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事发突然。5月25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报道了原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张万青被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撤销职务的消息。
此前,因涉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山东省当地已有数位官员和企业高管,被免职、“双规”或接受调查。外界据此认为,张万青也是因为齐鲁银行案,而被“双规”。齐鲁银行则公开表示,张万青与该行无关。
“突然被撤职肯定事出有因。因为他今年才56岁,未到退休年龄,任期也未满。”济南当地的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
“‘双规’之说也肯定不准确。”另一位接近山东省政府的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证实,由于山东省宣传部门提供给媒体的资料中未使用“双规”一词,“双规”之说属于误传。
6月1日,《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济南采访时获悉,张万青被撤销职务、接受有关部门的调查,其原因系齐鲁银行案牵出。
事发山东黄金
知情人士说,“上月底那次人大会议(即5月24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11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议案有多项,包括几个通知和决议。例如,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条例,以及听取和表决几个人事任免。有关张万青的议案裹在其中。”
上述接近山东省政府的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当日所有与会的山东省人大常委均收到两页A4纸的说明书,并被明确要求,只能阅读,看完收回。
他进一步透露说:“那两页纸上对于张万青被撤职的原因认定主要有两点,一是张万青在山东黄金集团任上,应对当年的一系列副业投资失败承担主要领导责任;二是其在山东黄金集团的总经理任内尚有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结论是予以撤职。”
张万青是近年来落马的山东又一高官。在张万青之前,原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潘广田、原山东省政协主席孙淑义、原济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义和等相继落马,所涉案件均已审结。从《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当地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对张万青的调查和处理尚未结束,撤职或许只是其中第一步。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人员均不愿提及有关张万青的话题,仅以“正在调查”回应。
上述知情人士指出,“张万青在山东黄金集团的任上的‘违法乱纪行为’,到底包括哪些,未来有待进一步揭开。”
失败的投资
“张万青任职山东黄金集团期间的副业投资非常疯狂,其产业布局混乱,发展思路很不清晰。”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山东黄金集团曾投资教育领域,分别与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合作办学,建设独立学院。张万青离开后,仅挂在山东财政学院下面的东方学院存活下来,与山东经济学院的合作中止。
山东黄金集团还曾投资媒体,从2002年开始给《财富时报》数千万资金的支持,这一投资仅持续了一两年就宣告失败。据了解,《财富时报》此前是山东本地的一个经济类刊物,在山东黄金集团的投资前后,均无起色。
张万青时期的山东黄金集团在黄金主业上的投资也很难用成功来形容。比如,集团公司下属的山东黄金(600547.SH)在2003年上市,上市募集资金的投向之一是在委内瑞拉收购索萨?门德斯金矿。这一项目由山东黄金、兖矿集团和委内瑞拉CVG矿业公司合作进行。该项目由中方独资建设,自主经营,合同到期无偿移交委方。而据了解,该矿其实是一个注水多年的废矿,恢复开采成本高昂。
“这个项目让中方赔了上亿元,最后撤出时没有一分盈利。这虽然是一项失败的投资,但使张万青获得了政治加分,因为这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上述消息人士对记者说。
张万青最为钟情的投资领域是房地产和旅游产业。
山东黄金集团子公司山东黄金置业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了山东黄金绿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房地产、旅游板块由山东黄金集团副总经理杨青山分管。旅游业务集中于山东黄金集团旗下的山东黄金旅游股份公司,该公司曾投资1.8亿元建设2000亩的高尔夫球场。
