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2日 17:0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
中国网络电视经济台北京综合报道:(记者 周红艳)近日以来,备受关注的巨量地方债问题的影响正在持续发酵。
今日银行板块大幅下跌,市场人士指出,目前逾万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坏账、呆账正在逐步的浮上水面,这必然导致二级市场银行股大跌不可避免。
所谓地方债券,是相对国债而言,以地方政府为发债主体。我国债券业也往往把地方企业 地方债发行的债券列为地方债券范畴。而所谓地方融资平台,是指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成立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这类公司从银行取得的贷款,称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形成了地方债的一部分。
央行:考虑发行市政债券清理
央行1日晚间公布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介绍了其2008年以来对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而根据央行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由此估算平台贷款规模的上限大约为14.4万亿元。
这份报告在披露这组数据的同时也警示了巨量地方融资在运作中的风险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并表示,央行正“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
银监会:摸底是真 重组债务不现实
5月31日晚,有外媒称,中国监管当局准备清理2万亿至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
报道称,此举是监管部门改革地方政府负债严重的一部分计划,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部分不良贷款、银行将承担一些损失、同时也将把那些原先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项目向民间投资人开放。
不过这种说法未被证实,今日银监会、发改委有关人士都对媒体表示未听说过此事。
就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其微博中发表看法称,目前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情况异常复杂,除了从银行贷款外,还通过理财、信托等业务融资,资产结构差异比较大,用单一的方式如资产重组或剥离等清理债务并不现实。所以,单一由银监会“接手”重组债务的传言显然听起来不大现实。郭田勇认为,目前有关于地方债务清理的猜测恐怕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短时间内是不大可能会提到操作层面上来的。
引入民资可解地方融资困局?
其实,并不是整肃清理了地方债,就意味着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2011年到2013年期间,大量地方债将进入还款期,地方每年须还款1万亿。债务风险面临集中爆发。地方债的淡出或将为地方政府融资带来新的问题。
郭田勇认为,目前开始承认部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确实存在问题,并进行一些讨论,寻找最优解决方案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无论采取何种方案,必然会形成一定的损失,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将来应该采取什么方式,首先应该探讨的是:如果形成损失,是否让银行承担,或者也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一部分损失。
有专家表示,“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宜将部分纳入预算内开支,来和金融体系的相关责任机构分担化解风险,但前提是债务雪球不能继续滚下去。”为了应对地方债所留下的财务缺口,许多业内人士纷纷提及了倡导已久的“市政债”。有权威人士此前已经吹风,由地方政府作为借款人的“市政债”,将在2012年开闸。央行昨日也在《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证实了这一说法。
另外,在地方债务逐步偿还清理之后,地方政府要融资渠道应从何来?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后续问题。在这轮有关于地方债务清理的讨论中,有一个观点就是清理地方债之后,地方政府或许将更多的依赖于民间投资,那么之前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案就有望在这样的一种需求下放松。
不过,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似乎并不被人看好。许多专家表示,引入民资的前提是各地政府财政制度必须首先实现应有的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