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草药在欧盟市场失策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09日 15: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财经》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陈弘 哈维尔?比萨

  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呈现逆转迹象,欧债危机阴霾不散,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使得全球对核能的推进回旋质疑。一切都表明,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时代,财富和影响力的分布正在快速变化。中国经济的崛起越发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的海外拓展之路会不会因为其经济影响力而改变?

  今年五月,欧洲传来消息,根据2004年出台、近期刚刚实施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以下简称“指令”),凡未经注册的植物药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中国中药由于无一例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在欧盟的注册程序,将全盘撤出欧盟药品市场。

  这一消息无疑对具有千年中草药渊源历史的中国是一个沉重打击。虽说中药大规模进入欧洲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欧洲植物药市场却有七百年的历史,中药流传欧洲民间也过三百年,中药一夜之间却变成了非法药物。

  中药在欧洲遇阻,恰恰给了大型跨国西方制药企业一个良机。显而易见,在《指令》的制定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中草药专家参与,多数适用了西药的注册方式。热爱和同情中医的人们,可能认为《指令》是欧盟保护主义的一种手段,甚至认为是欧洲抗衡中国经济发展的策略之一。

  欧盟植物药市场规模远远超过百亿欧元,流通的植物药多达1200多种,占全球40%的份额,平均60%以上的欧洲人使用过植物药。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药出口额仅为1.37亿欧元,其中注册难度最大的中成药出口额只占7%,在欧洲市场份额小于0.5%。应该说,《指令》的实施对中国总体出口业并没有太大打击,重要的是,这次给欧洲的15.5万正规中医大夫和中国渊博的医学文化带来了长远的损失。

  仔细分析《指令》和西方国家的社保理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指令》的原意并不是取缔包括中药在内的植物药,由于西方国家的医保体制要求有严格的药物监管政策,只有注册过的植物药才能进入医生的处方中,参加保险的病人就可以享受和西药一样的报销待遇。目前,注册植物药多达249种,唯独没有中药(成药)。主要原因除了注册费太高外,按照西药逻辑制定的《指令》细则并不适合于中药的注册。

  第二,中医和中药在西方国家的认可度并不客观,在大多数国家都处于“灰色地带”,中医医生在国外一般都不可能得到合法的行医执照,大多数中医都被列入庸医之列。了解中医功效的西方病人一般是在没有别的治疗可能的情况下去看中医,病人的诊断、治疗和药费一般不包括在社保系统中,大多数中药都只作为保健食品服用。

  第三,医生是药物处方的关键,即使中药成功注册,如果不知道如何在医生中宣传推广,只靠没有行医执照的中医开方,病人药费还要自理,这种情况下中药的销售注定是有限的。如果注册资本不能得到回收,中药在欧洲的推广就会陷入困境。

  中国近年来的国际化道路在其他行业都有不少成功案例,中国医药是千年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宝贵的一部分。所以,中医和中药的海外推广应该列入长期的战略计划中,中国应与欧盟进行必要的对话和沟通来完善《指令》细则。

  一贯奉行民主制度的欧盟,似乎已经意识到《指令》的不合理之处,成员国目前也自行决定植物药的“食品”和“药品”之分,部分不标明治疗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中药,仍可作为食品或保健品进入欧盟。

  其实,《指令》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同类产品的注册步骤和程序,以后注册可能更容易,也就是说,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众所周知,中医针灸如今在欧洲已被纳入欧盟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这就是中医在欧盟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