在张万青被撤职前,杨青山因涉嫌经济问题,已被有关部门“双规”。
更深层的原因
履历表显示,张万青历任共青团嘉祥县委书记、共青团济宁市委书记、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枣庄市副书记、副市长。上世纪90年代,张万青开始掌管山东黄金领域,出任山东省黄金管理局局长,随后任山东黄金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山东黄金董事长。在其任职期间,山东黄金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6年,张万青进入省政府工作,这年2月山东黄金公告称张万青辞职。随后,张在3月份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同时兼任省政府办公厅主任。2008年2月,张万青升任山东省政府秘书长。
张万青到山东省政府工作后,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及其他一些部门工作人员的“住房梦”得以实现,不少人以不高的价格在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段分到了房子。因此,这也为他在当地赢得了一定“口碑”。
对于张万青落马更深层次的原因,当地的民间人士认为和齐鲁银行诈骗案有关,而政府工作人员则回避二者之间的关联,齐鲁银行方面也断然否认张万青落马与该行有关。
来自济南当地的一位消息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原山东省政府秘书长张万青、原山东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耿文清等一系列官员下马,以及多位当地企业高管被“双规”,与齐鲁银行骗贷案有关联。
官员和高管涉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已知涉齐鲁银行骗贷案并被调查的山东当地厅级、副厅级官员有17位。
这17个厅级、副厅级官员并非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也包括部分享受厅级、副厅级行政待遇的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管。
“张万青是其中之一。”上述消息人士说,“政府官员牵涉齐鲁银行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持股齐鲁银行,多为间接持股或由他人代持;二是为非法金融活动牵线搭桥或充当保护伞,借机收受贿赂。” 具体到张万青以何种方式牵涉其中,这位消息人士介绍:“由张万青牵线,从齐鲁银行贷出的贷款或其他方面的资金流出,多达十几亿元。此外,张万青私下持有齐鲁银行‘干股’3000万股。”
但截至本刊发稿时,这一说法尚未从齐鲁银行或政府部门得到证实。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在涉嫌齐鲁银行诈骗案而落马的厅级官员中,除了张万青,山东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耿文清较有代表性。耿文清的夫人此前在齐鲁银行任职,也即此前有媒体报道所提及的,在齐鲁银行担任高管的政府官员夫人。
耿文清今年56岁,与张万青同龄,他从2008年2月开始担任山东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此前曾担任山东泰安市市长、市委书记。
耿文清落马的时间比张万青要早。2010年12月,身为山东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耿文清突然被调往山东省委统战部任副部长,且位次排在最后。当时坊间就认为,耿“迟早要出事”。在这次调动之后仅两三周时间,耿文清夫妇即被“双规”。
有关部门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任何与耿文清“双规”有关的消息。但当地人士普遍认为,耿文清的出事与齐鲁银行案“有直接关系”。只是,耿文清夫妇从齐鲁银行获取了怎样的利益,尚不明朗。
从目前的公开消息看,齐鲁银行董事长邱云章、行长郭涛、监事长张苏宁均被免职。这三位高管被免职的时间是2011年3月。
此外,因齐鲁银行案而落马的,还有当地部分大型国企的负责人。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查了解,当地涉及齐鲁银行案的企业至少包括山东黄金集团、兖州矿业、中国重汽、枣庄矿业、淄博矿业、新汶矿业、龙口矿业、肥城矿业、临沂矿业、山东高速、莱芜钢铁,以及其他一些关联性银行和企事业单位。
山东黄金集团副总经理杨青山,原兖矿集团董事长耿加怀,山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筹建办公室主任、原淄博矿业集团董事长马厚亮,新汶矿业董事长郎庆田,自去年底陆续被免职或者接受相关部门调查。其他如中国重汽、山东高速、莱芜钢铁等大型国企的部分管理层人员及相关负责人,也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其中,耿加怀在齐鲁银行案发后,随即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在随后的2010年12月,山东省有关部门决定解除耿加怀在兖矿集团的各种职务,进一步展开对他的调查。
