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地方债或重启 央行谋地方融资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7日 18: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全国掀起清理地方政府债风暴的同时,央行对建立地方融资风险对冲机制的意图,也逐渐明晰起来。6月1日,据银监会相关人士透露,监管当局准备清理2万亿~3万亿元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并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部分不良贷款,银行将承担一些损失,同时,将把那些原先限制民间投资的开发案向民间投资人开放。

  市场化融资新路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压力越来越大,风险不断积聚。从融资模式上来看,这种压力目前完全由央行来承担。因此,在很多的场合,央行高层的意图是希望能在融资机制上进行变革,让地方政府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融资,而非仅仅局限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上。”银监会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央行也在探索减压途径,既要保证地方政府的融资,同时又要能预防风险。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金融高端讲坛上透露,希望地方债发行以代替地方融资平台为地方融资的意愿。“与其允许地方政府变相借款,还不如允许它发债,同时金融市场来给它定价、确定风险。”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解除省级及市级政府机构出售债券的限制,是央行建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对冲机制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地方政府融资途径由单一银行信贷方式转向市场。“在去年公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数据中,银行有严重问题的贷款比例占商业贷款的23%,合计为1.77万亿,如今这部分贷款资金风险全部‘背’在了央行身上。从风险和自身减压的角度来看,央行都有必要将风险的承受主体分散。”

  刘煜辉认为,市场化的模式将是今后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出路,重新启动发行地方债的说法无疑就能说明这一点。“在市场化的运行中,机构或者家庭要购买政府债的话,需要掏出真金白银,这就能最快地推动地方政府融资的阳光化、透明化。相反,对于地方政府来讲,要想拿到融资的资金,也必须接受市场的监管和约束。”

  “此外,从资金的运用效率上比较,通过打包剥离来清理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方式成本较高,也不如走市场化途径。”刘煜辉说,种种迹象表明,央行至少在对地方政府融资的新路径作出尝试。

  地方债代替平台贷?

  在银行相关权威人士眼中,地方政府融资贷款走市场化新路径还要面对许多问题。短期内,地方债不可能代替平台贷。

  “在工行地方政府贷款中,主要依据的条件有三点:财政实力、政府级别和还款能力。从贷款的分布上来讲,工行对于市级政府的贷款要相对多一些,尤其是政策导向型经济开发区,类似天津滨海新区那种。”工行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8年以来,工行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谨慎了许多,大多是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风险相对较低的。

  对于地方政府贷款走市场化路径一说,上述工行相关人士认为会涉及到很多细节。“地方债一旦开闸,可能地方政府又会陷入无限发债的局面,这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与此同时,他还认为,地方债的销售面向家庭还是银行间市场也无疑是一个关键问题。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将这种债券发行至家庭还不太现实,因为家庭的信息获取能力远不如银行。对家庭兜售地方债不如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然而,在银行体系内,购买地方债的收益远远不如放贷。从收益的角度来看,银行不会愿意去买这种债券。”

  他告诉记者,银行贷款资金占银行资金的比例达80%~90%,如果10%的贷款转化为债券,都将使当前债券市场的规模翻一番,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并不高。

  另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就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而言,银行在谨慎的同时还是持乐观态度。与以前银行贷款风险相比,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还是可控的。同时,政府的信用相对可靠,风险是隐性的,并有对应的资产作抵押,所以还被银行看作“香饽饽”。

  该人士表示,地方政府在贷款时,并不是政府求银行,而是银行通过营销向政府贷款。“银行里有人经常开玩笑说,‘贷款是用酒喝出来的’。”

  “地方债可能会缓解地方政府当前资金紧张的局面,但是到底如何操作,涉及到国家、地方政府及银行等多方的博弈。”该人士认为,短期内,以地方债代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做法不会大规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