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结束调整后市走牛的必要条件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12日 11: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1996年1月沪指见底512点后产生了一轮大级别的牛市行情,沪指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涨3倍。而当下的股市与1996年1月的512点时有很多相似之处,历史会简单重演吗?

  《红周刊》特约 南京 李颖

  2007年10月沪指创下6124点高点,一年后便下跌到1664点低点,而后震荡幅度逐步收敛。从沪指月K线图(图1)可以发现,当下的股市与1996年初创下512低点时的股市有很多相似之处,总结如下。

  1,调整形态大体相似。1993年初自创下1558点高点以后,沪指便一路下行,并于一年半后跌到绝对低点位325点。而后又历经“三大政策”救市行情和“518”行情两次大的反弹,最终于1996年初调整到512点历史性低点位。

  而2007年10月沪指创下6124点,一年后便下跌到1664点绝对低点,而后展开了以4万亿刺激经济恢复为背景的反弹行情和2319点以后的反弹。

  2,时间跨度大致相当。1993年1558点以后的下跌历经了三年左右的调整周期,并且主要的下跌都在前一年半之内完成,而后近两年的时间基本都以横向运行为主。而本轮自6124点以来的下跌也是在第一年就完成了主要的跌幅,而后沪指经过一个波动幅度逐步收敛的过程。

  3,经济政策背景相似。1993年上半年,经济生活中的过热势头开始出现。其具体表现主要是“四高”(高投资增长、高货币投放、高物价上涨和高贸易逆差)、“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和股票热)、“两乱”(金融秩序混乱、市场秩序混乱)。全国零售物价上涨幅度较大,面对这种局面,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的16条措施,宏观调控全面展开。在此期间央行连续加息,直至1996年5月才结束。而当前我们也正经历一轮货币紧缩的过程,由于前期信贷过度投放导制的通胀已经引发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央行连续使用准备金和利率工具,并配合央票的发行回收流动性。

  4,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都较低。 A股市盈率历史数据显示,1996年1月19日上证综指处于512点的历史底部时,当时A股加权平均市盈率为17倍;而当前整体市盈率水平在19倍,沪深300的水平更低,只有15倍。

  1996年1月沪综指见底512点后产生了一轮大级别的牛市行情,沪指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上涨3倍(图2),行情直至亚洲金融危机前才结束。

  这一轮行情产生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一是经济增长率逐步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区间,物价上涨率亦回落到适度水平。针对1993以来的经济过热和物价攀升情况,央行先后4次调高利率,自1995年10月份开始,零售物价指数回落至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减息提供了空间。1996年5月,存款利率平均降低0.98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降低0.75个百分点,同时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也作了相应下调。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降低,央行根据经济形势又连续降息,这些举措成功刺激了居民消费倾向,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也激发了中国居民投资股市的热情,A股开户数出现了大量增长,第二代股民由此诞生。股市也从此开始了一个历时一年多的大牛市。

  二是在显著降低物价涨幅的同时,又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在投资出口和消费的拉动下,1996年到1997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均保持在8.5%以上,而通货膨胀率在1997年底也降至2%以内。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环境成为那一波大牛市行情的主要推动力,更有一大批绩优公司在这一段时间脱颖而出,如深发展、万科等。

  温故而知新,总结15年前的历史经验,我认为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思路。

  第一,近期大家热议的所谓估值和业绩的“双杀”其实并不新鲜,应当把本轮自4月中旬3067点展开的调整同3478点以来的下跌联系在一起看。如果说以2009年8月央行“动态微调”为标志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开始,那么这一轮调控的成果(主要是指利率水平上升,信贷投放量下降和企业盈利增速回落)将在本轮下跌中得以显现。也就是说两年前市场就已经开始为今天的估值和业绩双降在做准备,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股市这两年来一直难以走强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行情调整的时间取决于物价上涨何时得到有效控制。而物价的回落将为货币政策的调整打开空间。

  第三,后市能否如1996年走出一轮牛市行情则取决于中国经济能否顺利转型,改变以往粗放式增长模式。以高货币投放高资源消耗为代价的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带来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大量购买资源品必然带来物价的上涨,通胀高企也就不可避免,人工成本的上升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将成为中国制造业不可能克服的难题,惟有走转型之路才能解决这些困难,而经济转型的主体是企业,我们这个市场能否培育出一批真正优质企业发展壮大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