利益三角
随着一系列涉案人员落马或被调查,齐鲁银行的案情开始显现。
“齐鲁银行案就是‘窝案’。”上述消息人士对记者指出,这不是单独的一起案子,而是多起;涉案企业不是一家,而是多家;涉案官员不是一两人,而是多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涉及齐鲁银行案的人员主要包括四种,一是银行内部人士,如董事长、行长、支行行长、运营部门或财务部门负责人;二是当地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部门负责人;三是张万青、耿文清等手握实权的党政部门官员;最后一种是穿梭于银行、企业和政府官员之间的资金掮客。
齐鲁银行案发源于一个名叫刘济源的资本掮客。他既为银行拉来巨额存款,又在银行和企业之间促成贷款业务。
刘济源的获利空间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高息揽储,以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吸引大型企业的存款,与企业的负责人分享超额利息;二是在促成贷款业务后,从企业拿到好处。
刘济源案发主要是在第三方存贷质押业务上。第三方存贷质押业务是指在银行存款的企业,可将存款质押,为自身或帮助他人再从银行贷出款来。为控制风险,这种贷款业务有一定的上限,并要求相关企业提供存款证实书。其中的奥妙在于存款证实书。存款企业、贷款企业、资本掮客和银行内部人员之间相互串通,在存款证实书这个环节上造假,将存款的额度做大,以便可以贷出更多的资金。
由此循环往复,连环作案,产生放大效应,风险迅速累积。一旦放出去的资金收不回来,银行和提供抵押的企业都要受损,并且受损金额可能远远超过实有的提供抵押的存款金额。
根据警方的通报,齐鲁银行案的发现始于2010年12月。齐鲁银行报案称,发现伪造的存款证实书。警方据此调查,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后来证实,这个刘某就是刘济源。
随着刘济源被抓获和被调查,齐鲁银行案似乎可以暂告一段落了。而随着高层官员涉案的内幕曝光,齐鲁银行案另一种新的逻辑逐渐浮现。
齐鲁银行的前身是济南市商业银行,由类似于城市信用合作社的金融机构组合而成。其股东相当多元化,包括外资、私人企业以及政府参股企业。
据上述消息人士介绍,参股齐鲁银行的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背景,这些股东既从齐鲁银行获得投资收益,又非常方便地获得贷款。
“刘济源那样的掮客只是小人物,真正的利益三角是银行、大型企业和某些官员。”这位消息人士说。
据其介绍,齐鲁银行案发并非从刘济源的一个“有瑕疵”的存款证实书开始,“那些被放大额度放出去的款有很多被投到了资本市场,赶上资本市场不景气,有些出现了巨亏,资金链断裂,骗贷的内幕才开始暴露。”
采访中,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高管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早在2010年10月,一些在齐鲁银行有存款的当地企业就迅速抽走资金,其时间点比警方公布的刘济源案的报案时间早了2个月。“早就听说齐鲁银行出了事,于是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赶紧从齐鲁银行转移出资金。”该财务总监对记者说。
消化损失
齐鲁银行案的涉案金额到底有多少?至今尚无权威部门给出说法。案发之时,有传言说涉案金额可能达60亿元。今年3月,又有说法指涉案金额可能过百亿元。
针对这些传言,卸职前的齐鲁银行行长郭涛曾反问媒体“我们一共才多少钱?”郭涛说,“齐鲁银行为很多银行背了黑锅”。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山东采访期间,从一位接近官方渠道的人士处了解到,随着案情的进展,涉案金额的总数有所增加,上百亿元的说法并不夸张。
他解释说,涉案金额增高与几个因素有关,一是牵涉的企业都是当地的大型国企,覆盖面非常广;二是涉案银行并非齐鲁银行一家,百亿数量级是指多家银行的涉案金额。
“现在更值得关心的是损失金额。”上述消息人士说,“关于损失金额目前有两个版本,一种是损失60亿元左右,一种是损失近百亿元。”
“值得关心的是,无法追回的那些损失将如何消化?”一位当地人士说。上述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对记者分析指出,为了抵消齐鲁银行案所带来的较大亏损和消除社会负面影响,部分涉案的企业或将损失金额作变相处理,即在财务报表中,以投资损失的方式予以核销。
由于齐鲁银行案尚未侦结,部分企业的损失或将在近期的财务报表中得以体现,部分企业也正在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减少损失。
如中国重汽在2011年1月14日发布的公告就指出,公司下属子公司济南桥厢有限公司在齐鲁银行有存款5亿元,公司正积极寻求政府和司法部门支持,力争保全这笔存款。