
解说:
中国博鳌逐渐取代达沃斯之势--俄罗斯《权力》周刊;相对于达沃斯的寒冷和阿尔卑斯的高山,博鳌向太平洋的广阔海洋敞开着--日本前首相中增根康弘;博鳌十年,亚洲无可复制的符号--中国某知名企业家。
主持人:
其实评价有很多,我们在这也许并不全面地收集到了一些评价,不过给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很多人现在开始拿博鳌亚洲论坛和达沃斯论坛来做比对,我不知道你们几位作为全程参与了十年博鳌亚洲论坛的见证者、参与者,你们觉得如何?
拉莫斯:
不应该拿博鳌和达沃斯比,他们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博鳌论坛相比达沃斯论坛有两个比较大的优势,一个是环境的优势,博鳌和达沃斯的环境不一样,如果我们把亚洲论坛放在北京,或者中国北方的其它省份,不一定会这么成功。因为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选择了海南这个地方,拥有优美的会议环境,所以才会吸引这么多人来。第二点,博鳌论坛对于亚洲包括亚太地区,以及亚洲大家庭的其他成员,他们现在很欣赏我们的价值观,因为我们更谦虚、更善于学习,更愿意帮助左邻右舍,把亚洲变成一个大家庭。
龙永图:
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博鳌这十年的话,我想中国的一句成语"水涨船高"比较合适。过去十年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大潮不断上涨,所以在这个大潮上涨的进程当中,在潮水当中、河流当中博鳌亚洲论坛这一叶扁舟也越来越行驶得更快,而且越来越大,至于它和达沃斯,虽然很难预料博鳌和达沃斯将来怎么竞争,但是由于我们是在一个水涨船高这样一个时代里面看到博鳌亚洲论坛的成长,而达沃斯所依赖的经济,大家都知道它走的方向可能不会像亚洲发展那么快,所以我相信博鳌亚洲论坛是可以和达沃斯进行一个友好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我觉得很大程度取决于它所关注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
主持人:
今天当我们共同来关注博鳌亚洲论坛这十年的发展之路的时候,我们也特别通过腾讯微博在和更多的网友保持着互动,现在不妨我们来选择几位网友,他们的想法提给我们现场的嘉宾,好,我们来看看,微博墙上有什么样的问题呈现。
请问龙永图先生,您能否用一句话来总结一下这十年的历程,有没有遗憾之处,您正在做或最想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龙永图:
我当了八年的博鳌亚洲论坛的秘书长,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这十年的历程,我就感到这十年说明了一个真理,就是要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顺其潮流,博鳌论坛之所以能够达到今天的水平,或者说我在这八年当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主要就是中国经济、亚洲经济的大势很好,如果你顺势而行,那么你就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所以我觉得我很幸运。
主持人:
留有遗憾吗?
龙永图:
我觉得总是有遗憾,正像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也会出现一些曲折的话,应该说我们在整个博鳌亚洲论坛的发展过程当中,怎么样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民间的作用,我们还需要进行探索。
主持人:
现在您的身份有了一些转变,所以刚才这位微博网友也在问你,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龙永图:
我现在已经离开博鳌亚洲论坛了,我希望博鳌论坛越做越好,祝福它。
主持人:
最想做的就是发出祝福。
来,继续看看下一位微博网友会提什么样的问题。这位朋友是问拉莫斯先生的,他说作为发起人之一,您现在看到和当初美好的愿望相比,有哪些目标完成了,有哪些目标没有完成?
拉莫斯:
我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提到,要建立一个亚洲的大家庭,这是博鳌论坛的一个原则,并且这个亚洲的大家庭要不断扩展。我们现在的家庭成员包括了全世界的成员,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个目标。我不认为我们有没有完成的工作,只是还有些事情要继续推进。达沃斯是1962年建立的,而博鳌论坛才有十年的历史,无法和达沃斯论坛相比,所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主持人:
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没有做成的?
龙永图:
穿着短袖和裤衩来开会。拉莫斯总统几年前就跟我建议,说既然有博鳌这样一个常年温暖的地方开会,为什么要开着空调,然后开着正儿八经的西装,打着领带,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穿着短袖、穿着短裤衩,热带的裤衩。
主持人:
开一个低碳的会议。
龙永图:
然后不开空调,来开这种绿色的会议,他的这个建议对我这个秘书长来讲简直是太难了,因为我实在是不敢反这个潮流,不能请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穿着短袖和裤衩进我们的会场,我说这一条,我虽然很尊重他,但是这一条我实在不能答应他。我觉得这个建议从长远来看,既然我们说是绿色的会议,我觉得还是很值得研究的,值得考虑。虽然我现在不干这个秘书长,但是我觉得将来的秘书长也许会比我更加开放一点。
主持人:
对于博鳌亚洲论坛来说,未来一定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当我们这四位见证了这十年的朋友坐在这里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告诉大家,你们眼中未来的十年博鳌亚洲论坛会有怎样的一个发展?
佟晓玲: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吴世存:
十年后世界的政治家和企业家,都以自己参加过博鳌亚洲论坛而感到荣耀和自豪。
拉莫斯:
大家知道我原来是一名工程师,我希望将来在中国和菲律宾之间能够建立高铁,我将对此不胜感谢。
龙永图:
我希望今后博鳌讨论的题目更加贴近老百姓,让老百姓对博鳌讨论的问题更感兴趣。
主持人:
我相信四位的憧憬可能也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声,大家可以留意一下我们今天现场的设置,我们特别把博鳌2011对话写在了一片大海之上,正像刚才佟女士所说的,这样一片广袤的大海,它可以创造无限的可能,未来的博鳌亚洲论坛将会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在未来的十年当中共同去寻找、共同去感受,在这里再一次用掌声来感谢十年来为博鳌亚洲论坛做出过贡献的每一个人,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精彩汇聚在这样一个关乎亚洲,关乎世界发展的更好的平台之上。
好,谢谢大家,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